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作为自然法理学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从哈奇逊、休谟到亚当·斯密

发布时间:2024-05-09 04:57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与亚当·斯密及其所处的十八世纪苏格兰启蒙运动的思想和实践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然而一方面,由于十九世纪以来经济科学去道德化倾向的不断加深,经济学科学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发展,使得古典政治经济学原有的伦理学和法学基础已不再受到关注。另一方面,经济学并未能够发展出一套完全脱离伦理学、法学和心理学的自足假设,市场经济所面临的现实道德困境日益加深。当我们在质疑和批评经济科学缺失道德关怀和脱离真实世界的同时,理应认真回顾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尤其是古典政治经济学形成的转型时期,从酝酿和产生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思想渊源中寻求重新反思经济学的可能性。事实上,十七和十八世纪的欧洲大陆自然法和英国道德哲学是古典政治经济学形成和产生的重要道德伦理基础和思想脉络,而长久以来,这一时期的主要思想和人物在经济思想史上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研究。本文尝试从“自然法理学”的角度出发,梳理出从卡米凯尔、哈奇逊、休谟到斯密的苏格兰自然法理学的发展脉络,强调斯密所倡导的政治经济学是基于十八世纪人性科学的一种学说,在其经济理论的背后始终蕴含着一条道德哲学和法理学的路径,并且正是从这样的思想价值体系出发,通过以...

【文章页数】:18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相关研究综述
    1.3 选题意义及基本思路
2 苏格兰自然法理学的形成
    2.1 从普芬道夫到卡米凯尔
        2.1.1 普芬道夫的自然法
        2.1.2 卡米凯尔的贡献
    2.2 哈奇逊的自然法理学和经济思想
        2.2.1 道德感官(MORAL SENSE)与自然法
        2.2.2 自然法理学
        2.2.3 作为特殊自然法的政治经济学
3 休谟的自然法理学批判
    3.1 经验主义的认识论
        3.1.1 印象和观念
        3.1.2 因果关系
    3.2 自然法理学的批判
        3.2.1 人为之德与效用原则
        3.2.2 正义与财产权
    3.3 商业社会的政治经济学
        3.3.1 商业社会的经济法则
        3.3.2 货币流通和贸易自由
4 商业社会的伦理基础:斯密的道德哲学
    4.1 同情(SYMPATHY)与合宜性(PROPRIETY)
        4.1.1 同情
        4.1.2 合宜性
        4.1.3 无偏旁观者(IMPARTIAL SPECTATOR)
    4.2 合宜性的社会意义
        4.2.1 对利他主义的批判
        4.2.2 对效用论的批判
        4.2.3 从自然到社会
5 交换正义:斯密的自然法理学
    5.1 合宜性与正义
        5.1.1 功劳感(SENSE OF MERIT)与过错感(SENSE OF DEMERIT)
        5.1.2 作为消极德性的正义
        5.1.3 交换正义
    5.2 合宜性与权利
        5.2.1 自然权利
        5.2.2 财产权
        5.2.3 政府和法的起源
    5.3 从自然法理学到政治经济学
        5.3.1 交换正义的两个面向
        5.3.2 正义之法(LAWS OF JUSTICE)与警政之法(LAWS OF POLICE)
        5.3.3 立法者的科学
6 自然自由体系:斯密的政治经济学
    6.1 财富的自然分配秩序
        6.1.1 劳动分工与交换秉性
        6.1.2 自然价格体系与合宜性社会
        6.1.3 资本、货币与信用
        6.1.4 历史的“自然”与“不自然”
    6.2 政治经济学的批判
        6.2.1 重商主义政策与垄断精神
        6.2.2 贸易嫉妒与店主心态
        6.2.3 重农学派与自然自由体系
    6.3 政府与自然自由体系
        6.3.1 尚武精神与司法独立
        6.3.2 分工悖论与公共教育
        6.3.3 国家税收与公共债务
7 余论:一七七六年之后
    7.1 晚年思想的变化
    7.2 亚当·斯密的遗产与现代经济学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9683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39683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6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