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国际贸易论文 >

中美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与分析

发布时间:2016-12-15 05:16

  本文关键词:中美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美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与分析

作者:2015-11-12 09:56阅读:文章来源:未知

  一、问题的提出

  多年来,中美贸易失衡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美方频频以此为借口向我国施加压力,要求人民币升值、更大幅度地开放市场,同时采取多种措施限制从我国进口商品。但是,中美贸易差额中的商品结构性不平衡是非常显著的,中方整体贸易顺差的背后,是商品贸易的巨额顺差与服务贸易的逆差并存。而美国以逆差过大对我国进行贸易报复的同时,却相对忽视其巨额的服务贸易顺差事实,尤其忽视了服务贸易领域所获得的贸易增加值(贸易利益)要远远超过商品贸易领域的现实(刘建江,袁冬梅,2008;刘建江、杨细珍,2011)。

  经过多年发展,美国服务贸易长期以来占据世界第一的位置,2010年其进出口总额达9396.55亿美元,占全球服务贸易总额的12.18%,其中顺差1513.49亿美元。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起步晚,但发展速度非常快,不过服务贸易竞争力还比较弱,,尽管2010年服务贸易总额在全球排名第4位,但从总量上来说只及美国的1/3。在当前人民币升值、国内物价水平居高不下、成本上升、出口商品价格上升和竞争力下降的背景下,我国货物贸易出口增量不增收的现象越来越突出。而美国服务贸易顺差,服务贸易出口持续增长,服务贸易环境不断改善,竞争力持续攀升,服务贸易利益呈现持续增加趋势。中国要实现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转变,需要大力发展技术与资本密集型产品——服务产品。这一目标能否实现,有待于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能否有效提升。

  如何借鉴美国经验,以最有效的方式迅速发展我国的服务贸易,是不少学者们努力研究的重要领域。这需要我们全面分析中美服务贸易各部门竞争力之间存在的差距,找出中国服务贸易具有比较弱势和竞争弱势的部门,进而为政府、行业及企业各个层面制订服务贸易战略,为提升中国国际贸易竞争力提供参考。关于两国或多国服务业竞争力的比较,国外研究大体分为两类:一类为中国与其它国家服务贸易总体竞争力的比较分析。该类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国与相邻的亚洲国家之间的比较,例如H.Ahn & S.Lee(2007)考察了中国、日本与韩国三个国家的服务业现状,认为该地区服务业竞争力不足,需要通过加强竞争和进一步开放来提升该地区服务业的竞争力。另一类研究是对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特定部门进行比较分析,例如B. Seyoum(2007)从选定的特定的服务行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商务、金融、运输、旅游等方面运用RCA指数进行分析,为发展中国家提升各个服务部门的竞争力提供了有效的策略。

  国内学者对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研究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从整体上分析我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现状。杜志敏(2009)分析了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现状,认为我国服务贸易TC指数和RCA指数都有所提高,但是与美国、欧盟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刘海云、余道先(2008)运用TC指数和MI指数分析了我国服务贸易的整体竞争力,认为我国服务贸易发展不平衡,进出口结构不合理,竞争力弱。焦克(2010)从服务贸易发展状况、市场准入和法律体系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提高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手段主要是规范服务贸易标准,完善服务贸易立法等。另一类是针对特定类型的服务贸易行业的服务竞争力进行分析,具有比较强的针对性。王志伟(2010)对中美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中美金融服务贸易差距较大,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弱。张玥(2010)对中美电信服务业发展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美国电信服务业具有比较优势,而我国仍处于比较劣势,国际竞争力相当薄弱。

  以上研究对于我们从整体上去把握中美服务业发展趋势、竞争力关系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但是面对中美服务贸易之间中方的巨额逆差,需要对中美服务贸易各部门的比较优势与劣势、竞争优势与劣势进行全面分析,找准我国服务业的薄弱环节,找出发展的重点,进而采取有力措施逐步缩小我国的服务贸易逆差。

  本文拟运用RCA指数和CA指数对中美两国11大服务贸易部门进行比较分析,力图找出中美服务贸易各部门发展的具体差距,为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寻找突破口。

  二、中美服务贸易发展现状比较

  1.服务贸易整体现状比较

  改革开放30余年来,我国服务贸易取得了长足进展。服务贸易出口额由1982年的25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1702.5亿美元,28年间增长了68.1倍。服务贸易进口额由1982年的19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1921.7亿美元,增长了106.7倍。但是,我国服务贸易逆差持续扩大,到2010年服务贸易逆差达到219.3亿美元.美国是服务贸易发展的头号大国,无论是服务贸易发展规模还是服务贸易增长速度都居世界首位。2010年,美国服务贸易顺差高达1543.49亿美元,而同期中国服务贸易出现219.2亿美元的逆差。

  2.分部门服务贸易比较

  从服务贸易各部门出口贸易额来看(表2),我国服务贸易出口额主要集中在传统的旅游、交通运输、建筑等部门。我国服务贸易出口额各部门分布不均,差距非常大,尤其是通讯和金融服务贸易额非常少。相比而言,美国服务贸易各部门呈现均衡发展,尤其是其版税与许可证费用服务、金融服务、保险服务等新型的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部门占据绝对优势。2009年美国版税与许可证费用服务、金融服务、保险服务占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为31.73%;而同期我国服务贸易相关部门占其出口总额的比重仅为1.9%。

  从服务贸易各部门出口增长速度来看(表3),我国服务贸易各部门都呈现快速增长的局面,尤其是在建筑服务、计算机与信息服务业、个人、文化与娱乐服务业、通讯业等服务贸易部门发展迅速。但是我国交通运输服务业、通讯业、个人、文化与娱乐服务业受经济波动的影响较大,抗风险能力弱。

  美国服务贸易整体上呈现稳步增长,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各部门都呈现负增长。但金融危机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冲击远大于对美国的冲击。具体表现在我国主要的服务贸易部门都呈现大幅下降的趋势。而美国服务贸易各部门增速普遍下降,但下降的幅度除交通运输服务业下降比较明显外,其它各部门都相对比较平缓。况且到2010年,美国服务贸易各部门除了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恢复较慢外,其它各部门都实现了稳步增长,这说明美国服务贸易各部门抗风险能力非常强。整体上,我国服务贸易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然而,在服务贸易总量上及新型服务贸易部门的发展上与美国存在巨大差距。虽然当前我国的服务贸易逆差不足以完全吞噬货物贸易中的顺差,但是一旦货物贸易的出超减少,那么我国的贸易地位将受到威胁,并会对我国的国际收支产生较大压力。因此分析中美服务贸易各部门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所在,找出中国服务贸易与美国服务贸易存在的差距,探寻促进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有效路径成为实现我国国际贸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三、中美服务贸易分部门竞争力比较

  1.中美服务贸易分部门RCA指数比较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RCA)由美国经济学家巴拉萨(Balassa,1965)提出,旨在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某一产业的比较优势。它通过该产业在该国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与世界贸易中该产业占世界贸易总额的份额之比来表示。一般认为,当RCA>2.5时,说明该国在i产业上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当1.25<RCA<2.5时,说明该国在I产业上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当0.8<RCA<1.25时,说明该国在I产业上国际竞争力较弱;当RCA<0.8时,说明该国在I产业上表现为国际竞争弱势。< p>

  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统计资料计算出2000-2009年中国和美国服务贸易出口RCA指数如下:根据表4可以看出,中国除了旅游业的RCA指数呈现下降趋势外,其它的服务业RCA指数都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由此可以看出中国服务业的比较优势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改善。中国在旅游、建筑、其它工商服务业方面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大于1,表明其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交通运输服务业RCA指数维持在1左右,其比较优势与国际水平相当。计算机与信息服务业在我国发展比较迅速,其RCA指数从0.58上升到2009年的1.21,但是在通讯、保险及政府服务方面其RCA指数介于0.2到0.6之间,表明其比较优势较弱。尤其是金融服务、版税与许可证费用及个人、文化与娱乐服务处在非常低的水平,表现出极强的比较弱势。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的比较优势依然集中于劳动密集型服务产品,而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具有比较弱势。美国RCA指数整体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表明从2000-2009年在服务贸易方面其比较优势在加强。在各项服务出口中,美国的政府服务、版税与许可证费用服务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一度超过3,表明其具有极强的比较优势,在个人、文化与娱乐服务、金融服务、保险、旅游方面其RCA指数超过1,表现出明显的比较优势。在通讯、其它工商服务方面基本上与国际水平相当。只有交通运输、建筑及计算机与信息服务与国际水平稍逊一筹。

  整体上看,中国在交通运输、旅游、建筑、计算机与信息服务、其它工商服务业方面的显性比较优势超过了美国。中国具有显性比较优势的服务行业主要表现为密集使用劳动或密集使用资源且技术含量相对较低、附加值偏小的产业。而美国显性比较优势行业主要集中在技术含量较高,附加值大的新兴服务业。中国服务贸易各部门发展参差不齐,既存在显性比较优势较强的部门,同时存在像金融服务、版税与许可证费用等具有极强的比较弱势的部门。美国服务贸易各部门的发展平衡,存在一部分比较优势非常强的部门如版税与许可证费用、个人、文化与娱乐服务、政府服务等,但是不存在具有极强的比较弱势的部门。

  2.中美服务贸易分部门CA指数比较

  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Competitive Advantage,CA)由美国经济学家沃尔拉斯(Vollrath,1988)提出,从出口的比较优势中减去该产业进口的比较优势,从而得到该国产业的真正的竞争优势。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综合考虑了进出口情况,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只考虑出口的不足。一般来说,如果一国的CA>0,说明该国i产业具有竞争优势;如果一国的CA<0,说明该国i产业不具有竞争优势。CA的数值越大,说明i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越强。

  世界某行业服务贸易的进口额与进口总额。根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组织统计的各国分部门服务贸易进出口额的数据计算出来的中国与美国的2000-2009年,我国在保险业、版税与许可证费用、金融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的CA指数从2000-2009年长期为负值,表明我国在这四个行业表现出极强的竞争弱势。在旅游、其它工商服务业、政府服务、通讯行业表现出微弱的竞争优势。建筑业和计算机与信息服务业、个人、文化与娱乐服务业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CA指数由负值变为正值,逐渐由竞争劣势转向为微弱的竞争优势.

  美国在版税与许可证费用、个人、文化与娱乐服务业CA指数长期处于高位,表现出极强的竞争优势。在旅游、建筑、金融服务、其它工商业服务方面长期为正值,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计算机与信息服务业从竞争优势转变为竞争劣势,从中反映出计算机与信息服务业由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变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美国将该产业进行国际转移。美国的保险、通讯、交通运输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竞争劣势。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综合计算结果表明,我国在建筑、其它工商业服务和计算机与信息服务业具有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旅游业拥有比较优势但竞争力不强,而在交通运输、金融服务、保险、版税与许可证费用等部门既存在比较劣势同时存在竞争劣势。与美国相比,中国的弱势部门正是美国既具有竞争优势也具有比较优势的部门。由此可以看出,我国要发展服务贸易主要要发展金融服务业和版税与许可证费用服务业。为此,我们可以采取的政策思路是:

  1.大力培育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服务贸易需要既懂专业又懂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培育金融服务贸易、专利与版税许可证服务贸易方面的专业人才,成为赢得其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我国可以通过先引进国外金融服务、版税与许可证业方面的专业人才,然后逐渐培养出适应我国国情的专业人才。

  2.强化企业的创新能力与水平

  放宽市场准入,扩大对服务贸易领域的对外开放。引入有效的市场竞争,提高金融体系和版税与许可证费用的市场化程度,竞争有利于提高效率,强化核心能力。引进国外中高端服务企业,通过竞争和示范效应促进国内服务业提高效率和改善服务。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服务贸易发展水平。

  3.强化政府的孵化与支助功能

  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不平衡,其短板主要是金融服务业和版税与许可证费用服务业。为改变这种不利局面,中国应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加大对金融服务贸易和版税与许可证费用服务业的支持和保护。同时,要加大对此的资金投入,消除服务贸易壁垒,制定国际市场战略,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改革税制,建立政策咨询中心,为金融服务贸易和版税与许可证费用服务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

  • 上一篇:高层建筑空间解密
  • 下一篇:探究服务外包,为发展中国家带来怎样的机遇
  • 最近相关

    最新更新

    [服务贸易] 中国经济在服务业与制造业驱动下转型 [服务贸易] 关于成都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思路与举措 [服务贸易] 浅谈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新特点 [服务贸易] 研究服务贸易外汇非现场监测的拓展途径和优化 [服务贸易] 研究河南省对外贸易发展  —以中原经济区升 [服务贸易] 分析湖南省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实证 [服务贸易] 浅谈江苏省中医药服务贸易现状及发展策略 [服务贸易] 探究近十年来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与贸易新 [服务贸易] 分析辽宁省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  ———基于 [服务贸易] 探讨扭转服务贸易逆差从哪里破局? [服务贸易] 浅谈四元协同提升中部地区服务贸易竞争力 [服务贸易] 探究我国国际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 

    热门推荐

    [服务贸易]中国经济在服务业与制造业驱动下转型 一、服务要素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持续增强 (一)服务业是国家/ 地区经济增长的引擎 美国经济学家谢尔普曾提出,农业、...[全文] [服务贸易]关于成都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思路与举措 发展开放型经济,建设内陆经济开放高地是四川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而设立成都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则是成都建设现代...[全文] [服务贸易]浅谈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新特点 引言 随着国际贸易变得越来越开放化,越来越自由化。国际服务贸易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贸易形势,而对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全文] [服务贸易]研究服务贸易外汇非现场监测的拓展途径和优化 一、当前服务贸易非现场监测模式的特点 (一) 实行以非现场监测为主导的外汇管理目前日常服务贸易业务完全交由银行按规...[全文] [服务贸易]研究河南省对外贸易发展  —以中原经济区升 2011 年10 月建设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原经济区建设态势是如火如荼,而河南发展开放型经济也是大势所趋。中原经...[全文] [农工经济]对中国煤化工技术的最新进展情况进行分析 S-MTO技术自开发以来就受到了煤炭行业的重视,经过多年的实践,到目前为止已经实现了工业化的转变。正在开展工业示范的...[全文] [农工经济]分析国际工程经营开发工作的组织管理 随着国家走出去政策的出台,很多企业开始在国际建筑市场披荆斩棘,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也有很多企业由于经营开发工作...[全文] [农工经济]分析生物技术药物发展现状 生物医药产业可以被称之为技术密集型与知识密集型的产业,其同我国的民生息息相关,主要的涉及领域有中药,化学药品以...[全文] [农工经济]分析作业成本法在预算管理中的作用 1 预算管理中的作业成本法概述 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为管理的起点,将重心深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最小单元作业。在作业成本...[全文] [逻辑学]《公输》篇中墨家逻辑的用与论 众所周知,墨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同时也是伟大的逻辑学家。墨子的逻辑思想在《墨子公输》篇中...[全文] [会计审计]民办高校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 我国人口众多,教育需求巨大,公共教育资源早已无法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民办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全文] [逻辑学]浅析逻辑学家黄展骥 黄展骥(19342014)先生祖籍广东南海,1934年出生于广州,幼年时期随父母迁居香港。1957年至1961年,他在台湾大学哲学系学习,...[全文]


      本文关键词:中美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32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2132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4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