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模式的演变

发布时间:2023-04-05 00:07
  严格意义上的中国高等教育产生于近代,它不是中国社会内部和中国高等教育自身演进的逻辑结果,不是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自然延伸,中国历史上没有现成的、完备的模式,借鉴外国高等教育模式以及模式的频繁转换成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中的突出特点。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模式经历了学习泰西—仿效日本—借鉴美国的演变过程。这是一个不断学习、借鉴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成功经验、融入中国传统教育并逐步建立新的高等教育模式的过程。每一次模式的抉择和转换都深深地打上了时局复杂多变的烙印。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模式的演变体现在办学体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根据学习对象的不同,可以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模式演变历程粗略地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特点。1862 -1904年为学习泰西高等教育模式阶段,高等教育由政府举办,没有明确的结构层次;以培养西文、西艺为主的专才为目标;设置简单的中学和西学课程。1904 -1922年为仿效日本高等教育模式阶段,以公立大学为主,高等教育结构具有时序性,实行三级制;以培养近代工商业、科学技术发展和政治变革所需要的各种专门人才为目标;封建伦理课程与近代科学课程相...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缘由
    1.2 研究现状
        1.2.1 当前国内外研究概况
        1.2.2 学术界对高等教育及其模式的概念界定
    1.3 本文的基本思路
第二章 1862—1904年学习泰西时期的高等教育模式
    2.1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产生
        2.1.1 中国近代高等专门学校的雏形——洋务学堂
        2.1.2 中国近代大学的雏形
    2.2 高等教育模式及其特点
        2.2.1 办学体制
        2.2.2 培养目标
        2.2.3 课程设置
第三章 1904—1922年仿效日本时期的高等教育模式
    3.1 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日本高等教育模式的移植
        3.1.1 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概况
        3.1.2 日本高等教育模式的移植
    3.2 仿效日本高等教育模式的原因
        3.2.1 日本国力的迅速强大
        3.2.2 通过学习日本、进而学习西方的高等教育
        3.2.3 相似的历史文化背景
        3.2.4 诸多的便利条件
        3.2.5 日本的对华政策
        3.2.6 留日归国人员和考察官员的影响
    3.3 高等教育模式及其特点
        3.3.1 办学体制
        3.3.2 培养目标
        3.3.3 课程设置
    3.4 仿效日本高等教育模式的利弊分析
第四章 1922—1949年借鉴美国时期的高等教育模式
    4.1 中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与美国高等教育模式的借鉴
        4.1.1 中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4.1.2 借鉴美国高等教育模式
    4.2 借鉴美国高等教育模式的原因
        4.2.1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和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广泛传播
        4.2.2 日本高等教育模式的弊端
        4.2.3 日本与美国在华影响的互为消长
        4.2.4 留学格局的改变
        4.2.5 美国的对华政策
    4.3 高等教育模式的特点
        4.3.1 办学体制
        4.3.2 培养目标
        4.3.3 课程设置
    4.4 借鉴美国高等教育模式的利弊分析
第五章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模式演变的特点、成因及其启示
    5.1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模式演变的特点
        5.1.1 经历了无意识的泛化——单一的价值取向——多元化努力的演变历程
        5.1.2 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密切相关
        5.1.3 具有不稳定性
    5.2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模式演变特点形成的原因
        5.2.1 特定的国情影响高等教育模式的演变
        5.2.2 对移植模式的条件分析不足
        5.2.3 移植的模式本身不完善
    5.3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模式演变的现代启示
        5.3.1 正确处理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民族化的关系
        5.3.2 正确处理高等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
        5.3.3 借鉴外国经验与自主创新相结合
        5.3.4 高等教育改革不能急功近利
        5.3.5 高等教育改革应保持渐进性和相对稳定性
        5.3.6 高等教育必须走特色化发展的道路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37823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7823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b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