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国际贸易论文 >

东盟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制造业产品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下)

发布时间:2016-11-03 20:37

  本文关键词:东盟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制造业产品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东盟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制造业产品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下)

2011-9-15

 

  四、引力模型设定、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说明

  (一)衡量贸易便利化的指标选择

  以往的研究通常使用四个类别的指标来衡量贸易便利化:港口基础设施、口岸环境、监管环境、电子商务基础建设。然而,本文利用贸易便利化措施的三个不同指标,它们分别是:该国的航空运输基础设施质量等级;该国的海关手续(规范出入境商品的手续);贸易壁垒的盛行指标值(在该国,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显著地削弱了进口商品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

  空港建设质量主要指用港口效率来衡量的空港基础建设的质量。对于这一指标的选取,主要考虑到目前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航空线路仍然较少,适应不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高速贸易发展,而为了中国与东盟的长期贸易合作的建设,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已加快了民用航空运输合作谈判进程,目前中国已同泰国、越南、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缅甸等国达成新的航权安排,扩大了通航点、运力额度和第五业务权,此外一些新的谈判也在安排中。目前,云南航空公司是开通到东南亚国家航线最多的公司,已初步形成了以昆明为中心、面向东南亚地区的国际航线网络。随着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建,加快航空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中国西南与东盟国家合理的国际航空网络、增加到东南亚的定期货运及客运航线,已成为中国与东盟贸易合作新的主导领域。所以,选取空港建设质量作为衡量指标是必不可少的。

  海关手续负担或关税负担主要指该国海关规范出入境商品的手续。贸易壁垒的盛行度指标主要是指在该国利用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保护本国市场的广泛度。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的影响持续不断,贸易保护主义有抬头之势。

  由以上信息可见,选取空港基础设施质量、关税负担指数、贸易壁垒盛行度三个指标对进口国和出口国贸易便利化进行衡量分析,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

  (二)引力模型设定

  建立贸易引力模型如下:

   

  公式(1)中,被解释变量Xij为中国和东盟(i国向j国)的制造业产品出口量。GDPiGDBi国、j国的国内生产总值;POPiPOBi国、j国的人口数;Distij是贸易双方之间的绝对距离;Comlij为虚拟变量,表示两国是否拥有共同的官方语言,“是”取值为1,“否”取值为0Colyij为虚拟变量,表示两国是否有历史上的殖民关系,“是”取值为1,“否”取值为0Borderij为虚拟变量,表示两国是否拥有共同的边界,“是”取值为1,“否”取值为0Qatfj为选取的东盟六国的空港建设质量等级指数;Bcpj为选取的东盟六国的关税负担指数;Ptbj为选取的东盟六国的贸易壁垒盛行度指标值(即在该国,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显著地削弱了进口商品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

  (三)数据来源及说明

  本文使用的中国和东盟各国2005-2008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口数(POP)数据来自于世界银行发展指数(World Bank Development Indicators)数据库();制造业产品出口数据来源于联合国统计署UNCOMTRADE数据库();贸易双方绝对距离数据由印尼巴厘岛网站()中的“距离计算器”(Distance Calculator)计算得出。由于贸易便利化可以采用两个维度进行衡量: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而鉴于对数据完整性和可用性的考虑,本文主要选取硬件设施中的航空基础设施等级、软件设施中的海关手续负担、贸易壁垒的盛行度这三个指标作为解释变量,该解释变量来源于2005-2009年全球竞争力报告(《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模型中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值如表1所示。

东盟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制造业产品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下)

  五、引力模型各参数估计结果

  基于本文第四部分的模型设定和变量选择,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东盟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制造业产品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下)

  回归结果的调整R20.88,说明方程的总体拟合度较好。回归结果显示:出口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和人口(POP)对区域制造业产品出口影响显著,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出口国GDP每增长1%,相应的对中国-东盟区域制造业产品出口额增长1.36%。如果出口国人口每增加一个百分点,那么区域制造业产品出口额显著下降0.37%。与预期一致,贸易双方之间的绝对距离与制造业产品出口额呈负相关关系,贸易双方拥有共同边界与区域制造业产品出口呈正相关关系,但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

  航空运输质量等级(Qatf)与中国-东盟区域制造业产品出口呈显著的正相关,即空港建设质量等级每提高1%,东盟区域制造业产品出口将随之增长1.48%。值得提出的是,表2的实证结果显示,关税负担和贸易壁垒的盛行度对区域制造业产品贸易的影响并不显著。这说明在中国-东盟区域合作框架下,从促进区域贸易发展的角度来看,区域贸易便利化措施的改革方向应该是航空港质量等级的提升,而这类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规模较大的公共投资,中国和东盟在此类项目上:具有很大的合作空间。从投资的优先次序角度来看,东盟未来贸易便利化的投资应该集中于航空港质量等级的提升上。

  六、模拟方案设计及结果讨论

  为了进一步深入分析东盟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制造业产品出口的可能影响,本文设计了两个模拟方案进行实证分析,即模拟方案l:假设东盟的空港建设质量等级达到东盟区域平均水平(5.2);模拟方案2:假设东盟空港建设质量达到区域最高水平(6.9)。

  模拟结果(见表3)显示,若东盟国家的空港建设质量等级都达到东盟区域平均水平(5.2),那么中国对东盟制造业产品总出口将增加47.33亿美元,增长28.22%。其中,中国对印尼的制造业产品出口将增加11.72亿美元,增幅达到26.91%;中国对菲律宾出口将增加9.34亿美元,增幅为39.71%;中国对越南的制造业产品出口增量将最大,达到26.27亿美元,增加将近50%。若东盟空港建设质量达到区域最高水平(6.9),即样本中新加坡的空港建设质量,那么中国对东盟制造业产品出口将增长140.92亿美元。其中,中国对印度尼西亚的制造业产品出口增量便可达到36.61亿美元,增幅为84.09%;中国对马来西亚的制造业产品出口量将增加7.89亿美元,增幅达到22.2%;对泰国的制造业产品出口量将增加11.99亿美元,增长28.07%;其中中国对菲律宾的制造业产品出口量将增加一倍多,增长量可达到23.78亿美元。

东盟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制造业产品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下)

  基于这些实证研究结果可以发现,东盟贸易便利化措施对于促进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制造业产品出口有着重要作用。

  七、结论及政策含义

  本文利用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了东盟区域制造业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重点分析和模拟了东盟贸易便利化措施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的影响。基于实证结果,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提升航空运输基础设施等级对推动东盟区域双边贸易额的增长有积极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空港建设质量等级提高l%,东盟区域制造业产品出口将随之增长1.48%,而另外两个贸易便利化衡量指标对区域制造业出口的影响不显著。这意味着提升东盟航空港质量等级是促进东盟区域制造业产品出口的一个重要且相对有效的措施。中国政府有理由积极加强与东盟此类项目的合作,通过支持东盟各国的贸易便利化建设来推动中国对东盟制造业产品的出口。

  第二。东盟航空港质量等级提升对中国制造业产品出口影响明显。模拟结果显示,如果东盟国家的空港建设质量等级都达到东盟区域平均水平(5.2),中国对东盟制造业产品总出口将增加47.33亿美元,增长28.22%。若东盟空港建设质量达到区域最高水平(6.9),中国对东盟制造业产品出口将增长140.92亿美元,增幅达41.5%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合作框架下,通过促进区域贸易的方式增加区域内各个国家的福利是未来的主要手段。随着中国-东盟区域一体化的进一步深入,未来区域贸易便利化措施将进一步落到实处,并将对中国制造业产品出口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基于实证研究结果,笔者认为在区域合作框架中,中国应该积极推动和促进东盟航空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甚至可以通过跨国投资的方式参与到东盟航运基础设施建设中去,为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制造业出口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各类促进东盟贸易便利化的合作中,应以推进东盟航空港质量等级为首选目标,在中国-东盟促进贸易自由化的贸易谈判中,,也应该以此为切入点继续深入推进东盟区域贸易便利化。

  参考文献:

  龚柏华、王馥梅,(2004)“多哈回合谈判下的贸易便利化议题及我国对策,”《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第10期。

  刘雅楠、张马俊,(2004)“贸易便利化:发展中国家的机遇与挑战,”《国际经济合作》第7期。

  鲁晓东、赵奇伟,(2010)“中国出口潜力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估计,”《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第10期。

  孟夏,(2004)“APEC贸易便利化的进程与特点,”《亚太经济》第2期。

  王慧彦、工健,(2008)“全球贸易便利化的利益分析,”《商业时代》第1G期。

  中国一东盟商务理事会中方秘书处,(2010)《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报告(2010-2011年)》(访问时间:20101019日)。

  Blonigen B. A. and Wilson W. W., (2006) “New Measures of Port Efficiency Using International Trade Data,” NBER Working Paper 12052.

  Portugal-Perez A. and Wilson. J. S., (2010) “Export Performance and Trade Facilitation Reform Hard and Soft Infrastructure,” The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WPS5261.

  Shepherd B. and Wilson. J. S., (2009) “Trade Facilitation in ASEAN Member Countries Measuring Progress and Assessing Priorities,” Journal o-Aman Economics 20 4) , 367-383.

  Wilson J. S. Mann C. L. and Otsuki T., (2005) “Assessing the Benefits of Trade Facilitation A Global Perspective,”  The World Economy 28 6) , 841-871.

;徐旭霏: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

 

来源:录入    《国际贸易问题》


  本文关键词:东盟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制造业产品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35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1635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1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