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新经济论文 >

苏南、苏中、苏北教育现代化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6-10-10 19:07

  本文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构及其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南京师范大学》 2008年

苏南、苏中、苏北教育现代化的比较研究

吉顺育  

【摘要】: 教育现代化是在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教育改革和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命题。它在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中都会被关注,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也是现代教育理论研究的新视角。 当前,世界各国不仅重视教育现代化建设,还特别注意对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教育现代化比较研究。通过对不同区域间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比较研究,能使我们进一步了解、认识发达地区的优势和特色,使我们比较客观全面地认识落后地区教育的差距和发展趋势。促使落后地区看清自己的不足和落后之处,增强其向发达地区学习成功经验、有效方法的主动性和迫切性,以改进和优化落后地区教育工作。同时,区域教育现代化发展现状考查数据与研究结论也为教育政策制定者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江苏苏南、苏中、苏北经济发展存在着不平衡,对教育的投入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那么,三个区域的教育现代化程度是否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呢?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这需依靠科学测评手段,翔实的数据来说明。 本研究以江苏教育现代化作为研究对象,提出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与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适合本研究的调查问卷,以问卷调查作为主要的研究方法,运用spss为统计工具,比较苏南、苏中、苏北基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状况。在比较的基础上提出江苏教育和谐发展的建议。 本研究对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发展具有参考意义和史料价值。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1.准确评估各地区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进程,引导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方向;2.为我省教育现代化决策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为教育现代化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3.同时推进教育现代化评估体系自身的构建。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527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8
  • 前言8-10
  • 研究的背景8
  •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8-9
  • 本研究的特点和创新之处9-10
  • 第一章 教育现代化概观10-25
  • 第一节 现代化理论概观10-13
  • 一、经典现代化理论10-11
  • 二、后现代化理论11-12
  • 三、第二次现代化理论12
  • 四、对现代化的解读12-13
  • 第二节 教育现代化13-21
  • 一、教育现代化的涵义13-15
  • 二、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15-16
  • 三、我国教育现代化的目标16-17
  • 四、从教育技术学的视野探悉教育现代化17-21
  • 第三节 江苏教育现代化状况21-25
  • 第二章 教育现代化测评指标体系构建25-36
  • 第一节 国际上教育现代化测评发展状况25-28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现代化测评指标体系的研究28-29
  • 第三节 本研究所采用的测评指标体系构建29-36
  • 一、教育思想观念30-31
  • 二、办学条件31
  • 三、教学内容31-32
  • 四、师资水平32-33
  • 五、教育管理33-36
  • 第三章 江苏教育现代化测评方案36-45
  • 一、调查目的和内容36
  • 二、调查的对象36
  • 三、考虑数据统计和分析是否易于操作36-37
  • 四、问题数量、内在的逻辑化和规范37-45
  • 第四章 苏南、苏中、苏北教育现代化分析、比较45-95
  • 第一节 背景信息统计数据一览45-49
  • 一、学历分布45-47
  • 二、职称分布47-48
  • 三、是否为教育现代化示范学校48-49
  • 第二节 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比较分析49-58
  • 一、对“素质教育”的看法49-51
  • 二、您认为让学生掌握哪部分知识是最重要的51-52
  • 三、所推崇的教学理念在实际的实施中会遇到阻碍吗52
  • 四、课堂管理52-54
  • 五、对师生关系的认识54-55
  • 六、对于考试的认识55-56
  • 七、教育方式的选取56-57
  • 八、对“校本”理念的认识57-58
  • 第三节 办学条件的现代化比较分析58-66
  • 一、课堂中经常使用的教学媒体58-59
  • 二、是否有校园网59-60
  • 三、学校是否有自己的主页,教师对学校的主页的看法60-61
  • 四、各类媒体资源拥有、使用情况61-62
  • 五、专门从事教育技术相关支持服务的人员的情况62-64
  • 六、图书馆建设情况64-66
  • 第四节 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比较分析66-69
  • 一、备课时经常使用哪些教学资源66-67
  • 二、是否是新课标教材67-68
  • 三、教材内容的新颖程度68-69
  • 第五节 师资水平的现代化比较分析69-83
  • 一、现代教育媒体的使用情况69-71
  • 二、课件的制作、应用情况71-72
  • 三、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72-73
  • 四、师生交流情况73-74
  • 五、处理课堂违纪的策略74-75
  • 六、平时对班里的学生关注情况75-77
  • 七、对现代教育概念的认知度77-80
  • 八、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80-81
  • 九、自我意识81-83
  • 第六节 教育管理的现代化83-95
  • 一、多媒体教室使用情况83-84
  • 二、教育经费管理问题84-86
  • 三、教师之间的协作情况86-88
  • 四、校领导在行政管理中的民主意识88-90
  • 五、教师工作中压力体验90-95
  • 第五章 江苏教育和谐发展的建议95-106
  • 第一节 江苏省区域教育现代化分析95-102
  • 一、苏北地区教育现代化的历程与现状96-98
  • 二、苏中地区教育现代化历程与现状98-100
  • 三、苏南地区教育现代化的历程与现状100-102
  • 第二节 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发展建议102-104
  • 第三节 教育现代化,,没有结言的时代命题104-106
  • 参考文献106-108
  • 附录1: 《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108-112
  • 附录2: 《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实施纲要》112-119
  • 致谢119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旭东;西方民族主义与教育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11期

    2 朱旭东;教育现代化的几个理论问题初探[J];比较教育研究;1998年02期

    3 寒笙;2020年初步实现教育现代化[J];班主任;2005年09期

    4 郝德永;试论教育观念现代化——兼谈教育观念的偏狭、扭曲及转换[J];东北师大学报;1997年04期

    5 李洪莹;教育技术的发展对教育现代化的影响[J];电化教育研究;1999年06期

    6 杨改学;;从教育现代化视域看现代教育技术的功能与作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7 蒋满元;;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区域特征及其实施策略探讨[J];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8 谢锦霞;国家利益:教育现代化的根本动力[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9 李屏;传统文化、国民性及现代教育[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10 江海燕;;关于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J];广东教育;1999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邬志辉;从教育现代化到教育全球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王列盈;论“中体西用”观对中国早期教育现代化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3 兰国良;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构及其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4 邱白莉;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国菊;;工商管理教育的昨天与今天[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2 黄国菊;EMBA教育中CBE模式的借鉴[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3 黄育芳;九十年代以来教育现代化理论研究述评[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4 沈夏威;信息化与成人教育管理[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5 刘杏端,渠晓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6 何世远;教育观念和教育管理的现代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7 阮成武;;中国教师现代化的路径选择[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许晓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思考[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9 朱砚;;在基础教育改革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06期

    10 钟祖荣;;首都教育现代化背景下教师培训的思考[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泰峰;;影响非洲现代化的因素浅析[A];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丛书第二辑——非洲变革与发展[C];2002年

    2 潘懋元;陈兴德;;依附、借鉴、创新?——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之路[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国际视野中的教育与人类发展”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3 葛新斌;;农村教育投入体制变迁30年:回顾与前瞻[A];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朱鹏;;澳门现代教育发展三十年[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5 张羽琼;;教育反贫困:黔东北武陵山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选择[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柯文静;;近年来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评述[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武玉婷;;从国际比较看如何完善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体制[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王玉强;刘法伦;;整合信息技术 构建数字课堂[A];“网络时代的远程开放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张羽琼;;西部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以贵州民族地区为重点[A];现代化的特征与前途——第九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施杨;童举希;;面向教育现代化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模式探析——以江苏省苏州市为例[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晓红;教育代价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文海;壬戌学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孙鹏;中国大都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萌;示范性高中办学国际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阎乃胜;杜亚泉与中国近代科学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赖秀龙;区域性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的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宫丽艳;天津市塘沽区域教育政策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方新文;对话德育论[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曲丽涛;当代中国公民意识发育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啸;湘中南地区农村初中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黄襄宁;葫芦岛市义务教育不均衡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马文姬;云南省县域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4 施蕾;现代性的漂浮[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潘慧玲;内蒙古阿拉善盟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曲乐;我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7 平云艳;梁启超近代女性人格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尹红霞;人的现代化视阈下当代大学生道德责任教育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张小丽;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问题与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王桂莲;论珠海市教育现代化的挑战与对策[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S·拉姆勒,夏惠贤;二十一世纪的全球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1993年03期

    2 强海燕,赵琳;加拿大第二语言浸入式教学及其在我国的借鉴[J];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04期

    3 朱旭东,蒋贞蕾;国家发展与教育发展模式探讨——教育现代化的视角[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1期

    4 郑崧;教育世俗化与民族国家[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11期

    5 曾晓洁;美国的“择校制度”与基础教育改革[J];比较教育研究;1997年06期

    6 刘朝晖,扈中平;对西方教育现代化历程的回顾与思考[J];比较教育研究;1998年05期

    7 李守福;从教育现代化和文化传统关系的视角反思我国教育发展的进程[J];比较教育研究;1998年05期

    8 项贤明;教育:全球化、本土化与本土生长——从比较教育学的角度观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9 贾小叶;“中体西用”论不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10 杨益茂;洋务运动时期的新式教育[J];北京社会科学;1996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华;美国教育标准的新界定[J];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04期

    2 谢维和;我国应该建立自己的教育标准[J];教育研究;2001年11期

    3 朱文芳;;俄罗斯《国家数学教育标准》的特征及其借鉴价值[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09期

    4 诸惠芳;美国2000年国家教育标准和新课程计划[J];课程.教材.教法;1994年11期

    5 李健伟;美国和俄罗斯的教育标准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1996年03期

    6 魏舟静;柏毅;;美国《下一代科学教育标准》的转变[J];文教资料;2013年09期

    7 高欣;叶赋桂;赵伟;;俄罗斯关于普通教育标准的争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8 党乐群;;教育的困惑和困惑的摆脱[J];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89年S1期

    9 乔思;美国制订中小学艺术教育标准[J];课程.教材.教法;1994年07期

    10 李晓汝;;国际理解视野下的教师教育探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0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志敏;;充分发挥影视作品的教育功能[A];横店·全国中小学生影视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曹杰;;充足教育的成本分析——美国的经验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茂;[N];中国教师报;2007年

    2 杨舒怡;[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3 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博士 徐冬青;[N];东方早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朱又可 实习生 盛佳婉;[N];南方周末;2010年

    5 中国海洋大学教育系 胡乐乐;[N];中国教育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师 琰;[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7 记者 宗河;[N];中国教育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陈璐 编译;[N];中国文化报;2011年

    9 肖纲领;[N];科技日报;2013年

    10 湖北省赤壁市教育局局长 徐德福;[N];中国教师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胡韵;军队院校护理学专业教育标准的研究与构建[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2 蔡中宏;论教育与社会发展[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周翠萍;我国政府购买教育服务的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振中;论教育身份[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乐毅;学校评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方钧君;基于教育券思想的政府投资幼儿教育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伟红;反思与超越:世纪之交教育批评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2 白健;美国南达科塔州高中“健康教育标准”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3 刘中华;生命教育中心在英国生命教育中的作用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罗婉文;开放教育述评[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5 高玉洁;俄罗斯《普通教育国家教育标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高晓伟;长春市中小学科技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贺丹;初中财商教育的实践探索[D];重庆师范大学;2013年

    8 王红梅;美国小学健康教育教材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9 虞培雯;在小学中年级信息科技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喜军;美国教育问责制探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构及其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65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tj/1365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4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