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信息交易概率对股指期货收益率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17 15:01

  本文关键词:信息交易概率对股指期货收益率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10年4月,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开始正式交易沪深300股指期货。股指期货的出现丰富了金融市场交易策略,其特有的程序化高频交易方式、T+0交易结构和在套利、投机过程中的超常表现吸引了广大投资者的关注。与此同时,股指期货市场的蓬勃发展也给市场参与者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尤其对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的风险监测和掌控能力要求越来越高。2015年6月至8月,股指期货的连续跌停和A股市场的连续暴跌,正是在新市场背景下这些挑战的典型表现。如何更好的分析市场交易中的隐含信息、加深对市场运行逻辑的理解,从而进行更加有效有力的风险管理,乃至更有针对性的进行市场监管,是值得研究的课题。就在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后一个月,美股市场暴跌,Easley et al.(2011)对这次暴跌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分析,她指出2010年的美股市场暴跌是流动性崩盘,可以利用等交易量知情交易概率提前几小时预测崩盘的发生。随后,众多学者从正面或者侧面佐证了这一说法。那么知情交易概率是否同样能预测我国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情况呢?知情交易概率与信息不对称是否有关联呢?交易者的知情交易行为对市场是否有着预测作用?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文在考察信息不对称的度量方式的基础上,首先对比知情权交易概率及等交易量信息交易概率两种测算方法,选择等交易量信息交易概率对信息不对称程度进行度量。针对2014年9月到2015年8月沪深300股指期货主力合约的每笔交易数据进行整理和测算,得到知情权交易概率和股指期货收益率,随后简要描述指标的统计性质。然后运用Hansen门限回归模型对二者关系进实证研究,发现正向关系的存在,满足第二章的机理分析,即信息不对称要求风险补偿,且存在明显的“阀值”效应。最后根据理论分析与实证结果提出对策建议,如监管者可根据VPIN值监控市场行情、投资者根据VPIN值控制流动性,以及投资者根据交易策略获得相应收益等。
【关键词】:市场微观结构 信息交易概率 股指期货收益率 门限回归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724.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2
  • 第1章 绪论12-23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2-14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4-19
  • 1.2.1 信息不对称研究综述14-15
  • 1.2.2 信息交易概率研究综述15-18
  • 1.2.3 股指期货风险定价研究综述18-19
  • 1.3 本文研究框架与方法19-21
  • 1.3.1 本文研究框架19-21
  • 1.3.2 本文研究方法21
  • 1.4 本文创新点21-23
  • 第2章 信息不对称对股指期货收益率影响的机理分析23-29
  • 2.1 信息不对称要求风险溢价作为补偿23-24
  • 2.2 成交持仓比过高强化信息不对称传导效率24-25
  • 2.2.1 我国股指期货市场成交持仓比过高24-25
  • 2.2.2 成交持仓比过高对信息不对称传导影响的机理分析25
  • 2.3 内幕交易盛行强化信息不对称传导效率25-29
  • 2.3.1 我国股指期货市场内幕交易盛行25-26
  • 2.3.2 内幕交易盛行对信息不对称传导影响的机理分析26-29
  • 第3章 信息交易概率指标测算及描述性统计29-38
  • 3.1 信息交易概率测算方法对比29-33
  • 3.1.1 知情权交易概率(PIN)29-31
  • 3.1.2 等交易量信息交易概率(VPIN)31-33
  • 3.2 信息交易概率指标测算33-34
  • 3.2.1 数据来源及测算说明33
  • 3.2.2 数据测量过程33-34
  • 3.3 信息交易概率描述性统计34-38
  • 3.3.1 等交易量知情权交易概率的描述性统计34-35
  • 3.3.2 股指期货收益率的描述性统计35-37
  • 3.3.3 等交易量知情权交易概率与股指期货收益率关系的描述性统计37-38
  • 第4章 信息交易概率与股指期货收益率关系的实证研究38-44
  • 4.1 模型构建与数据选取38-40
  • 4.1.1 门限回归模型构建38-40
  • 4.1.2 变量说明与数据选取40
  • 4.2 模型检验及参数估计40-41
  • 4.2.1 参数估计结果40-41
  • 4.2.2 模型稳健性检验41
  • 4.3 实证结果分析41-44
  • 4.3.1 实证结果说明41-42
  • 4.3.2 异同点分析42-44
  • 第5章 使用信息交易概率进行风险管理的建议44-48
  • 5.1 监管者根据信息交易概率提前监测市场异动44-45
  • 5.1.1 金融监管当局可将信息交易概率纳入熔断机制44-45
  • 5.1.2 利用信息交易概率变事后测试为事前监控45
  • 5.2 做市商利用信息交易概率判断流动性供给45-46
  • 5.2.1 做市商通过信息交易概率估计指令流毒性46
  • 5.2.2 做市商构建和完善信息交易概率合约46
  • 5.3 投资者根据信息交易概率预测风险补偿46-48
  • 结论48-50
  • 参考文献50-53
  • 致谢53-54
  • 附录 计算机程序54-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债收益率曲线的比较研究[J];经济管理;2003年09期

2 周志明,唐元虎,施丽华;中国期市收益率波动与交易量和持仓量关系的实证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3 陈学胜;周爱民;;A股与H股“收益率波动性比率之谜”——交易机制还是信息不对称?[J];证券市场导报;2011年06期

4 曹国华;何燕;;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股票收益率波动实证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5 史兹国;;中美国债收益率相关性检验[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6 孔东民;毕秋侠;;股票收益率波动的异方差:基于交易量及异质信息分解的检验[J];南开管理评论;2006年03期

7 赵国庆;张中元;;风险与收益率的跨期特性研究[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8 赵留彦,王一鸣;沪深股市交易量与收益率及其波动的相关性:来自实证分析的证据[J];经济科学;2003年02期

9 李P;;股票市场全收益率研究[J];财经科学;2007年03期

10 方瑞;曾韵佼;;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昙花式”上涨?[J];卓越理财;2013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第十七章 股市收益率波动的平稳性及分布的正态性检验与分析[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2卷)[C];2001年

2 何诚颖;王占海;;基于时变Lévy过程分析我国股市收益率波动[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3卷)[C];2012年

3 朱喜安;马兴祥;;基于带解释变量杠杆SV模型上证指数收益率周内效应及特征分析[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3卷)[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民生证券 阳先伟;收益率有下行趋势[N];中国证券报;2003年

2 王苇航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会产生哪些影响[N];中国财经报;2013年

3 记者 周轩千 陈文宇;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中枢上行[N];上海金融报;2013年

4 工商银行投行研究中心经济学博士 史晨昱;美债收益率劲升折射美经济复苏势头增强[N];上海证券报;2011年

5 安信证券债券研究小组;资金面趋紧推升中长端收益率[N];中国证券报;2009年

6 中信证券 杨辉;4-5年期品种值得关注[N];中国证券报;2005年

7 陆文磊 屈庆;明年收益率会是怎样一条曲线[N];上海证券报;2006年

8 中国人保资产管理公司  高红兵;收益率曲线将进一步扁平化[N];中国证券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殷鹏;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或反弹[N];中国证券报;2014年

10 邹昱;收益率波动市场胶着[N];金融时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保林;国债收益率曲线变动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D];中央财经大学;2015年

2 陈俊杰;复杂金融系统中含不对称和多层次相互作用的代理人模型[D];浙江大学;2016年

3 陈震;中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4 文兴易;迭代局部多项式国债收益率曲线模型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5 柳会珍;金融收益率时间序列的极值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6 王世文;交易所企业债收益率波动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7 李博;资产组合收益—风险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丽萍;股票换手率与收益率关系的实证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2 王庆;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率影响因素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5年

3 黄梦哲;我国互联网货币基金的模式创新与风险量化分析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李江洪;美农报告对中国农产品期货收益率影响的实证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5 周迪;我国债市与股市不同板块收益率相关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6 肖枫;个股流动性与收益率实证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7 贡世聪;股指期货连涨连跌特征的生存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4年

8 申晓瑾;动量策略在我国A股市场适用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9 白洁;余额宝收益率的影响因素分析与预测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10 王楘宁;基于信息准则的连涨连跌收益率变结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信息交易概率对股指期货收益率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30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2530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4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