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服务经济论文 >

城镇化进程中服务业衍生成长研究

发布时间:2023-09-17 14:52
  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稳步进入后工业化即经济服务化时期,形成了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在发展中国家,服务业的规模和水平也在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全球服务业重组和调整步伐加快,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服务贸易增长速度超过货物贸易,服务业已经成为国际直接投资和产业转移的一个重要领域。服务业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快速发展时期,其快速发展有力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发展。 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乃至国家综合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加快城镇化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是优化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进步的一项重大基础性举措。与工业相比,服务业具有明显的、较高的就业弹性,并且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增强对整个社会就业的带动效应。因此,要加快城镇化的进程,必须通过加快服务业的发展,来带动非农产业就业比重的上升,这是我国推进城镇化的基本途径,也是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中心内容。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前进,同时,城镇化进程又反哺经济发展。与工业相比,服务业对城镇化进程的的作用更为巨大,伴随着城镇化进程,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新的服务业...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关于城镇(市)化的研究
        1.2.2 关于服务业的研究
        1.2.3 关于城镇化与服务业关系研究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产业与产业链衍生理论
    2.2 产业集群理论
    2.3 聚集经济理论
    2.4 城镇功能理论
第3章 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与条件
    3.1 城镇化的内涵
    3.2 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3.2.1 农村经济发展
        3.2.2 产业结构演变
        3.2.3 民营企业兴起
        3.2.4 相关制度推进
    3.3 城镇化发展的条件
        3.3.1 触发条件—工业化的影响
        3.3.2 后续条件—服务业的推进
    3.4 城镇化发展的阶段
第4章 城镇化进程中服务业衍生成长的过程
    4.1 服务业衍生成长的条件
        4.1.1 产业竞争
        4.1.2 技术进步
        4.1.3 成熟产业市场
    4.2 服务业衍生成长的阶段
    4.3 服务业衍生成长的路径
        4.3.1 产业孵化式
        4.3.2 产业推动式
        4.3.3 产业分拆式
        4.3.4 技术渗透式
第5章 城镇化进程中服务业衍生成长的模式
    5.1 按衍生母体数量划分
        5.1.1 单亲衍生模式
        5.1.2 多亲衍生模式
    5.2 按衍生行业划分
        5.2.1 从第一产业衍生
        5.2.2 从第二产业衍生
        5.2.3 从第三产业衍生
    5.3 按表现形式划分
        5.3.1 内涵—裂变模式
        5.3.2 招商—聚变模式
        5.3.3 链状效应—横向联盟模式
        5.3.4 外包—牵引模式
第6章 湖北省城镇化进程中服务业衍生成长实证研究
    6.1 湖北省城镇化现状
    6.2 湖北省城镇化的不足
        6.2.1 城镇规模偏小,空间布局不合理
        6.2.2 城镇建设水平较低,基础建设更是薄弱
        6.2.3 经济水平发展不高,服务业所占比例过小
        6.2.4 城镇功能弱,聚集效应不明显
    6.3 湖北省城镇化进程中服务业发展模式选择
        6.3.1 选择原则
        6.3.2 内涵—裂变模式
        6.3.3 招商—聚变模式
        6.3.4 链状效应—横向联盟模式
        6.3.5 外包—牵引模式
    6.4 湖北省城镇化进程中服务业衍生发展政策支撑体系
        6.4.1 合理的区域规划
        6.4.2 通畅的投融资体制
        6.4.3 良好的人才政策
        6.4.4 完善的法律体系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本文编号:38476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38476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5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