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终极控制人性质、金字塔控制与“利益输送”

发布时间:2022-12-06 18:03
  随着股改的完成,控股股东的法人股逐步解禁流通,其利益与上市公司股价的联系更加紧密,终极控制人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趋同的联盟效应将进一步增强。但是,在中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股权集中型公司治理模式下,终极控制人通过构建金字塔控制结构,以较少的现金投入获得了较多的控制权,使得终极控制人的控制权和现金流所有权发生分离,有足够的动机和能力谋取控制权私利。终极控制人的“利益输送”行为必将变得更加隐蔽,与股改前有显著变化。所以,只有当投资者清楚地了解上市公司的各大控股股东及其控股关系,并且追溯到最终控制人时,才能更好的分析上市公司的财务行为。以寻求解决终极控制人和其他中小投资者之间利益冲突问题的更好办法,从而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利益。 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关于终极控制人、金字塔控制结构和“利益输送”方面的研究成果,以代理理论为起点,构建金字塔控制结构下终极控制人“利益输送”的分析框架。再运用实证分析法,以我国上市公司2006年至2008年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重点研究终极控制人股权性质、金字塔控制结构、控制权和现金流所有权的分离三个因素与终极控制人的“利益输送”行为之间的关系。 实证结果表明...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思路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思路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金字塔控制结构的存在及其特征
    2.2 金字塔控制结构下的“利益输送”行为
    2.3 金字塔控制结构下“利益输送”行为的制约机制
    2.4 国内外研究文献的评论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分析
    3.1 概念界定
        3.1.1 终极控制人
        3.1.2 金字塔控制结构
        3.1.3 控制权与现金流所有权
        3.1.4 利益输送方式及度量
    3.2 理论基础
        3.2.1 委托代理理论
        3.2.2 两权分离理论
        3.2.3 成本收益理论
第四章 实证研究设计
    4.1 制度背景与现状描述
        4.1.1 我国资本市场的特征
        4.1.2 金字塔结构下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特征
        4.1.3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资金占用的描述
    4.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的提出
        4.2.1 终极控制人股权性质与其“利益输送”程度
        4.2.2 终极控制人股权属性与其“利益输送”方式
        4.2.3 金字塔控制层级与终极控制人“利益输送”行为
    4.3 研究设计
        4.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4.3.2 研究变量说明
        4.3.3 建立回归模型
第五章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
    5.2 相关性分析
    5.3 多元回归分析
        5.3.1 终极控制人性质与“利益输送”的显著性检验
        5.3.2 终极控制人两权分离度与“利益输送”的回归分析
    5.4 稳健性检验
第六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
        6.2.2 加强对中小投资者的法律保护
        6.2.3 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外部监控作用
        6.2.4 培养多元化投资主体,形成股权制衡
        6.2.5 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的建设
    6.3 不足与展望
        6.3.1 本文的不足之处
        6.3.2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金字塔结构、最终控制者性质与盈余操纵——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戴亦一,潘越.  经济管理. 2009(10)
[2]股权制衡与上市公司派现水平的联动关系研究[J]. 李婉丽,吕怀立.  管理学报. 2009(01)
[3]定向增发“盛宴”背后的利益输送:现象、理论根源与制度成因——基于驰宏锌锗的案例研究[J]. 朱红军,何贤杰,陈信元.  管理世界. 2008(06)
[4]监督,抑或共谋?——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价值的关系研究[J]. 刘星,刘伟.  会计研究. 2007(06)
[5]民营金字塔结构下控制性少数股东隧道效应研究——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韩志丽,杨淑娥,史浩江.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7(06)
[6]治理环境、政府干预与大股东利益输送[J]. 周中胜.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7(04)
[7]独立董事能否抑制大股东的“掏空”?[J]. 叶康涛,陆正飞,张志华.  经济研究. 2007(04)
[8]市场环境与控股股东“掏空”行为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罗党论,唐清泉.  会计研究. 2007(04)
[9]民营上市公司所有权安排与掏空行为——基于阳光集团的案例研究[J]. 吕长江,肖成民.  管理世界. 2006(10)
[10]隧道挖掘和公司治理[J]. 陈胜蓝.  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 2006(04)



本文编号:37113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37113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0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