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国际贸易论文 >

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在我国的法律保护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6-08-31 17:22

  本文关键词:软法与硬法的冲突和对抗:重塑国际贸易体制的新路径选择,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3年

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在我国的法律保护问题研究

付锦凝  

【摘要】: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技术的基础——遗传资源的价值越加凸显。它养育着人类,并为地球上各类生物提供孕育繁衍的机会。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作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和价值也已被世界各国所认识,,成为确保一个国家粮食安全及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战略资源。然而,“生物剽窃”现象的猖狂,使得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的提供国遭受了很大损失。为解决这种困境,《生物多样性公约》、《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等创设和完善了遗传资源的获取与惠益分享机制,各国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对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立法与实践, 本文选择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的法律保护作为研究客体,从界定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的概念、特征及其保护的必要性入手,对有关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国际条约、典型国家立法进行了论述,分析有关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保护的国际现状和新发展,总结我国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保护现状的成就和不足,研究我国加入《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的利弊,并吸收借鉴国际社会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完善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法律保护的建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2.6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小勇;;粮食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法保障——《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评析[J];法商研究;2009年01期

2 丁海,骆素芳;大豆遗传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及其可专利性[J];分子植物育种;2004年04期

3 严永和;;目前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法律保护机制国际探索的成就与不足——评CBD事先知情同意机制和FAO农民权机制[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顾海波;隋军;;基因资源:从生物剽窃到公平获取与惠益分享——立法问题探讨[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5 刘菲;;欧美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制度比较[J];经济论坛;2010年01期

6 刘旭霞;胡小伟;;我国遗传资源产权化保护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J];林业调查规划;2008年05期

7 史学瀛;胡熙龙;;国际公约背景下我国农民权实现的对策分析[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2年04期

8 梁志文;;TRIPS协议第29条与遗传资源来源披露义务[J];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12年01期

9 牟萍;;印度植物新品种保护对亚太地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示范效应[J];世界农业;2008年06期

10 张小勇;;遗传资源的获取和惠益分享与知识产权[J];环球法律评论;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冬;范桂荣;;对专利药品平行进口发展问题的思考[J];北方法学;2011年02期

2 彭荆轩;;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中的公共权益[J];保山师专学报;2007年06期

3 余锋;;软法与硬法的冲突和对抗:重塑国际贸易体制的新路径选择[J];当代亚太;2011年04期

4 杨静;;美国—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TRIPs-plus条款研究[J];东南亚纵横;2010年11期

5 方潇;;“弃灰法”定位的再思考[J];法商研究;2008年05期

6 杨红朝;;遗传资源权视野下的我国农业遗传资源保护探究[J];法学杂志;2010年02期

7 刘菲;;浅析遗传资源获取中的惠益分享机制[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10年01期

8 孟庆瑜;刘茜;张超;;城市化与城市环境保护法律问题探析[J];法制与社会;2009年19期

9 侯春生;刘嘉;杨小平;;新形势下广东农业知识产权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J];广东农业科学;2011年17期

10 衣淑玲;;国际法视角下知识产权与人权关系之探讨——以《TRIPS协定》为中心[J];国际经济法学刊;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冬;范桂荣;;评议我国专利药品平行进口的合理发展问题[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马荣丽;周旭明;;对环境公益诉讼定义的思考[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3 杨兴;;论全球环境立法趋同化的根源及现实表征[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4 杨志敏;;生物遗传资源保护框架与知识产权制度——兼论遗传资源权和“契约机制”[A];专利法研究(2006)[C];2007年

5 王思锋;;试论环境风险防范机制与陕西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A];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下)[C];2007年

6 李慧惠;;专利法第三次修改对化学领域专利申请的影响[A];全面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加快提升专利代理服务能力-2011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第二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楠;我国西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刘丹;海洋生物资源国际保护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余元玲;中国-东盟国际河流保护合作法律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4 吕凤金;植物新品种保护对我国种子产业的影响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5 梅智胜;我国传统药物知识保护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7年

6 周长玲;专利法生态化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7 胡珀;甘南藏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安全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8 胡波;专利法的伦理基础[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9 廖敏文;《联合国土著民族权利宣言》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10 马明飞;自然遗产保护的立法与实践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小伟;我国农业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陈俊斌;生物遗传资源的获取与惠益分享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毛雁妮;论我国《专利法》中遗传资源来源披露的规定[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赵国良;我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立法现状及问题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5 田彦苹;周边国家海岛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吴景义;固体废物回收利用的法律规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7 卞化蝶;《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完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8 郭文;生态文明视野下城市居住社区环境法律制度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9 邵建忠;高黎贡山生物遗传资源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10 武静;生态文明视野下林业行政执法体制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萍,王罡,吴颖,季静;大豆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J];大豆科学;2003年02期

2 张湘兰,秦天宝;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的巴塞尔公约及其最新发展:从框架到实施[J];法学评论;2003年03期

3 詹映,朱雪忠;国际法视野下的农民权问题初探[J];法学;2003年08期

4 杨明;;浅析遗传资源权的制度构建[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杨春明,吕景良,杨光宇,杨振宇;中国大豆遗传资源研究进展[J];吉林农业科学;2003年04期

6 谭涛;申芳;;中印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对比与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2011年07期

7 周林;专家研讨“农业遗传资源权”[J];科技与法律;2003年04期

8 秦天宝;;欧盟及其成员国关于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的管制模式——兼谈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与法律;2007年02期

9 詹映,朱雪忠;转基因作物新品种知识产权的技术措施保护初探[J];科研管理;2003年05期

10 邱丽娟,常汝镇,孙建英,李向华,许占友,刘立宏;中国大豆品种资源的评价与利用前景[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0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改刊声明[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9年04期

2 万建民;;《植物遗传资源学报》创刊10周年庆祝大会致词(节选)[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0年01期

3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9年征订启事[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8年03期

4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征订启事[J];武汉植物学研究;2010年04期

5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征订启事[J];云南植物研究;2010年04期

6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征订启事[J];武汉植物学研究;2010年05期

7 王绍明,张霞;植物遗传资源的重要性[J];生物学通报;2000年07期

8 翟虎渠;;《植物遗传资源学报》创刊10周年庆祝大会致词(节选)[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0年01期

9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征订启事[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0年04期

10 陆文聪,倪琪;植物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市场化机制和国际制度[J];自然资源学报;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倪;陈姝洁;;加强云南遗传资源法律保护,防止生物多样性减少[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2 罗正荣;艾鹏飞;张永卓;;植物遗传资源保存策略及柿属植物的超低温保存[A];第三届全国干果生产与科研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陈姝洁;苏倪;;国际植物遗传资源保护的立法动态及对我国的启示[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7年

4 贾洛川;;对未成年刑释人员法律保护体现人文情怀的思考[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唐焰;任青萍;;保护湿地的生态环境与创建和谐社会[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孟庆瑜;李娜;;论农村环境法律保护中的政府责任[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郑峰;崔艳峰;;论域名的法律保护[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下)[C];2009年

8 王隽;;对我国驰名商标认定“双轨制”的法律考究与前瞻[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上)[C];2009年

9 陈婉玲;梁开斌;;论商业信用权的法律保护[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10 魏方;;物联网时代隐私权的法律保护[A];两化融合与物联网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俊鸣;[N];科技日报;2004年

2 记者 张桂敏;[N];农资导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宋逊风 通讯员 赵伟钧;[N];农民日报;2002年

4 管育鹰;[N];法制日报;2007年

5 刘书俊;[N];光明日报;2002年

6 宋宗合;[N];工人日报;2002年

7 ;[N];河北日报;2003年

8 刘晓婷(作者单位:贵州大学人武学院);[N];经济信息时报;2005年

9 华东政法学院 冯菊萍;[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2年

10 之 繁;[N];人民法院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祥熙;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刘丽军;植物遗传资源惠益分享及产权安排的经济学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3 陈志诚;传统知识法律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4 钱宇丹;中小企业营业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5 李光林;企业产权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罗莉;网络信息传播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7 张严方;消费者保护法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8 林薰基;中韩外商直接投资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9 段维;网络时代版权法律保护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10 付海晏;变动社会中的法律秩序[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杰;关于我国植物遗传资源利益保护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 付锦凝;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在我国的法律保护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3 王展;植物遗传资源利用国际协调中的法律问题[D];复旦大学;2011年

4 李琦;农业植物遗传资源法律保护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5 陈姝洁;云南省植物遗传资源法律保护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6 朱慧;我国植物遗传资源保护的法律完善[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7 彭颖;论农民权及其实现[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8 陶燕;植物遗传资源利益冲突与分享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9 王耀宗;国际法视野下的农民权保护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10 石腊梅;植物遗传资源法制与机制保护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软法与硬法的冲突和对抗:重塑国际贸易体制的新路径选择,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070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1070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7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