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离骚》释义之浅谈

发布时间:2014-07-30 11:11

  《离骚》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最主的代丧作,是一篇带有自叙性质的长篇抒情诗0,在这篇长睦370余句、近25∞字的作品里,屈原表达了尽管备受冤屈、屡遭排斥但仍坚持操守、追求理想的决绝态度,笔耕论文,展示了献身祖国的满腔热忱、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以及正直高洁、处污泥而不染的伟大人格。凛然正气,令人感佩因此多版语文教材都把《离骚》收录为匪文。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笔者发现,在分析《离骚》第二段中"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两句时,许,教材都解释成了"互文"现象,对此笔者不大赞同,认为这种解释值得商榷。

  先来看看什么是"互文"吧!唐代贾公彦《仪礼注院):"凡言。互文者,是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故日,互配。"就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语言结构单位,互相呼应,毗渗透,相互牵连而表达一个完整的内容'?语言学;科辞典?0按照《辞海》的解释‘互文是修辞学格之一。上下文各有交错省却而又互相补足,交互盹义并合而完整达意"。

  由此可以得出互文的特征是"参互成文,合而见鼠",主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结构特征:互省如"迢迢牵牛星,饺胶河汉"古诗十九首,其上句省去了"胶饺""河汉女",市句省去了"迢迢""牵牛星","迢迢""饺般"分置..牵国=星""河汉女"分置

  二、语义特征:互补如:"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阳气《孔雀东南飞》一一在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坟墓四周种满了松柏和梧桐,而不是只在东西种植松柏、只:时植梧桐。翻译时必须把上下两句结合起来之互相补充、互相呼应、彼此映衬才能现出其原意。

  回到《离骚》第二段巾,"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阳度啊句倒底是不是互文呢?按照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增盯本)的解释,"抚壮:凭借壮年的(时光、力量)0弃秽:

  散过此度:指‘不抚壮弃秽'之意。此句(指‘何不改于此度,)和句(指‘不抚壮而弃秽兮,)互文,由‘何不'两字起头。"也就是说前句"不抚壮而弃秽兮"在理解的时候需借用后句"何不改于此度"的"何"字,而后句"何不改乎此度"在理解之时又需要结合前句"不抚壮丽弃秽兮"的句子,两句话必须结合参读,方能明白作者之意"结合参读"好象貌似互文的"参互成文,合而见义",但其实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两句并不是互文



本文编号:60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60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5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