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转型与消费模式变化的路径选择

发布时间:2015-02-20 08:24

何媛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经济转型与消费模式是一对必然的关系,也就是说,在经济转型前、经济转型后,甚至在经济转型后,消费模式都会发生变化,变化的大小和程度主要取决于经济转型的政策性指向。消费模式的变化和经济转型一样,其变化发展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甚至在一段长时间后才会有明显的效果。只要经济政策发生变化,消费模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消费模式的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一样,是具有阶段性的。中国消费模式的变化跟经济转型是密切相关的,也就是说,只要经济增长方式发生转变,,消费模式就会发生变化。本文以经济转型必然给消费模式带来变化为逻辑进行分析,并研究它们之间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经济转型,消费模式,变化,路径选择,研究。

中国经济转型和任何一种经济转型一样,都是使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其中包括发展模式、发展要素和发展路径等等的转变。人们习惯将中国的经济增长驱动方式称为“三驾马车”,即投资、出口贸易和消费。长期以来,中国经济主要靠投资来拉动增长,投资拉动引擎后,生产出很多产能,这些产能在出口贸易中使中国的经济得到不断的拉升。很明显,这种经济增长模式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程度是非常高的。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结果必然导致经济比例关系的失衡,因此,提升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比例成了中国经济转型的当务之急。

从一般意义上来说,要了解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比重和意义,首先要了解物品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关系,因为只有弄清楚物品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关系,才能正确处理物品生产、需求结构和居民消费之间的,才能理解消费的增强对经济增长的关键性作用。而要了解物品生产及消费之间的关系,就必须要考虑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现实与表象之间的关系。物质文明史的主题就是围绕人与物品的关系而展开,这就必须考虑到从物品稀缺的计划经济过度到物资相对丰富的市场经济的过程。物的外部世界是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具体化的过程,经济转型是这个创造性过程的媒介,而对消费历史的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物质象征性的延续性。任何一种经济体制在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会产生异化现象。

因此,经济转型的演化是物的外部世界和其延续性的演化,它体现了人与社会关系具体化的创造性过程及其延续的过程。中国的经济转型,是由依靠投资的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的经济增长转变;物的外部世界正发生改变,提升消费在经济转型中的比重是这个创造性过程得以延续的象征。

(一)消费模式变化的一般路径

如何为“消费”定性?消费,是以货币为媒介的一种交换。什么是交换呢?广义来说,交换是一种基于效用性、互利性而进行的人、物和信息的移动和交流。交换,可以分为基于效用性的“经济性交换”和基于互利性的“象征性交换”。在非市场经济中,象征性交换是主要的交换方式。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中,象征性交换的意义比重下降,经济性交换的意义比重上升。但在市场经济和社会进入稳定发展阶段后,由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展,象征性交换的功能性再次上升,与经济性交换并驾齐驱。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下,消费成为一种文化需求,即人与商品之间的一种文化需求。对此,布希亚在《物体系》里有分析,“消费是一种建立关系的主动模式,而且这不只是人和物品间的关系,也是人和集体与和世界间的关系,它是一种系统性活动的模式,也是一种全面性的回应,在它之上,建立了我们文化体系的整体。” 

当衣食住行被生产力逐渐改变的时候,通过不同的消费方式,人们能够改造自己并可以调整与社会集体的关系的时候,社会的交换体系就改变了。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消费并没用割裂物品与社会的关系,而是使人们更尊重社会科学与经济体制之间的联系。在计划经济时代,碍于落后的经济基础,生产和消费的关系建立在不对称的基础上:人们只能凭证消费生产出来的东西,而消费资料的加工生产却在需求之前。社会对物质产品依赖与否,对自然环境压力的反应和人们的选择,即生产基本上和供给相称,消费基本与需求相称。

“在消费的特定模式中,再没有先验性、甚至没有商品崇拜的先验性,有的只是对符号秩序的内在。”在一定程度上,消费的客观现实基础正是消费的思想,而这种消费的思想,正是在日常生活中连续不断的广告话语。这种广告话语在消费者中间游荡,它的话语系统改变了历史的逻辑,它成为了一种新的社会的标志。确切地说,消费出现在买卖行为成为了人们的习惯之后。

因此,消费模式的变更以人们的消费习惯为基调,以经济的力量为导向。

(二)消费与劳动的一般关系

1、劳动对人类发展的意义

劳动在人类的发展史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劳动是人类进行所有创造并向前发展的工具和手段。为了改善生存状况,人类可以通过劳动,独立地运用资源、能力和智慧将自身提高到更为满意的状况。不可否认的是,在改善生存状况的过程中,人们会将自己当成生活方式和工作计划的中心,这样一来,人们就必须确定并改变自己的社会身份和地位。不仅如此,劳动还可以积累财富、消除贫困,它创造了人类历史的秩序,让人类可以有追求、可以进行有条不紊的劳作,让人类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换句话说,劳动就是人类在创造自身历史的同时,愿意地接受自身命运的约束,并主动地改造、完善自身的一种活动。具体来说,人们以劳动创造出的社会和经济的价值来确立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劳动是社会财富和社会稳健发展的主要源泉,劳动可以提高人类的自我完善意识和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人类社会的历史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矛盾统一的历史,劳动的历史也是如此。劳动有秩序建构和规划未来的能力,也能为每一个个体制定独立的短期目标。生产和交换本来就是对所有生活方式的最基本描述,因此,作为生产的劳动,其实现过程本身就能为人们提供满足和快乐的感觉;作为消费的交换,其实现过程本来就是依靠生产劳动来满足人类自身的追求。因此,在考虑消费与劳动的一般关系时,首先要将劳动放入其发展的历史大背景中。

2、消费体现在劳动中

第一、劳动者与消费者之间关系的转化。“劳动不仅生产商品:它还生产作为商品的自己本身和劳动,而且同它生产一般的商品成正比。这一事实不过表明: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产品,作为异己的东西,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独立力量,是同劳动对立的。劳动产品是固定在对象中的、物化为对象的劳动,是劳动的对象化。”劳动产品不仅是劳动所生产的对象,也是消费的对象。

劳动者-————→  劳动产品  ====   消费对象————→  消费者

        劳动      (生产)         (购买)   消费    (占有)

从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劳动者通过劳动生产出劳动产品,劳动产品成为消费对象通过消费被消费者占有,当劳动者也需要自己生产的劳动产品时,劳动者就异化为了消费者,在劳动者异化为消费者的过程中,劳动和消费充当了异化的媒介,二者同质化,并且缺一不可。

“对于劳动者来说,劳动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是不属于他的本质的东西……因此,劳动者只是在劳动之外才感到自由自在,而在劳动之内则感到爽然若失……因此,他的劳动不是自愿的,而是一种被迫的强制劳动。从而,劳动不是需要的满足,而只是满足劳动以外的其他各种需要的手段……最后,对劳动者来说,劳动的外在性,就表现在这种劳动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别人的;劳动不属于他;他自己在劳动过程中属于他自己,而是别人。”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强化了马克思的物化现象,他引用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说法:对于劳动者本身而言,他的劳动也同样以商品形式出现。而这种商品形式,就是消费的对象。对于劳动者来说,只能通过消费,也就是劳动之外,感受自由自在;消费是劳动者自愿的行为,消费是劳动者需要的满足;劳动成了满足需要的手段,而消费就是欲望的需要,劳动者自愿成为消费者。正如马克思所言:“一个人要出卖与他的劳动力不同的商品,他自然必须占有生产资料,如原料、劳动工具等等。没有皮革,他就不能做皮靴。此外,他还需要有生活资料。任何人,即使是未来音乐的创作家,都不能靠考未来的产品过活,也不能靠尚未生产好的使用价值过活。人从出现在地球舞台上的第一天起,每天都要消费,不管在他开始生产之前和在生产品间都是一样。如果产品是作为商品生产的,在它生产出来以后就必须卖掉,而且只有在卖掉以后,它才能满足生产者的需要。”由此看来,消费成了商品和劳动者之间关系建立的媒介,显然,劳动者无论是否进行再生产性劳动,都必须会产生消费行为,消费的内容不仅是满足劳动者本身生存的需要,而且还包括劳动者进行再生产性劳动的各个方面的需要。无论是哪种消费的内容,都是按劳动者意愿进行的、自主的消费,也就是说,消费对于劳动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对劳动者来说,异化成消费者是他自愿的行为;消费的内在性指明,消费是消费者自身的;消费属于消费者,也就是劳动者;他在消费过程中属于他自己,而不是任何人;劳动者要生存,必须获得生存材料,生存材料依赖于自然界,也就是外在于劳动者的物;这种生存材料必须通过消费来实现;劳动者在获得生存材料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自由,乃至希望、自愿、主动去获得让自己更加自由和舒适的生活材料,这个环节只能通过消费来满足,消费优化了劳动。一句话,消费实现的基础就是劳动,劳动必须通过消费来实现。

三、消费模式变化的特殊路径

1、消费与劳动的特殊关系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有效资源的利用方式和治国战略的运用不同,全球各国之间出现了不平等的现象。“在文明繁荣的民族间,虽有许多人全然不从事劳动,而且他们所消费的劳动生产物,往往比大多数劳动者所消费的要多过十倍乃至百倍。”因此,要理性地了解全球化和劳动之间的相互作用,需要新的观念和新的认识框架。全球资本的运作和劳动之间的关联和纽带,正是消费。资本和劳动两者的状态需要消费来维持:作为资本的持有者和劳动的实施者,人们往往需要通过消费来实现自身的劳动价值,消费使两者间的相互依赖性得到了增强。尤其是现代社会,人们的身份发生了变化,既是劳动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们的思想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劳作,消费得更多,是为了好的生活,于是,人们的生存状态进入了一个“劳动——消费——再劳动——再消费”螺旋上升的循环,作为一个循环,消费向劳动一样也可以成为起点,这是有别于以往社会中的“劳动决定一切”的。在这个循环中,财富的多少决定了消费的程度。换句话说,在资本流动和财富的积累过程中,消费的影响力可以和劳动并驾齐驱了。

在以往社会中,我们通常将劳动与生产联系起来,但布希亚却曾经明确地指出,现代社会中的消费已经成为一种劳动。例如,随着网络信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当人们利用电脑购买机票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在完成生产工作,因为人们完成了一系列工作:像机场工作人员一样咨询自己购买什么时间、哪家航空公司的机票,然后替工作人员完成了付款、出票等一系列工作。又如,随着肯德基汽车餐厅的普及,人们可以开车直接进入肯德基汽车餐厅通道,方便地购买食物,那么实际上就是做了清洁工的工作,因为人们处理了餐后的垃圾。所有这些消费现象说明了,新的消费手段使消费变成了劳动;新的消费手段使商家实现了双赢,因为消费者愿意甚至主动为了得到这种作为消费者的工作权力而付出代价,商家赢得了消费者,节约了成本更获得了利润。

在现代社会中,消费与劳动之间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循环体系,还因为社会的就业系统变得更加密不可分。当下的经济是全球化的经济,全球的各种科技资源和人才资源都可以畅通无阻地流通,这大大活跃了全球市场的经济。在体验到因为全球化为世界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全球化为社会带来的“不确定性的因子”。这种“不确定性的因子”融入到了每一个社会的就业系统中,让每一个社会成员对工作岗位上失去了归属感,这种对工作的不确定、不稳定的感觉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而加强。布迪厄在一篇《当代无处不在的不稳定性》文章中分析到,不稳定性、不可靠性和敏感性是当前生活状况最现实的描述,这些对现实生活的状况已经渗透到人类存在的没一个角落,主要体现在生计、身份和权利等方面。例如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许多不确定因素让企业为了提高竞争能力和生产效率,纷纷裁员以节约成本吸引更多的人才,企业和工人之间就会出现双向选择的局面,就可以自由地选择去留。虽然这种工作模式可以让企业和工人变得更加的自由,但同时也表明了工作失去了内在的、固有的可靠性,企业无法给工人们确定的承诺,人们对工作的未来也充满了不确定性,企业和工人之间存在的只是一纸合同。

一方面,在现代社会中,每个人的工作都是可以被替代的。“分工一经完全确立,一个人自己劳动的生产物,便只能满足自己欲望的极小部分。他得大部分欲望,须用自己消费不了的剩余劳动生产物,交换自己所需要的别人劳动生产物的剩余部分来满足。于是,一切人都要依赖交换而生活,或者说,在一定程度上,一切人都成为商人,而社会本身,严格地说,也成为商业社会。”由于失去了长期存在的安全可靠性,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安全感的缺乏使得“立即满足”成了人们最现实和最合理的选择。今天劳动所付出的努力,明天不一定得到回报;今天拥有丰厚的资产,明天有可能负债累累;今天时尚优越的生活方式,明天可能就沦为人们嘲弄的对象。这些不稳定的经济和社会状况,使人们选择了“通过消费来体现今天的劳动所得”的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人与单位之间的关系通过消费体现出来,而不是以往的通过生产体现出来。

另一方面,劳动者希望通过消费证明自身劳动的价值。“一个人是贫是富,就看他能在什么程度上享受人生的必需品、便利品和娱乐品。但自分工完全确立以来,各人所需要的物品,仅有极小部分仰给于自己劳动,最大部分却须仰给于他人劳动。所以,他是贫是富,要看他能够支配多少劳动,换言之,要看他能够购买多少劳动。一个人占有某货物,但不愿自己消费,而愿用以交换他物,对他说来,这货物的价值,等于使他能购买或能支配的劳动量。因此,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 

3.小结

由于现代社会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人们把周围的世界看成是一个消费的世界;而且,人们自身的劳动价值和人们之间的关系需要通过各种消费品和消费行为来体现。现代社会中就业系统的不稳定性和劳动价值的体现需要通过消费,这两种重要的因素使消费和劳动之间的关系更加微妙和紧凑。

四、消费者与劳动者之间关系的转化以社会发展为基调

“没有自然界,没有外部的感性世界,劳动者就什么也不能创造。自然界、外部的感性世界是劳动者用来实现他的劳动,在其中展开他得劳动,用它并借助于它来进行生产的材料。”自然界为劳动提供了劳动产品的生产材料,也为劳动者本身提供了生存材料。

现代社会是一个以消费者为主导的社会,人们的生存竞争日益激烈,这一趋势变成了一个自我督促、自我推进和自我加速的趋势。这一趋势使人类对劳动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劳动不再是简单的、单一的劳作,而是希望通过劳动能够使自己的生活发生质的飞跃的进步。现代社会是一个欲望的社会,自我克制得越严厉,自我放纵的可能性就越大。人们希望通过劳动能进一步满足自己的需要和欲望,体验快乐的满足,这种对于欲望的追求成了生活的最高目的。同时这种欲望的本身就是一个价值,劳动为这种欲望提供了工具和手段,消费是这种欲望的最直接的表现形式。

参考文献:

[1]布希亚.物体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222

[2]让.波德里亚.刘成富译.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226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47-p48

[4]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53

[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45



本文编号:155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155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0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