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美国高校学生社团组织及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13 01:28
  高校学生社团组织是高校中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学生相聚而成的互益组织,具有互益性和民间化两种基本的组织特征。学生组织作为与高校教育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是高校长期创造与积累的文化底蕴,成为培养样大学生优秀品德的有效载体。高校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和隐性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校人才的最有效方法。 近年来,我国高校学生社团组织数量、类型和规模不断上升、社团的组织形态和活动方式也各有特色。美国高校学生社团组织建设起步比较早,社团组织的特色化多样化、影响范围广、社团的认证与审批、经费的筹措管理等都值得我国高校借鉴。同时参考美国高校学生社团的成功经验,对强化我国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特别是强化学生社团在繁荣校园文化建设、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作用等方面,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本文结构如下: 引言:主要介绍了本文的学术背景及意义,国内外文献的综述,研究课题的来源,研究的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部分:对美国高校学生社团组织发展历史进行概述,将其分为形成发展、稳步提升、动荡发展和全面发展四个阶段,其中对60年代激进学生运动做了重点论述。 第三部分:对美国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现状进行概括论述,总...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 选题背景和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选题意义
    二、 文献综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 研究目的及研究方法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美国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的发展历史
    一、 美国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的形成发展阶段(1701 年——1860 年)
        (一) 早期学生社团的建立
        (二) 形成发展阶段社会背景分析——“学院”时期的“失语”状态
        (三) 形成发展阶段的学生社团组织特征
    二、 美国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的稳步提升阶段(1860 年——1945 年)
        (一) 主要学生社团组织及其发展
        (二) 稳步提升阶段社会背景分析——个人主义与学术自由思想的确立
        (三) 稳步提升阶段学生社团组织发展特征
    三、 美国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的动荡发展阶段(1945 年——1990 年)
        (一) 文字反叛社团与激进学生社团组织的出现
        (二) 动荡阶段社会背景分析——60 年代激进学生运动爆发成“导火索”
        (三) 60 年代学生运动中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特征
    四、 美国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的全面发展阶段(1990 年——)
第三章 美国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现状及特点
    一、 美国高校学生社团组织发展现状
        (一) 美国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的基本类型
        (二) 美国高校学生社团组织活动情况
        (三) 美国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的运行机制
        (四) 美国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的影响与作用
    二、 美国高校学生社团现阶段发展特点
        (一) 不同层次大学的学生社团类型相似,规模不同
        (二) 社团活动层次高、呈现社会化
        (三) 社团的国际化发展
第四章 美国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的管理
    一、 管理政策
        (一) 美国高等教育的依法管理
        (二)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法律保障
    二、 管理机构
        (一) 学校管理机构
        (二) 社团内部管理机构
    三、 管理模式
        (一) 辅导模式
        (二) 自治模式
        (三) 沟通模式
    四、 学生社团组织的产生、活动与经费的管理
        (一) 产生的管理
        (二) 活动的管理
        (三) 经费的管理
    五、 个案研究——以哈佛大学学生社团组织管理为例
        (一) 哈佛大学学生社团管理机构
        (二) 哈佛大学学生社团的注册与审批
        (三) 学生社团管理顾问
        (四) 社团财务管理
        (五) 社团日常活动管理
第五章 美国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管理的基本经验及启示
    一、 管理基本经验
        (一) 管理规范,制度严格
        (二) 科学化的管理指导模式
        (三) 服务与管理并存
        (四) 一级管理体制,条带状运行机制
    二、 启示
        (一) 加强学习研究,建立科学的管理、指导体制
        (二) 提高学生社团的数量、质量与学生的参与度
        (三) 学校应该引导学生多发展服务性社团,培养沟通与合作意识
        (四) 增加投入,充分满足学生社团的经费、场地、设备等要求
        (五) 完善留学生社团建设,增进中外学生互助交流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历



本文编号:38150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8150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0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