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国际贸易论文 >

中韩双边贸易现状及潜力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6-08-10 15:22

  本文关键词:中韩双边贸易现状及潜力的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韩经济合作

国际贸易



中韩双边贸易现状及潜力的实证研究

金缀桥

内容提要

杨逢珉

文章根据2003~2013年中韩双边贸易数据,运用贸易结合度、贸易互补性指数和引力模

型对中国与韩国之间的贸易现状和贸易潜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虽然中韩贸易结合度和综合贸易互补性出现了微弱递减的趋势,但是中韩两国双边贸易规模大,增长快;中韩双边贸易潜力呈现出递增态势;随着中日韩自贸区的深入推进,中韩双边贸易潜力有很大的扩展空间。

关键词作者单位

中韩贸易

贸易互补性

贸易潜力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

DOI:10.13516/http://www.wendangxiazai.comki.wes.2015.01.007

一、文献回顾

两国间经贸往来取得了较快发中韩两国地理位置相近,历史文化相通。自1992年8月建交以来,

展,两国双边贸易额由建交时的50亿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2742.38亿美元,增长了五十余倍。2013年,韩国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而中国已成为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2013年中国对外贸易增长7.6%,中韩贸易增长达7.0%。2014年第一季度两国贸易额达676.3亿美元,同比增长6.8%①。近年来,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双边贸易现状及发展潜力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杨国川(2010)使用贸易结合度指数、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对中国与加拿大之间的贸易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汤碧(2012)利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结合度指数、产品相似度指数及贸易互补性指数分析了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农产品贸易的发展现状。张俊娟(2007)运用贸易结合度指标等工具探讨了中韩两国的贸易关系及发展前景。山世英(2013)指出,中韩双方在各自比较优势的产品上具有较强的互补关系,中韩贸易的竞争性逐渐增强。屠新泉和邱薇(2011)认为,韩国的经济结构和中国有很多相似之处,两国的外贸依存度都高达70%,出口都以制成品为主。

Tinbergen(1962)和Poyhonen(1963)首次将引力模型引入研究之中。在分析预测贸易潜力方面,Roberts(2004)运用引力模型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流量进行了预测,研究认为,需求结构和人

均收入相似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流量可能会增加,但中国-东盟自贸区带来的贸易创造效应却很小。Longo和Sekkat(2004)采用拓展的引力模型对非洲内外部贸易流量进行了研究表明,排除了传统的引力模型变量后,经济政策失灵、国内政治局势动荡和基础设施落后都对非洲国家的贸易流量产生负面影响。Peridy(2005)对地中海国家对欧盟国家的出口贸易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由于签署贸易协定而产生的贸易创造效应使地中海国家向欧盟的出口增长了20%~27%。Bhattacharya(2007)对印中贸易合作的潜力进行了预测并指出,,从长期来看,印度相比中国将会获得更大的贸易利益。引力模型也被国内学者大量应用于研究双边或多边贸易关系的发展潜力上。赵雨霖和林光华(2008)运用引力模型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十国的农产品贸易潜力。毕燕茹和师博(2010)运用引力模型对中国和东亚五国的贸易

2014年5月4日.中国商务部.2013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http://zhs.mofcom.gov.cn,

《世界经济研究》2015年第1期·81·


  本文关键词:中韩双边贸易现状及潜力的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907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907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b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