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父母心理控制与对立违抗障碍儿童抑郁和攻击行为的关系: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的中介效应

发布时间:2022-02-16 19:59
  采用父母心理控制、亲子依恋、抑郁量表对从北京市、山东省和云南省14所小学筛选出来的246名对立违抗障碍(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ODD)儿童进行施测,并由被试的班主任填写儿童攻击行为量表,考察父、母心理控制对ODD儿童抑郁和攻击行为的影响,以及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ODD儿童中男生人数更多,且男孩的抑郁和攻击行为更严重;(2)父亲对男孩的心理控制更强,而母亲在对男孩和女孩的心理控制上没有显著差异;(3)父、母心理控制与ODD儿童的父子依恋、母子依恋和抑郁均呈显著相关,但只有父亲心理控制与ODD儿童的攻击行为显著相关;(4)父子依恋在父母心理控制和ODD儿童抑郁之间没有起到显著的中介作用,母子依恋在母亲心理控制和ODD儿童抑郁之间有显著的中介作用。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在父、母心理控制和ODD儿童攻击行为之间均没有起到显著的中介作用。 

【文章来源】: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8,34(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2.2 研究工具
        2.2.1 对立违抗障碍儿童症状评估表
        2.2.2 儿童攻击行为量表 (班主任评定)
        2.2.3 父母心理控制问卷
        2.2.4 亲子依恋问卷
        2.2.5 抑郁量表
    2.3 施测程序
    2.4 数据分析
3 结果分析
    3.1 ODD儿童父母心理控制、亲子依恋、抑郁和攻击行为特点
    3.2 ODD儿童父母心理控制、亲子依恋、抑郁和攻击行为的相关
    3.3 亲子依恋在父母心理控制对ODD儿童抑郁、攻击行为预测中的中介作用
4 讨论
    4.1 ODD儿童父、母心理控制、抑郁和攻击行为的特点
    4.2 父子、母子依恋在父母心理控制对ODD儿童抑郁、攻击行为预测中的中介作用
    4.3 研究的意义与局限
5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父母心理控制与亲子关系质量的关系:儿童获益解释的调节作用[J]. 杨盼盼,周颖,刘俊升.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6(05)
[2]父母心理控制与ODD症状儿童抑郁、攻击行为的关系[J]. 蔺秀云,李龙凤,黎燕斌,王中会,陈琦,方晓义.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4(06)
[3]对立违抗障碍儿童心理特点分析:家庭系统观角度[J]. 李泽,蔺秀云,刘杨,李俊红,何杰,曹艳瑛.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4(04)
[4]ODD儿童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及同伴关系特点[J]. 李文琳,李龙凤,蔺秀云,刘伟,杨培荣,姚静薇.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4(03)
[5]家庭环境、亲子依恋与青少年网络成瘾[J]. 邓林园,方晓义,伍明明,张锦涛,刘勤学.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3(03)
[6]父母心理控制与初中生自尊、攻击性关系研究[J]. 罗小漫,刘衍玲.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2(08)
[7]亲子依恋在儿童期虐待经历与青少年抑郁间的中介作用[J]. 张迎黎,张亚林,杨峘,张迎新.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0(06)
[8]中学生亲子依恋的特点及其对社会适应的影响:父母亲密的调节作用[J]. 金灿灿,邹泓,曾荣,窦东徽.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06)
[9]青少年的依恋、情绪智力与攻击性行为的关系[J]. 李霓霓,张卫,李董平,麦玉娇,王晶晶,邢文利.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9(02)
[10]青少年对立违抗障碍[J]. 苏林雁,王长虹.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7(03)

硕士论文
[1]儿童的父母心理控制、关系攻击与行为问题的关系研究[D]. 产龙飞.江西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6285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36285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b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