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创业板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对财务风险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9 03:12

  本文关键词:创业板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对财务风险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创业板设立的主要目的是为“两高六新”(即高成长、高科技含量、新经济、新服务、新农业、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商业模式)企业提供融资渠道。2009年10月23日深圳创业板开板,开板之初只有28家企业,如今创业板上市公司已经达到了五百多家,短短五六年间增加了四百七十多家,其发展势头不可谓不迅猛。但是在看到创业板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警惕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风险。创业板的准入门槛较低,创业板上市公司大都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因此创业板上市公司在抵御财务风险方面比主板上市公司压力更大。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状况备受关注,这正是本文研究的直接动机。同时现阶段创业板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而董事会治理和财务风险又存在某种关联。所以关注董事会治理对财务风险的影响是本文的另一个研究动机。正是在这两种动机的驱动下,本文以2011年至2013年的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全面细致地研究了董事会治理对财务风险的影响;同时,为进一步提高董事会治理效果从而降低公司财务风险提供了一些政策建议。本文的主体研究脉络是:首先,回顾相关文献和理论,梳理前人关于董事会以及董事会治理的研究成果,为研究假设的提出做好铺垫;其次,以2011年至2013年的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董事会治理和财务风险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最后,在实证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创业板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进而降低财务风险的建议。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创业板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对公司财务风险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具体来说: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董事长和总经理是否二职合一以及专业委员会的设置数量对财务风险没有显著影响;独立董事工作地点和上市公司地点一致的企业的财务风险显著低于不一致的企业;董事会会议频率和企业当年财务风险显著正相关,董事会会议增多可能是当年财务风险变大的一种反应;董事薪酬和董事会持股比例和企业风险显著负相关,对董事会的激励是有效的。基于实证研究结论,本文主要提出了以下几点改善创业板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进而降低财务风险的建议:第一,完善独立董事的相关制度,提高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切实发挥好独立董事的作用;第二,改善董事会的运作机制,切实发挥专业委员会的治理作用,为独立董事发挥专业知识、经验、人脉资源的优势提供一个空间和渠道;第三,进一步完善董事激励制度,加强对董事的多元化激励;第四,建立并不断完善董事会内部制衡机制;第五,发挥政府和相关机构的政策引导和监督约束作用。
【关键词】:创业板 上市公司 董事会治理 企业财务风险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71;F275;F832.51
【目录】:
  • 中文摘要7-9
  • ABSTRACT9-11
  • 1 绪论11-25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1-15
  • 1.1.1 研究背景11-13
  • 1.1.2 研究意义13-15
  • 1.2 文献综述15-22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5-19
  • 1.2.2 国内研究综述19-22
  • 1.2.3 文献评述22
  •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框架22-24
  • 1.3.1 研究内容22-24
  • 1.3.2 研究方法24
  • 1.4 研究创新24-25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25-35
  • 2.1 相关概念25-29
  • 2.1.1 创业板及创业板上市公司25-27
  • 2.1.2 董事会及董事会治理27-28
  • 2.1.3 财务风险28-29
  • 2.2 相关理论29-35
  • 2.2.1 公司契约论及委托代理理论29-30
  • 2.2.2 环境依赖理论30-31
  • 2.2.3 管家理论31
  • 2.2.4 内部人控制理论31-32
  • 2.2.5 激励约束理论32-35
  • 3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35-41
  • 3.1 董事会治理构成要素35-36
  • 3.2 董事会治理对财务风险的影响36-41
  • 3.2.1 董事会规模与财务风险36
  • 3.2.2 独立董事比例和财务风险36-37
  • 3.2.3 董事会领导结构与财务风险37-38
  • 3.2.4 独立董事工作地点与上市公司地点一致与否与财务风险38
  • 3.2.5 委员会设置情况与财务风险38-39
  • 3.2.6 董事会会议频率与财务风险39
  • 3.2.7 董事薪酬、董事会持股比例与财务风险39-41
  • 4 研究设计与实证分析41-63
  • 4.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41
  • 4.2 变量选取41-45
  • 4.2.1 企业财务风险变量41-43
  • 4.2.2 董事会治理变量43-44
  • 4.2.3 控制变量44-45
  • 4.3 建立模型45
  • 4.4 实证分析45-63
  • 4.4.1 描述性统计分析45-57
  • 4.4.2 多重共线性分析57-58
  • 4.4.3 回归分析58-61
  • 4.4.4 稳健性检验61-63
  • 5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63-68
  • 5.1 基本结论63-64
  • 5.2 政策建议64-68
  • 6 研究不足和展望68-70
  • 6.1 研究不足68-69
  • 6.2 研究展望69-70
  • 参考文献70-74
  • 致谢74-75
  • 在读硕士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就7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仲继银;“基本的消防队”和战略性董事会[J];辽宁财税;2003年06期

2 贾品荣;参与文化:董事会治理核心[J];中国中小企业;2004年06期

3 谢永珍;董事会约束与企业信用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4年01期

4 谷蕴芳;提高董事会治理效率[J];经济与管理;2004年08期

5 崔学刚;董事会治理效率:成因与特征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J];财贸研究;2004年02期

6 李维安,张耀伟;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评价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5年01期

7 高学哲;高顺成;;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效率的实证研究[J];云南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8 魏云芳;;如何“大考”董事会[J];董事会;2006年12期

9 刘红霞;韩Z

本文编号:2735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2735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a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