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校管理论文 >

网络文化下中学生性教育与引导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9 18:03

  本文关键词:网络文化下中学生性教育与引导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网络文化 中学生 性教育 引导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形成了迥异于以往所有的文化,并对传统文化造成巨大冲击的网络文化。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数字分析,中学生俨然已成为网络的主要使用者,而且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他们在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甚至身心健康等方面所受到的来自互联网的影响也甚为深远。面对网络文化中触手可及的性内容,面对日渐增多的因网络而引发的一些悲剧事件,如何对中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就成了当前学校和家庭密切关注并急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以处于或刚刚迈入青春期的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和内容分析法对网络文化下中学生的性教育与引导进行调研,通过文献调查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理论基础和解决思路,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网络文化下中学生的网络行为及表现出的性意识和行为,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找出合适的性教育的策略。 研究表明,在中国,对中学生的性教育和引导无论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做得都非常不够。近两年,在社会的呼吁和教育界有识之士的努力下,青春期性教育在很多地方和学校已经得到了一定的重视并逐步开展起来,然而,千呼万唤后才得以走上讲台的性教育,好像并没有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欢迎。在学校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已普遍感觉到这是个非常有必要又很具挑战性的课题,开展性教育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必须采取新的教学模式,性教育的成败,最主要的是取决于教育者的态度而不是教育的内容。在网络文化及众多媒体环绕的今天,成年人已经不再拥有绝对的权威,因此性教育不能再单纯以教师为主体,必须要让学生参与进来。青春发育不能等待,青春期教育必须适时;青春期经历不可重复,青春期教育必须科学,不允许出现任何失误。一旦出现教育的缺失和失误,在个体成长史中就会留下无法弥补的缺憾。 本文以问卷调查为依据,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探讨了中学生的网络行为和性意识,使家庭、学校和社会达成共识:网络文化下对孩子进行健康性教育就是对世界的未来负责。应当把性道德、价值观放在性教育的核心位置。无论是理论或实践上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网络文化 中学生 性教育 引导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G479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8
  • 第一章 绪论8-14
  • 一、研究问题提出的背景8-12
  • (一) 网络文化含义的界定8-9
  • (二) 网络文化发展的现状9-10
  • (三) 国内中学生性教育现状10-11
  • (四) 国外中学生性教育现状11-12
  •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12-13
  • (一) 研究对象的选取12
  • (二) 研究方法的选择12-13
  • 三、研究的意义13-14
  • (一) 理论意义13
  • (二) 实践意义13-14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14-19
  • 一、中学生生理与心理发展规律14-15
  • (一) 生理发展规律14-15
  • (二) 心理发展规律15
  • 二、教育心理学理论15-17
  • (一) 学习策略的培养15-16
  • (二)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16-17
  • 三、相关学习理论17-19
  • (一) 维果斯基学习理论17
  • (二)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17-19
  • 第三章 网络文化下中学生性教育的调研与分析19-40
  • 一、网络文化下中学生性教育与引导调研19-20
  • (一) 中学生网络行为问卷调研19
  • (二) 中学生性知识问卷调查19-20
  • (三) 学校、家庭、社会对中学生性教育与引导调查20
  • 二、网络文化下中学生性教育与引导的分析20-37
  • (一) 网络文化的影响分析20-26
  • (二) 中学生性知识和性教育分析26-30
  • (三) 学校、家庭和社会对中学生性教育与引导分析30-37
  • 三、网络文化下中学生性疑虑与性困惑综述37-40
  • (一) 面对青春期的发育产生不必要的担忧37-38
  • (二) 面对异性有强烈的冲动感38-39
  • (三) 面对网上的性诱惑控制不住自己39-40
  • 第四章 网络文化下中学生性教育与引导40-44
  • 一、学校应采取的策略40-41
  • (一) 应将性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40
  • (二) 应引导中学生的视线,加强性道德教育40-41
  • (三) 应设立“青春咨询中心”41
  • (四) 应实行男女分班进行性教育41
  • 二、家庭应采取的策略41-42
  • (一) 家长双方一并施教41-42
  • (二) 家长应指导孩子有目的上网42
  • (三) 家长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42
  • 三、社会应采取的策略42-44
  • (一) 完善互联网管理的法律体系和监管机制42-43
  • (二) 设立专门的互联网管理机构43
  • (三) 强化网站责任意识43
  • (四) 严格对进口游戏的审查制度43
  • (五) 建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网络系统43-44
  • 结束语44-45
  • 参考文献45-47
  • 附录一、网络文化下中学生的行为调研47-49
  • 附录二、中学生性知识问卷调查问卷49-50
  • 附录三、学校、家庭和社会对中学生性教育与引导调查50-52
  • 学习期间的学术论文目录52-53
  • 致谢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趣闻[J];人生十六七;2008年06期

2 君君;;中学生选秀:是狂欢还是圆梦?[J];黄金时代(学生族);2006年12期

3 杭世金;;世纪之交中学生的真实写照——评介几本中学生日记[J];青少年日记;2003年15期

4 ;我有我风采——《中学生天地》照片征集活动火热进行中![J];中学生天地(B版);2011年Z1期

5 杨振宁;;中学生要看些“课外”书[J];中学生数理化(初中版)(中考版);2011年09期

6 吴梦招;;回味[J];中学生数理化(高一版);2011年Z2期

7 谢灿荣;;情系《中学生数理化》[J];中学生数理化(高一版);2011年Z2期

8 吴梦招;;回味[J];中学生数理化(高二版);2011年Z2期

9 高永金;;我看中学生异性“来往过密”[J];大众心理学;2003年07期

10 谢灿荣;;情系《中学生数理化》[J];中学生数理化(高二版);2011年Z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一飞;;中学生体育锻炼自我妨碍行为的调查研究[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程军;;宣泄与健康——浅谈班主任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引导作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3 程军;;宣泄与健康——浅谈班主任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引导作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4 孟四清;;中学生问题行为量表的理论构建与编制[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C];2011年

5 汪之顼;杨振宇;荫士安;;不同性别中学生青春期前后学习成绩变化的分析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第五届妇幼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6 黄盈;马丽莉;梁宝勇;;对中学生生活应激和困扰症状的调查[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龚翠萍;张捷;;包头市宏志班学生与普通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照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8 徐方忠;冯年琴;;听力残疾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9 陈先献;钱跃升;武轶农;苏军英;刘海燕;;中学生尝试吸烟者的现状调查与分析(摘要)[A];第12届全国吸烟与健康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李国瑞;;上海市中学生心理健康自评量表的研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玉环;当代中学生德育教育浅析[N];衡水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刘芬;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N];北京科技报;2005年

3 马汉广;网络文化面面观[N];中国文化报;2005年

4 石剑峰 编译;九成英国人赞成中学生“增负”[N];东方早报;2005年

5 杨承东;对中学生早恋原因的试析及教育[N];贵州民族报;2005年

6 叶炳昌;中学生留学热:外面的世界真精彩?[N];中国社会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殷洪军 许秀丽;中学生值勤队该撤了[N];威海日报;2005年

8 宋树涛;中学生救火受伤引发争议[N];西部法制报;2005年

9 叶炳昌;中学生留学未必都成才[N];新华日报;2005年

10 王飞 黄少玲;中学生结伴出行渐成时尚[N];张家界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井;我国网民对网络文化价值体系的态度适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陆洋;中学生担忧的一般倾向性和内容特殊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唐智松;网络文化中学生主体性的迷失与重塑[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马治国;网络教育本质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肖汉仕;中学生非理性信念量表编制及非理性信念干预[D];中南大学;2007年

6 郑淮;场域视野下的学生社会性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7 赵瑞情;中学生社团生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亓圣华;中学生羞耻感与身体锻炼之间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张月娟;中学生学习能力倾向测验的初步编制[D];中南大学;2002年

10 杨小洋;中学生个人认识论的特点及与自我提问、创造性思维的关系[D];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依林;网络文化下中学生性教育与引导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温凌云;网络文化对中学生道德品质影响的调查与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3 刘芳;网络文化对学校德育的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李墨;网络文化环境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彭秋平;计算机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超;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7 闫勇;网络文化的勃兴与嬗变[D];郑州大学;2002年

8 秦媛;网络文化对中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郝一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网络文化研究[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0年

10 盛斌;基于网络文化视角的SNS网站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465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6465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6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