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开放式基金对我国股市波动性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6-08-09 08:15

  本文关键词:开放式基金对我国股市波动性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西南财经大学》 2012年

开放式基金对我国股市波动性的影响研究

李妍宜  

【摘要】:在我国证券投资市场中,以开放式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发展迅速,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开放式基金在我国股市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强。然而,开放式基金在显示出转化储蓄资金、增加资本市场效率、改善证券市场投资者结构的同时,开放式基金的羊群效应、短视行为、巨额赎回、频繁进出股市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股票市场的稳定性。开放式基金的实际操作与预期所存在的偏差使得我们开始重新思考开放式基金对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如何正确认识开放式基金的系统因素及其对股票市场稳定性产生的负面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对促进开放式基金的发展完善非常必要。基于此,本文从开放式基金系统分析入手,以金融市场理论、投资组合理论、行为金融理论等现代金融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开放式基金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机理。本文主要进行以下七个方面的研究: 第一,本文对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开放式基金由于投资期限不固定,发行规模不限,交易方式灵活,投资策略随时变化等,相对于封闭式基金会对股票市场波动造成更大影响,所以本文将重点分析开放式基金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 第二,本文分析了开放式基金是由基金发起人、基金公司、基金托管人、基金经理、基金持有人、基金监管者等内部要素和经济周期、宏观经济政策、证券市场结构、投资者心理等外部环境因素所构成的一个运行系统,为第四章实证研究开放式基金要素对股票市场波动性影响的自变量选取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揭示了开放式基金各要素之间的契约本质,即基金公司与基金经理之间基于约束激励的雇佣及委托—代理关系,基金公司与基金投资者之间基于信任的委托—代理关系,基金公司与基金托管人之间的资金保管关系,基金监管者与基金发起人之间的基于信息的申请核准关系。 第三,本文对开放式基金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将开放式基金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不规范封闭式基金试点阶段(1992-1997年),第二阶段为规范封闭式基金阶段(1997-2001年),第三阶段为开放式基金试点阶段(2001-2003年),第四阶段为开放式基金大发展阶段(2003年至今)。发展阶段的划分为第三章基于开放式基金入市前后对股市波动性的实证分析中时间样本的选取提供理论依据。 第四,本文对开放式基金对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双面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其中,开放式基金稳定股票市场的正效应包括构建投资组合以降低市场风险,吸引闲置资金以扩大市场容量,改善市场结构以增强市场理性,推动市场国际化以促进市场规范;开放式基金稳定股票市场的负效应包括羊群效应,短视行为,反应不足与反应过度,赎回风险。分析表明开放式基金在发挥稳定股票市场作用的同时也存在加剧股票市场波动的效应。 第五,本文以开放式基金进入股票市场为界分为两个时间段1997-2001年和2002-2011年,对两个时间段股票市场波动性统计量(上证综合指数的收益率标准差)进行描述性分析比较,比较得出开放式基金进入股票市场后的收益率标准差大于开放式基金进入股票市场前的收益率标准差;并且运用GARCH(1,1)模型比较了开放式基金进入股市前后股市的波动性特征,结果显示开放式基金的加入对股市收益率条件方差的冲击增强,股市波动持续时间增强,平稳性降低。因此,不管从上证综合指数的波动性统计量(上证综合指数的收益率标准差)还是运用GARCH(1,1)模型对波动性特征的比较分析结果,都表明开放式基金进入股市加剧了股市波动性。 第六,以上的实证分析只是从宏观层面得出开放式基金加剧股票市场波动,接下来要从微观层面(即开放式基金各要素)分析各要素是否对股票市场波动造成影响以及影响程度。本文选取2011年底前成立的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为实证研究对象(开放式股票型基金对股票市场波动性影响更具有代表性),将上证综合指数季度波动率(股指季度单位标准差)作为股市波动性的代理指标设计为因变量,根据前面的系统分析找出开放式基金各要素的代理指标如进入股市资金流量变化率,持股比例,持股集中度,净赎回率,滞后一期波动率等设计为自变量(由于开放式基金每一季度公布统计数据,所以以上各指标数据均选取季度数据),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通过分析回归结果中各统计量数值,得出开放式基金入市资金流量变化率,持股比例,持股集中度,净赎回率和滞后一期波动率分别对股票市场波动性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第七,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得到四条研究启示,分别是:开放式基金定位不准;开放式基金投资同质化;开放式基金缺乏有效机制应对基金赎回风险;基金公司治理结构低效。基于研究启示,本文给出开放式基金加剧股市波动性的四条治理对策,即合理定位开放式基金;推进基金类型多元化,建立有效的基金经理激励机制;采取积极策略管理赎回风险;完善基金治理结构。从而有效抑制开放式基金对股市波动性的加剧效应。 在本文的研究中,存在一些创新点。首先,在一个较长的样本区间内,运用GARCH(1,1)模型实证检验了开放式基金进入股市究竟有没有加剧股市波动性,并对波动特性进行比较分析。其次,从系统分析的角度将开放式基金对股市的影响分解为基金要素对股市的影响。再次,合理地找到各要素的代理指标建立多因素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最后,从实证结果得出研究启示,在研究启示的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开放式基金治理对策。但是本文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笔者选取上证综合指数作为研究对象,虽然它能够较好的代表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市场的运行趋势与特征,但不能全面的代表整个股票市场的波动性,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加入更多具有代表性的指数如沪深300指数。其次,在对开放式基金对股市波动性影响机理的实证研究中,笔者只是对开放式基金的进入股市资金流量变化率、持股比例、持股集中度、净赎回率、滞后一期波动率等变量对股票价格波动性影响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导致模型对样本的拟合不是太好,说明这些变量不能全面代表开放式基金的投资行为,自变量需要进一步补充和验证。最后,本文只是研究了开放式基金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但是开放式基金与股市波动性之间存在一定的互动效应,所以本文的研究不够系统和全面。 总之,只有正确认识到开放式基金对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机理,才能提出准确实用的对策来抑制开放式基金对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加剧效应,开放式基金才能真正起到预期的稳定股票市场的作用。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832.51;F22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海峰;宋李;;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的实证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徐占东;王庆石;郭多祚;;开放式基金流动和股票市场收益率的关系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3 冯军;;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及内部治理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6年03期

4 宋冬林;毕子男;沈正阳;;机构投资者与市场波动性关系的研究——基于中国A股市场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7年03期

5 王蒋凤;吴群英;;基于GARCH族模型对中国股市波动的分析与预测[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34期

6 赵涛,郑祖玄;信息不对称与机构操纵——中国股市机构与散户的博弈分析[J];经济研究;2002年07期

7 李胜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行为与证券市场波动实证研究[J];经济纵横;2007年03期

8 张艳;;开放式基金对股价波动影响的实证分析[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7年02期

9 张慧莲;;证券投资基金和保险资金对股票市场影响的实证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年01期

10 祁斌;黄明;陈卓思;;机构投资者与市场有效性[J];金融研究;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君萍;方立峰;王强;;农业财政支出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0期

2 张文红;;贵州农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作用的实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2期

3 朱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经济发展影响因素计量实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1期

4 李成友;杨红;刘春宇;;不同区域间棉花期货价格发现功能对比分析——以新疆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2期

5 秦国伟;刘利敏;;中部崛起的产业选择视角探究——安徽经济发展促进因素的实证分析[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韩梅;;浅析我国证券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现状[J];北方经济;2007年10期

7 刘造林;李姗;刘寅喆;;我国货币政策对房地产投资影响的实证分析[J];北方经济;2008年12期

8 时维阔;张坤;;我国房价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北方经济;2009年24期

9 朱嘉晨;;我国机构投资者对股市稳定性的影响及其成因[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03期

10 柯剑;王纪平;;基金重仓持股与上市公司内在价值的相关性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鹏;韩松;;不对称信息条件下资本市场监管的两种模式[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陈楚鹏;;贵州旅游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研究[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陈志光;梅洪常;;民用汽车拥有量的预测模型——基于重庆市民用汽车拥有量的实证分析[A];中国企业运筹学[2011(1)][C];2011年

4 李向东;;我国农村寿险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A];山东省保险学会2010年“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保险强省建设”征文颁奖仪式暨保险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11年

5 韩李阳;;日照市人身保险市场需求实证研究[A];山东省保险学会2010年“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保险强省建设”征文颁奖仪式暨保险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11年

6 黄川;;山东省小额保险需求及可行性实证分析[A];山东省保险学会2010年“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保险强省建设”征文颁奖仪式暨保险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11年

7 唐松莲;袁春生;;监督还是攫取:机构投资者治理角色的识别研究——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8 张雄;张安录;;关于征地后农村农民基本福利状况的探讨[A];生态文明中的土地问题研究[C];2008年

9 靳涛;;“房屋银行”关门的经济学思索[A];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授牌仪式暨“转轨时期中国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侯宇;叶冬艳;;机构投资者、知情人交易和市场效率——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实证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入芳;开放式基金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机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2 于建科;中国基金家族旗下基金非独立性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陈丽娟;中国开放式基金组合的市场风险度量[D];东华大学;2011年

4 杜瑞;机构投资者持股特征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5 熊名奇;中国股票市场过度波动及其稳定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赵萌;证券投资基金的策略性交易行为与股价波动[D];暨南大学;2011年

7 林大庞;股权激励的公司治理效应:基于盈余管理与公司业绩视角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8 吴昊旻;产品市场竞争与异质性风险:理论模型和实证[D];暨南大学;2011年

9 贾广余;我国出口信用保险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王学明;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文娇;中国金属期货市场羊群行为的实证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艳丽;中国经济开放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青;两岸贸易对两岸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霍徐强;湖南省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危文婷;我国股指期货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伍兆华;基于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规范的探讨[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杨生;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知情交易与市场操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维维;开放式基金流动与股票收益及波动的关联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9 张侠;好望角型船舶运输市场分析及经营对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10 郭春艳;股指期货对ETF的套期保值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鹏;机构投资者“稳定性”功能质疑[J];财金贸易;2000年09期

2 谢赤;禹湘;周晖;;证券投资基金惯性反转投资行为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06年10期

3 向锐;李琪琦;;中国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实证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06年01期

4 吴福龙;曾勇;唐小我;;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羊群行为对股价的影响[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5 刘沛;金融稳定的宏微观理论分析[J];南方金融;2005年05期

6 胡援成;中国资本流动与金融稳定关系的实证研究[J];广东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7 黄涛;;论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与股票市场稳定机制建设[J];区域金融研究;2009年01期

8 张羽,李黎;证券投资基金交易行为及其对股价的影响[J];管理科学;2005年04期

9 谢赤;禹湘;储慧斌;;基于TGARCH模型的证券投资惯性反向交易策略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2007年03期

10 方军雄;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绩效的实证研究[J];经济科学;2002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明;万玲;丁益永;乔跃林;;前景广阔的开放式基金[J];企业导报;2002年08期

2 张传明;;开放式基金的风险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07年66期

3 俞礼尧;深入认识开放式基金[J];现代金融;2002年12期

4 蒋芙沙;浅谈我国开放式基金的发展趋势[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5 王丽英;走出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的认识误区[J];财金贸易;1998年07期

6 陆琪;;开放式基金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J];国际金融;2002年01期

7 张健;我国应积极进行开放式基金的试点[J];国际商务研究;1998年06期

8 孙东川,刘平山;开放式基金——投资基金的主潮流[J];企业经济;2001年05期

9 ;市场的选择[J];武汉金融;2001年09期

10 冯颖;华安加紧筹备开放式基金[J];上海综合经济;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晓颖;林非园;张新武;刘凤祥;;第十四章 开放式基金评价及问题[A];新世纪社会经济变革与理性思考——WTO游戏规则对行为导向价值观念的渗透与影响[C];2002年

2 朱晓颖;林非园;张新武;刘凤祥;;第十五章 开放式基金运作对策[A];新世纪社会经济变革与理性思考——WTO游戏规则对行为导向价值观念的渗透与影响[C];2002年

3 朱晓颖;林非园;张新武;刘凤祥;;第十二章 开放式基金运作理论[A];新世纪社会经济变革与理性思考——WTO游戏规则对行为导向价值观念的渗透与影响[C];2002年

4 魏小波;吴润衡;;对我国股票型开放式基金收益率波动性的一点浅析[A];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进展——2010(13)卷[C];2010年

5 肖继辉;彭文平;;我国基金行业存在锦标赛效应吗?——来自开放式基金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刘志伟;雷秋惠;王未卿;刘鹤;;关于开放式基金的思考[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7 樊鸿雁;;论开放式基金的风险及法律防范[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8 宋光辉;郭文伟;;基于DEA的中国开放式基金运营效率的实证分析[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Ⅰ)[C];2008年

9 李晓梅;刘志新;;基于同群效应的基金经理投资决策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陆文山;卢文道;;证券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法律问题研究[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立峰;[N];证券时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徐国杰;[N];中国证券报;2006年

3 刘瑛;[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4 银河证券 王群航;[N];经济参考报;2007年

5 高和平;[N];华夏时报;2008年

6 顾海萍;[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6年

7 记者  尤成勇 通讯员  丁干 江鸥;[N];温州日报;2006年

8 何训高;[N];江苏经济报;2001年

9 陈宪;[N];中国商报;2000年

10 本报记者  家路美;[N];证券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入芳;开放式基金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机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2 王品;开放式基金费用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孙思;中国股票型开放式基金流动性价值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4 徐占东;开放式基金业绩评价和投资风格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5 赖叔懿;中国股票型开放式基金绩效综合评价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6 李文;金融体系中的开放式基金[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7 盛军锋;开放式基金的协调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8 王霞;开放式基金费率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9 袁良胜;开放式基金对中国股市波动性及周期性影响的实证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10 虞红霞;中国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琪;开放式基金登记结算系统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2 何望;论我国开放式基金的制度环境[D];浙江大学;2001年

3 王晋;我国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4 张立芳;我国开放式基金绩效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5 易望霞;我国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乔林;开放式基金羊群行为的实证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7 孔宪平;我国开放式基金投资者择时能力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梁亮;我国开放式基金业绩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9 雷文龙;开放式基金风格变异对资金流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10 唐岩;开放式基金在中国的发展策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本文关键词:开放式基金对我国股市波动性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893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893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e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