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工业经济论文 >

地区工业经济效益文献综述

发布时间:2016-09-29 21:06

  本文关键词:基于因子分析法的西藏区域工业经济结构综合评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高健丽 陈晓卫

摘 要:本文基于国内地区工业经济效益问题研究成果,在对国内发表的关于地区工业经济效益的一些文章进行梳理与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地区工业经济效益分析的数据来源、具体指标以及评价方法,为地区工业经济效益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业经济效益 指标 方法

工业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仍然占据重要地位,经济效益是经济活动的核心问题,工业经济效益与工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研究工业企业经济效益问题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一、主要文献分析

目前,我国学者对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主要从两方面入手:第一、工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的选择。第二、工业经济效益评价方法的选择。

祁明德在《基于因子分析法的西藏区域工业经济结构综合评价》一文中,选取了《工业企业经济效益考核指标体系》中的七项指标,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各经济成分和各工业部门综合经济效益的排序对西藏自治区2001年工业经济结构进行分析,指出了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两个方面的不合理,并给出了相应的评价。

周朝霞、邱丽丽在《基于因子分析的绵阳市工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中,同样选取上述7项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绵阳市的工业经济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依据各区域综合得分的情况把绵阳市划分为了4类地区,对绵阳市的区域工业经济效益进行了全面分析。

鲁勇兵、胡育勇和赵长城在《我国西部大开发中工业经济效益实证分析》一文中,选择《工业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的12个指标,构造出工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西部大开发中的10个省、市、自治区的工业经济效益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将处理结果与实际情况结合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对策;结果证明因子分析在经济研究领域问题分析中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定量分析方法。

顾大环和赵建强在《主成分分析法在江苏省工业经济效益评价中的应用》一文中,选取《工业企业经济效益考核指标体系》中的6项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原理,结合近几年来江苏省工业经济效益变化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排序,,大致了解了江苏各地的经济效益情况;主成分分析法保证了原始数据信息损失最小的情况下,以少数的综合变量取代原有的多维变量,使数据结构简化。

张雪峰在《基于SPSS的主成分分析法在经济效益评估中的应用》中,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西部大开发中12省份的工业经济效益进行评估,同时揭示主成分分析法在经济效益评估体系应用中的优越性等等。

陶瑞妮和张忱在《甘肃省各地区工业经济效益的聚类分析》一文中,也选取了上述7项指标,运用聚类分析法对甘肃14个市工业企业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汪磊和王志凌在《基于TOPSIS法的西部地区工业经济效益比较分析》一文中,选取了工业增加值、资产总计、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负债合计、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利润总额等8等指标,运用Topsis法对西部地区12省份的工业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排序和综合评价,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建议。

汪志红、王斌会在《基于MDS的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一文中,选取工业增加值、总资产贡献率等6个指标,运用多维标度法(MDS)从空间上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各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行了直观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主成分分析方法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得出评价结果基本一致。

周翔、赵建强在《层次分析法在江苏省工业经济效益评价中的应用》一文中,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江苏省10个地市的工业发展状况进行了归纳、评价和排序,并分析原因、提出发展的建议和方向;层次分析法突出问题是主观赋权,使评价结果不能完全反映真实情况。

马菊红在《应用熵值法对工业经济综合评价的研究》中,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层次分析法的不足,突破了评价指标主观赋权的局限性,利用熵值法客观确定各指标的权数,对河南14个市工业经济效益综合评分排序并进行比较分析。

二、总结

良好的工业经济效益是企业经济活动追求的目标,因此如何评价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更科学的筛选评价指标体系和确定评价方法,成为了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和探讨的重点课题之一。从以上一些文章可以看出,对经济效益进行评价时,用到许多的经济评价指标,对指标的选择也不尽相同,多数学者是利用现行《工业企业经济效益考核指标体系》中的七项指标对工业经济效益进行研究,有少数学者就工业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进行了专门研究;评价工业经济效益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评价方法有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等,也存在不少其他的方法,如熵值法,层次分析法等等。

参考文献

[1] 祁明德.基于因子分析法的西藏区域工业经济结构综合评价.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 2005(09).

[2] 周朝霞,邱丽丽. 基于因子分析的绵阳市工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04).

[3] 鲁勇兵,胡育勇,赵长城. 我国西部大开发中工业经济效益实证分析[J]. 发展论坛. 2004年第4期.

[4] 顾大环,赵建强. 主成分分析法在江苏省工业经济效益评价中的应用[J].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9(09).

[5] 张雪峰. 基于SPSS 的主成分分析法在经济效益评估中的应用[J]. 现代商贸工业. 2010年第11期.

[6] 陶瑞妮,张忱. 甘肃省各地区工业经济效益的聚类分析[J]. 经济视野. 2014年11期.

[7] 汪磊,王志凌.基于TOPSIS法的西部地区工业经济效益比较分析. 贵州大学学报. 2006(08).

[8] 汪志红,王斌会. 基于MDS的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J]. 商场现代化. 2009(12).

[9] 周翔,赵建强. 层次分析法在江苏省工业经济效益评价中的应用.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8(09).

[10] 马菊红. 应用熵值法对工业经济综合评价的研究[J]. 商业研究. 2006年20期.

作者信息:

高健丽 女(1995.2-),汉族,四川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生。

陈晓卫 女(1967.12-),汉族,四川成都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教师,博士,教授,研究方向:数量经济学、统计学。

(作者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四川成都市 610000)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老师)


  本文关键词:基于因子分析法的西藏区域工业经济结构综合评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67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1267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d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