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国际贸易论文 >

FDI对广东省工业碳排放影响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6-07-20 15:04

  本文关键词:FDI、国际贸易的技术效应与我国省际碳排放绩效,,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暨南大学》 2015年

FDI对广东省工业碳排放影响的实证研究

张珊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研究背景、意义和国内外文献综述,然后从FDI的规模、区域分布、产业结构、来源地等,以及从能源的消费、生产、各地区和行业能源消耗分别分析广东省FDI和能源的特征。通过对广东省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即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测算,分析广东省当前碳排放、碳排放强度的特征。然后运用Grossman and Kruger贸易环境效应理论从规模、结构、技术效应的角度分析广东省FDI对碳排放的影响。在对广东省FDI对碳排放影响进行了经济学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Kaya恒等式和环境库兹涅茨理论为依据,通过构建工业分行业的面板模型,采用广东省2000-2013年的工业各行业数据,实证分析FDI对广东省工业全工业行业、剔除能源生产和供应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这四种情况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下得出结论:FDI和能源消耗存在显著的区域、产业分布不均衡等特点,FDI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且高碳排放工业行业的FDI比重高;FDI与全工业行业、剔除能源生产和供应行业、技术密集型行业的碳排放强度为正相关,但与劳动密集型行业为负相关,说明FDI对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碳排放强度有降低效果。结合全文FDI对碳排放影响的研究结果,本文最后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促进外资的合理引进和利用,实现广东省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2.6;X32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艳;;FDI在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分析与评价[J];财经论丛;2011年01期

2 黄顺武;;环境规制对FDI影响的经验分析:基于中国的数据[J];当代财经;2007年06期

3 李国柱;;外商直接投资与环境污染的因果关系检验[J];国际贸易问题;2007年06期

4 杨博琼;陈建国;;跨国公司投资对东道国环境影响的研究[J];国际经济合作;2010年03期

5 罗良文;李珊珊;;FDI、国际贸易的技术效应与我国省际碳排放绩效[J];国际贸易问题;2013年08期

6 张文君;任荣明;;R&D、贸易投资对中国工业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J];管理现代化;2014年06期

7 杨万平;袁晓玲;;对外贸易、FDI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分析——基于中国时间序列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1982~2006[J];世界经济研究;2008年12期

8 熊立;许可;王珏;;FDI为中国带来低碳了吗——基于中国1985—2007年时间序列数据的实证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2年05期

9 钟鸣长;郑慕强;;FDI技术外溢效应的实证研究——基于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比较[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11期

10 陈柳;刘志彪;;本土创新能力、FDI技术外溢与经济增长[J];南开经济研究;2006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易艳春;外商直接投资、经济增长与我国碳排放关系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洁楠;利用FDI促进广东技术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D];暨南大学;2011年

2 刘英;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能源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D];湖南大学;2009年

3 李芳;FDI对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影响[D];沈阳理工大学;2012年

4 王腾飞;中国工业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5 熊旭颖;FDI对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阳;姚利民;;技术差距对FDI技术溢出影响的门槛回归分析[J];北方经济;2009年02期

2 禄雪焕;;FDI对我国内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基于工业行业数据的实证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崔鑫生;;专利表征的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文献综述[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章文光;汪哲伟;;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与区域自主创新互动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李国柱;贾洪波;李从欣;;环境规制与外商直接投资研究[J];商业研究;2009年02期

6 王凤霞;;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对本土创新主体的挤出效应[J];商业研究;2009年10期

7 罗经华;徐少君;;对外贸易、FDI与我国环境污染动态效应、区域差异[J];商业研究;2010年08期

8 严海宁;谢奉军;;基于长期协整的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技术创新分析[J];商业研究;2011年09期

9 刘兆明;陈晓玲;;FDI技术溢出对我国本土创新能力的影响分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10 葛腾飞;;自主创新能力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海峰;高农农;;和谐社会的建设与环境治理[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协商民主与社会和谐”政治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2 张同斌;杨彬;高铁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中外资与内资企业间双向动态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兼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3 尤宏兵;张颖;;江苏利用FDI与环境关系研究[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周永涛;;金融发展、FDI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门槛模型分析——兼论政府鼓励创新的金融政策导向[A];2010年“海右”全国博士生论坛(公共经济学)“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公共政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周彩红;;基于协整与脉冲响应函数的FDI溢出效应分析——以长三角制造业为例[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Ⅱ)[C];2008年

6 张学刚;;“经济发展-政府规制-公众参与”的环境影响分析框架及实证[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二)[C];2010年

7 耿鹏;齐红倩;;我国区域自主创新与政府行为的溢出效应研究——基于SPVAR模型的分析[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1卷)[C];2010年

8 周泳宏;邓卫广;;聚集条件下的多企业间外溢效应——基于DAG与Granger的面板分析[A];经济学(季刊)第9卷第2期[C];2010年

9 王昭;杨洁;戴明泽;曹景林;;污染产业区际分布及各省承接程度分析[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4卷)[C];2013年

10 宋马林;王舒鸿;曹秀芬;卞正野;;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与绿色集成创新——基于中国分省数据分析[A];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评论(第三辑)[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博琼;FDI对东道国环境污染的影响[D];南开大学;2010年

2 梁永强;FDI流入对中国内资企业的溢出效应[D];南开大学;2010年

3 邓路;基于技术创新视角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顾磊;国际产品内贸易的模式、效应与政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艳;中国服务业FDI的技术溢出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6 郭天配;中国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及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孙旭;人力资本及其对中国省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李伟庆;中国区际产业转移的自主创新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王天骄;FDI对中国内资汽车产业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易艳春;外商直接投资、经济增长与我国碳排放关系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星;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康潇丹;下游企业损失厌恶对重大装备制造业技术升级的约束机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苏朋;FDI对创新影响的区际传递机制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刘欣;跨国公司对我国企业技术能力提升的作用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尹崇斌;环境安全条件下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政府激励与规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李淼;FDI对本土企业自主创新效应、溢出路径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廉国恩;FDI对技术创新的基础性因素影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汪少波;江苏省引资质量的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9 佟婷婷;江苏省进出口贸易对环境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10 王伟佳;无锡市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关系的实证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雪娜;顾凯平;;中国碳源排碳量估算办法研究现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4期

2 岳超;胡雪洋;贺灿飞;朱江玲;王少鹏;方精云;;1995—2007年我国省区碳排放及碳强度的分析——碳排放与社会发展Ⅲ[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3 王子君;外商直接投资与国家自主创新[J];财经科学;2004年06期

4 郑效晨;刘渝琳;;FDI、人均收入与环境效应[J];财经科学;2012年05期

5 胡晓鹏;;中国学界关于自主创新问题的观点论争与启示[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6期

6 陆虹;中国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以大气污染为例[J];财经研究;2000年10期

7 邵帅;杨莉莉;曹建华;;工业能源消费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基于STIRPAT模型的上海分行业动态面板数据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10年11期

8 崔宏楷;康伟;;我国金融机构服务现状及其对FDI的影响[J];财会月刊;2006年15期

9 鲍晓华;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J];财贸经济;2001年04期

10 应瑞瑶;周力;;外商直接投资、工业污染与环境规制——基于中国数据的计量经济学分析[J];财贸经济;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震;尤建新;马军杰;卢超;;技术进步对我国碳排放绩效影响动态效应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汪寿阳 李大伟 宫雪 何菊香;[N];中国贸易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英;人力资本影响FDI技术转移效应的作用机理研究[D];同济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丽莉;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2 许林;国际贸易、FDI与技术溢出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3 钟卫东;FDI与经济发展:金融市场的作用[D];山东大学;2006年

4 黄卿;对外直接投资与母国企业成长的相关性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7年

5 李书彦;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分析[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6 余静;FDI对浙江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7 李明;中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8 刘英;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能源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D];湖南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朝晖;;上海市碳排放的历史特征与远期趋势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9年07期

2 魏本勇;方修琦;王媛;杨会民;张迪;;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中国国际贸易碳排放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3 ;碳排放配给制带来的启示[J];节能与环保;2009年11期

4 邴绍倩;;食品“碳排放”标准及应对之策[J];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20期

5 ;国务院宣布我国到2020年降低碳排放40%~45%[J];纸和造纸;2010年02期

6 张雷;黄园淅;李艳梅;程晓凌;;中国碳排放区域格局变化与减排途径分析[J];资源科学;2010年02期

7 巩帅臣;;湖南省碳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企业家天地;2010年01期

8 温景光;;江苏省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0年02期

9 王琴;曲建升;曾静静;;生存碳排放评估方法与指标体系研究[J];开发研究;2010年01期

10 孙建卫;陈志刚;赵荣钦;黄贤金;赖力;;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中国碳排放足迹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亮;刘晶茹;;中国八大区域间碳排放转移研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2 王宁;;煤炭行业降低碳排放强度的措施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途径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黄蕊;王铮;刘慧雅;刘晓;翟石艳;马晓哲;;中部六省的碳排放趋势研究[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高扬;张晓明;周茂松;曾栋鸿;;城市居住社区交通碳排放特征及交通碳排放评估模型研究——以广州市为例[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杜宁睿;向澄;黄经南;刘沛;;家庭出行碳排放特征分析及规划启示——以武汉市为例[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张白玲;林靖珺;;企业碳排放成本的确认与计量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李旭;;旅游业碳排放测度与时空差异研究——以河南省为例[A];第七届全国地理学研究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8 秦波;田卉;;社区空间形态对居民碳排放的影响[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绿色生态与低碳规划)[C];2013年

9 魏本勇;王媛;;国际贸易对中国碳排放的影响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朱永彬;王铮;;中国经济模拟与碳排放预测[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N];财会信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李维;[N];中国环境报;2008年

3 夏明;[N];中国贸易报;2008年

4 ;[N];国际商报;2009年

5 CBN记者 胥会云 实习记者 皋静枝;[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6 华士镇 门开阳;[N];江阴日报;2010年

7 陈支农;[N];中国商报;2010年

8 道格·斯特鲁克 编译 李慧;[N];中国能源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李朝民;[N];农民日报;2010年

10 记者 罗沙 王洪江;[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秋贤;基于3E模型的中国碳排放地域差异及碳排放空间计算研究[D];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2015年

2 卢祖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及制度变迁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3 汪臻;中国居民消费碳排放的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4 刘红琴;中国终端能源消费碳排放分配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5 陈志建;中国区域碳排放收敛性及碳经济政策效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拟[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6 李旭;经济快速发展区域碳排放机制与低碳发展策略[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7 徐安;我国城市化与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杨国锐;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碳排放波动及减碳路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刘小敏;中国2020年碳排放强度目标的情景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10 许泱;中国贸易、城市化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德建;基于情景分析的发电侧碳排放生命周期计量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刘倩晨;考虑碳排放的冷链物流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3 杨波;能源密集型企业碳排放风险识别、评估与管理[D];浙江财经学院;2010年

4 方勇;中国碳排放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D];江苏大学;2011年

5 李燕;西北省会城市家庭碳排放及影响因素分析[D];兰州大学;2012年

6 仇善力;我国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实证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7 付伟;湖北省碳排放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8 关珊;我国现代企业的碳排放权会计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

9 韩茜;北京市人口变动与碳排放关系的定量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

10 黄颖;城市化进程中居民消费碳排放的核算及影响因素分析[D];湖南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FDI、国际贸易的技术效应与我国省际碳排放绩效,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741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741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5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