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商业银行发行理财产品与股价崩盘风险

发布时间:2022-11-10 17:37
  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是金融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来源。近年来,理财业务的高速成长为商业银行累积了大量的风险,但无论是监管层、业界还是学界,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关注主要集中在理财产品驱动因素以及其对商业银行业绩的影响上,忽略了商业银行发行理财产品所引发的风险累积及其对资本市场稳定的潜在影响。因此,本文利用2006—2016年中国境内上市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数据,从股价崩盘的角度研究其对银行自身股价产生的影响。本文研究表明: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会带来自身股价崩盘风险,理财产品发行数量越大,其股价崩盘风险越大;监管压力和理财产品刚性会加剧股价崩盘风险的发生。基于此,本文建议:相关监管机构重点关注监管考核压力较大的商业银行,商业银行要做好投资者的教育工作,淡化预期收益概念,并落实理财产品信息披露制度,更多地发行"开放式净值型"理财产品。 

【文章页数】:15 页

【文章目录】:
一、 引 言
二、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1.股价崩盘的主要影响因素
    2.股价理财产品业务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
    3.银行理财产品业务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
    4.理财产品发行影响股价崩盘风险的机制探索
        (1)信息不对称效应:
        (2)期限错配效应:
三、 研究设计
    1.数据来源与样本
    2.变量选择与度量
        (1)被解释变量:
        (2)解释变量与控制变量:
    3.实证模型设定
        (1)理财产品发行对股票崩盘风险影响的检验模型。模型设定如下:
        (2)信息不对称机制与期限错配机制的分析模型。模型设定如下:
    4.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四、 实证结果与分析
    1.基准回归结果
        (1)商业银行不同监管压力下理财产品发行与崩盘风险。
        (2)商业银行发行不同刚性兑付程度的理财产品与崩盘风险。
    2.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行与崩盘风险的机制检验
        (1)信息不对称假说的验证。
        (2)流动性错配假说的验证。
    3.稳健性检验
        (1)哑变量crash作为股价崩盘风险度量。
        (2)使用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作为监管压力的代理变量。
        (3)使用保本比率作为刚性兑付的代理变量。
        (4)使用新的理财产品信息缺漏值作为信息不对称的代理变量。
        (5)使用理财产品流动性评级作为理财产品期限错配程度的代理变量。
五、 结论与建议
    1.研究结论
    2.对策建议
        (1)从监管机构的角度。
        (2)从商业银行的角度。
    3.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监管套利、信息透明度与银行的影子——基于中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业务的角度[J]. 刘莉亚,黄叶苨,周边.  经济学(季刊). 2019(03)
[2]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掩饰效应”和上市公司崩盘风险——来自中国股票市场的DID-PSM分析[J]. 田利辉,王可第.  管理世界. 2017(11)
[3]宗教传统影响股价崩盘风险吗?——基于“信息披露”和“管理自律”的双重视角[J]. 曾爱民,魏志华.  经济管理. 2017(11)
[4]母子公司统一审计与股价崩盘风险[J]. 张瑞君,徐鑫.  会计研究. 2017(09)
[5]并购商誉是否为股价崩盘的事前信号?——基于会计功能和金融安全视角[J]. 王文姣,傅超,傅代国.  财经研究. 2017(09)
[6]存款竞争、影子银行与银行系统风险——基于中国上市银行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J]. 郭晔,赵静.  金融研究. 2017(06)
[7]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股价崩盘风险——基于信息效应与声誉保险效应的路径分析[J]. 宋献中,胡珺,李四海.  金融研究. 2017(04)
[8]我国商业银行异化创新业务风险分析及监管建议[J]. 廖岷,郭晓夏.  国际金融研究. 2017(04)
[9]非保本理财业务的风险防范[J]. 俞挺.  中国金融. 2017(07)
[10]企业社会责任与股价崩盘风险:“价值利器”或“自利工具”?[J]. 权小锋,吴世农,尹洪英.  经济研究. 2015(11)

硕士论文
[1]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期限错配风险研究[D]. 王中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5
[2]我国股指期货基于权重股的“逼空”操纵模式分析[D]. 孙秀琳.复旦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7050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37050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9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