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当代大学生校园不良行为及防治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8 14:00

  本文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校园不良行为及防治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当今社会,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要实现国家的兴旺发达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依靠千百万各层次、各类型的专业人才。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以及教育水平的提升,我国加大实施了人才培养战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2%-3%,提升到目前的30%,高校录取比率从1977年的4.8%,提升至2013年的75%。 在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社会环境日益纷繁复杂,一些不良社会现象和价值观念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造成冲击,加之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整体素质有所下降,在校园中,大学生不良行为呈现出日趋凸显的态势,,不仅对高校校园环境和教育教学活动造成一定的破坏和干扰,而且不利于大学生自身的身心健康和成长成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O-2020)提出了要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战略主题。因此,有效地防治大学生校园不良行为,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引导大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是目前社会尤其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本文在借鉴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笔者自身的工作经验,采用访谈调查、问卷调查、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整理归纳出当代大学生比较普遍和典型的校园不良行为表现,从社会因素、学生自身因素和学校因素三方面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切实合理的对策。本研究旨在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正确认识大学生校园不良行为,更为深入地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规律,改进学生工作方式方法,从而有效防治大学生校园不良行为提供参考借鉴。 其基本结构和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是对行为及不良行为的一般理论探讨。行为是人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一切活动。行为包括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本能行为和社会行为。一般来说,行为是由五种基本要素构成的,这些要素包括行为主体、行为客体、行为环境、行为手段以及行为结果。行为具有因果性、目的性及可塑性的特点,并且会受到遗传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及外界环境的影响。不良行为属于人类的行为表现之一,它是违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以及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违反社会公共生活准则和有关行为规范,给社会、集体、他人和自身造成不良影响或危害的行为。不良行为会破坏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并且也会破坏自我身心的和谐。 第二部分,是对当代大学生校园不良行为表现和特点的分析。首先,采用访谈及问卷调查法获取一手数据材料,经过整理,归纳出行为表现有失诚信、课堂出勤及课堂表现不良、不文明的举止言行、不恰当使用网络四个方面的较典型的大学生校园不良行为表现,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整理,统计出每项具体不良行为所占的比例;然后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总结出大学生校园不良行为具有以下特点:普遍性、偶发性、不均衡性。 第三部分,是关于大学生校园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造成大学生校园不良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从社会因素、学生自身因素和学校教育管理三个角度进行剖析。第一,是社会因素,如: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效应,低俗化大众传媒的消极影响;第二,是大学生自身原因,如:大学生尚未形成稳固的道德观念和理想信念,部分大学生的意志力薄弱,自控能力不足,部分大学生自身性格的某些缺陷;第三,是校方原因,如:思想政治教育重知识传授、轻行为培养,学生管理理念陈旧、方式落后,高校校园某些不良育人环境的影响。 第四部分,提出大学生校园不良行为需采取的防治对策。第一,要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和大众传媒环境;第二,要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实施实践教学、注重道德行为评价;第三,要改进高校学生管理,如:树立科学的学生管理理念、完善辅导员队伍建设、严格执行并完善校规校纪。
【关键词】:大学生 校园不良行为 思想政治教育 学生管理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引言12-18
  •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12-13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6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16-17
  • (四)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17-18
  • 一、 行为与不良行为的一般理论探讨18-23
  • (一) 行为的释义与分类18
  • (二) 行为的基本特性18-19
  • 1. 因果性18
  • 2. 目的性18-19
  • 3. 可塑性19
  • (三) 行为的影响因素19-20
  • 1. 遗传因素19
  • 2. 生理因素19
  • 3. 心理因素19-20
  • 4. 环境因素20
  • (四) 不良行为的界定20-21
  • (五) 不良行为的影响21-23
  • 1. 破坏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关系21
  • 2. 破坏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21-22
  • 3. 破坏个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22
  • 4. 破坏自我身心的和谐发展22-23
  • 二、 大学生校园不良行为的表现和特点23-31
  • (一) 大学生校园不良行为的表现23-29
  • 1. 行为表现有失诚信23-25
  • 2. 课堂出勤与课堂表现不良25-26
  • 3. 不文明的举止言行26-28
  • 4. 不良使用网络28-29
  • (二) 大学生校园不良行为的特点29-31
  • 1. 普遍性29-30
  • 2. 偶发性30
  • 3. 不均衡性30-31
  • 三、 大学生校园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31-37
  • (一) 社会因素31-32
  • 1. 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效应31
  • 2. 低俗化大众传媒的消极影响31-32
  • (二) 校方因素32-34
  • 1. 思想政治教育重知识传授、轻行为培养32-33
  • 2. 学生管理工作理念陈旧、方式落后33
  • 3. 高校校园某些不良育人环境的影响33-34
  • (二) 学生自身因素34-37
  • 1. 大学生尚未形成稳固的道德观念和理想信念34-35
  • 2.部分大学生的意志力薄弱、自控能力不足35
  • 3.部分大学生性格的某些缺陷35-37
  • 四、 大学生校园不良行为的防治对策37-47
  • (一) 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和大众传媒环境37-38
  • 1. 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37-38
  • 2. 营造良好的大众传媒环境38
  • (二) 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38-40
  • 1. 实施实践教学38-39
  • 2. 注重道德行为评价39-40
  • (三) 改进高校学生管理40-47
  • 1. 树立科学的学生管理理念40-43
  • 2. 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43-44
  • 3. 严格执行并完善校规校纪44-47
  • 结论47-48
  • 参考文献48-50
  • 附录50-54
  • 后记54-55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超;肖周录;;大学生不良行为与高校矫正机制的完善[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赵美;;关于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改革与开放;2009年07期

3 侯玮;;大学生不良行为分析[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4 田烨;;浅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赵康太;;试论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具象化和实践化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年04期

6 伍勇;王翠婷;;论当代大学生的惰性心理及其控制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刘尧;论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与科学化问题[J];教育研究;2001年06期

8 王静波;;大学生不良思想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8年11期

9 邓洁琼;美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理论观察;2003年01期

10 魏玲;陈岱炜;;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影响因素与干预对策[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本文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校园不良行为及防治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62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762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a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