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阅读论文 >

接受美学视域下的初中古诗词阅读教学探索

发布时间:2022-12-04 08:05
  诗词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笔者分析了初中古诗词阅读教学的现状和成因,并从教师角度提出古诗词阅读教学的相关要求。笔者遵循教学规律,列举了指导古诗词阅读教学的理论依据。这些理论为在接受美学视域下探索古诗词阅读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接着笔者阐述了接受美学的基本观点,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本课题重点研究期待视域下的古诗词阅读教学,笔者提出了古诗词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让“期待视域”助推诗词审美,让“隐在读者”与实际读者结合,让“意义空白”在再创造活动中填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由浅入深地走进古诗词,使学生在语言层面、文化层面、方法层面都得到有效的训练,从而达到不断拓展学生的审美经验,不断完善学生的审美结构,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的目的。本课题是对当前语文诗词教学的有益尝试与补充,有助于学生阅读与欣赏诗词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育,有助于教师更有效地教授诗词,从而更好地继承好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方法
    三、文献综述
第一章 初中古诗词阅读教学
    第一节 初中古诗词阅读教学的现状和成因
        一、古诗词阅读
        二、初中古诗词阅读教学现状及成因
    第二节 接受美学视域下诗词阅读教学的相关要求
        一、具备文本解读的深厚功力
        二、化意会为言传的教学能力
        三、连接文本与读者的沟通能力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指导古诗词阅读及教学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 阅读教学科学有效实施的心理规律阐述
        一、阅读是主体与客体融合的过程
        二、奥苏伯尔的相关理论
    第二节 进入深度阅读的接受美学基本观点
        一、“审美经验”
        二、“期待视野”
        三、“召唤结构”
        四、“文本的隐在读者”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接受美学视域下建构古诗词教学的具体策略
    第一节 让“期待视域”助推诗词审美
        一、精研字词,初尝品诗趣味
        二、深究典故,追溯诗词传统
        三、品读语言,把握独特诗风
    第二节 让“隐在读者”同现实读者结合
        一、深掘意象,促成深层理解
        二、体会意境,转化“隐在读者”
    第三节 让“意义空白”在再创造活动中填补
        一、运用想象,体验诗人情感
        二、善用移情,填补“意义空白”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接受美学之审美经验及其文艺批评价值[J]. 童玥.  四川戏剧. 2016(12)
[2]领略古诗词中的意象文化[J]. 曹晓斌.  文学教育(下). 2014(04)
[3]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对教学的指导意义[J]. 王惠来.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2)
[4]接受美学带给中国古典诗文教学的思考[J]. 吴薇.  文学教育(上). 2010(10)
[5]巧用字句,境界全出——浅谈古诗词炼字、炼句的技巧[J]. 梁文晶.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0(Z1)
[6]古诗词特质与心理减压[J]. 斯静亚.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04)
[7]再谈“文化意象”[J]. 王明明.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7(05)
[8]古诗词意象中的语符审美[J]. 朱晓慧.  前沿. 2005(12)
[9]文学语言的空白结构和意义生成[J]. 汪正龙.  文艺理论研究. 2005(02)
[10]语文教学中的“意会”与“言传”[J]. 蔡良.  语文学刊. 2005(05)

博士论文
[1]语文阅读教学审美体验研究[D]. 杨进红.西南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高中古诗文典故教学研究[D]. 杨璐.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
[2]“文本细读”:高中古诗教学的新视野[D]. 吴琛.华中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7078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dsp/37078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c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