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研究生课程发展的历史脉络与演变机理

发布时间:2023-04-27 04:20
  梳理了研究生课程发展的历史脉络,总结了研究生课程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基于历史梳理和逻辑推演发现:哲学思想的发展为研究生课程理念的变迁奠定了文化根基,大学观的演变引发了研究生课程价值取向的转向,社会生产结构和经济组织形式的变迁促使研究生课程组织结构不断调整,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导致研究生课程模式与内容随之变革。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研究生课程发展的历史脉络与阶段性特点
    (一)初步探索期(19世纪前、中期):研究生课程教学尚未从科学研究中分化出来
        1. 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课程计划,教学形式体现出非程序化和非组织性特征
        2. 教学内容体现出纯科学性
    (二)制度化发展期(19世纪末–20世纪七八十年代):课程教学成为研究生教育中独立的培养环节并制度化发展
        1. 课程结构与形式的组织性与规范化
        2. 课程内容的专业化与应用性
    (三)深化改革和内涵发展期(20世纪末至今):以“大课程观”为指导,课程教学与科学研究有机融合
        1. 课程结构体系化
        2. 课程内容综合化
二、研究生课程演变发展的逻辑机理
    (一)哲学思想的发展为研究生课程理念变革奠定了文化根基
        1.18世纪末,德国古典哲学兴起
        2.19世纪末20世纪初,实用主义哲学在美国形成并开始盛行
        3.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福柯、德里达等人的思想为代表,后现代哲学兴起
    (二)大学观的转向引领了研究生课程价值取向的变化
        1. 德国古典大学观的影响
        2. 理性主义大学理念和实用主义大学理念的影响
        3. 后现代主义大学观的影响
    (三)社会生产结构与经济组织形式变迁促使研究生课程组织结构不断调整
        1. 前现代社会生产方式的影响
        2. 现代社会生产方式的影响
        3. 后现代社会带来的影响
    (四)知识生产模式转型导致研究生课程模式与内容随之变革
        1. 知识生产模式Ⅰ的影响
        2. 知识生产模式Ⅱ的影响
三、结论与启示



本文编号:38028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38028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9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