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思硕士培养定位:争论与可能

发布时间:2024-05-27 19:09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需要对硕士教育进行重新思考。在制度层面虽然对硕士培养定位有着较为明确的表述,但在实践层面硕士却难与博士划出泾渭分明的分界线。从历史发展来看,关于硕士培养定位,有两大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讨论:第一,硕士究竟是过渡性学位还是终结性学位;第二,硕士的质量规格究竟是多元化还是单一化。基于对硕士就业去向、机构分布数据以及相关政策的分析,本研究认为硕士的培养应该定位于:具有过渡性质的终结性学位;在既定的层次(学士之后、博士之前)之中应具有不同的种类,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不同种类之间应具有基准的质量规格,该规格是学术和市场之间的"最大公约数",能够同时满足二者对高层次人才的能力要求;基准之上,院校职能和专业特性将对质量规格提出特定要求。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政策语境下的定位:在学士和博士之间看似分明
二、培养实践中的争论:再论特征与规格之辨
    (一) 学位特征:过渡性 VS.终结性
    (二) 质量规格:多样化 VS. 统一化
三、在分歧中寻找共识:重思硕士培养可能之定位
    (一) 明确认识:具有过渡性质的终结性学位
    (二) 转变观念:从“具有不同种类的层次”转向“具有层次特征的种类”
    (三) 以 “能”定标:聚焦学术与市场的“最大公约数”
    (四) 鼓励差异:充分反映不同利益相关主体的特定诉求



本文编号:39829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39829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6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