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05 20:27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是实现社会公平和社会公正的手段之一。基于高等教育准公共物品的性质,政府通过调控手段保证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均等,是其职能所在。本文主要从公共管理的视角来探讨此问题。 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首先阐明问题的缘起、本文的主要概念和相关理论、文献综述以及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分别从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以及阶层之间三个角度对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的现状做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在城市和农村之间、不同地区之间、不同阶层之间是不均等的,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不均等会发生不同的变化。第三部分,主要从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制度因素和人为因素等方面对影响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的因素做了分析,结果表明,国家经济不均衡和家庭经济收入差别、社会家庭文化、城乡二元结构、招生录取制度、收费制度以及人为的腐败都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有不利影响。第四部分,以高等教育发达的美、英、日、德四国为例,认识发达国家为促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所做的努力,并总结他们的成功经验,为我国所借鉴。最...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及理论前提
    1.1 问题的提出
    1.2 本文主要概念及相关理论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的现状分析
    2.1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
    2.2 城乡差异
    2.3 地区差异
    2.4 阶层差异
第三章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经济因素
    3.2 文化因素
    3.3 制度因素
    3.4 人为因素
第四章 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问题的考察
    4.1 发达国家为促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所做的努力
    4.2 对发达国家处理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问题的借鉴
第五章 提高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的路径选择
    5.1 价值追求与现实选择
    5.2 政府投入与资源配置
    5.3 规模发展与机会均等
    5.4 制度完善与机会补偿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三大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思考[J]. 李雪苑.  科技咨询导报. 2007(08)
[2]公立高等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功能与作用——美国公立高等教育的启示[J]. 杨晓波.  辽宁教育研究. 2007(02)
[3]当代美国联邦政府大学生资助政策研究[J]. 高嵩.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1)
[4]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机会阶层辈出率研究[J]. 胡荣,张义祯.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6)
[5]中外高校大学生招生制度比较研究[J]. 王卫平,童德军.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06(04)
[6]感受德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J]. 李坚利.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3)
[7]日本社会变迁中的高等教育及其入学选拔制度[J]. 蓝欣,王处辉.  高等教育研究. 2006(05)
[8]从城乡入学机会看高等教育公平[J]. 苟人民.  教育发展研究. 2006(09)
[9]高等教育大众化视野下我国社会各阶层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研究[J]. 谢作栩,王伟宜.  教育学报. 2006(02)
[10]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教育制度因素探析[J]. 王香丽.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5(12)



本文编号:36864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6864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a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