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交通经济论文 >

我国高速铁路对沿线城市集聚经济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1 12:05

  本文关键词:我国高速铁路对沿线城市集聚经济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高速铁路是人类在客运技术发展方面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之一,它作为当代科技集成创新的一项重要成就,在世界铁路运输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高速铁路改变了中国的交通格局,对区域空间结构、生产要素流动、经济活动联系等产生重要影响。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使沿线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空间形态受到重大的影响,高速铁路对经济的集聚和扩散效应也逐渐受到人们重视。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探究中国高速铁路对沿线城市经济所产生的集聚或扩散效应,对优化高速铁路发展战略、加强城市间经济联系、促进区域空间结构优化和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理论分析方面,本文就高速铁路对城市集聚经济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构建了高速铁路的城市经济集聚与扩散效应分析框架。高速铁路可以提高沿线城市的可达性,并通过时空压缩机制作用于时间、空间和心理三个维度,影响人们出行方式的选择和城市经济活动,在区位叠加机制和城市经济场的作用之下,影响城市间的相互作用,进而影响要素的集聚租金,而对要素集聚租金的追求促使要素在城市间的流动,进而促使了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城市专业化和多样化及空间溢出效应的出现,提高经济效率,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最终促使了经济的集聚。因此,本文最终确定的高速铁路对城市集聚经济的作用机理为“高速铁路引起可达性变化,可达性变化引起集聚租金变化,集聚租金变化引起城市经济与空间集聚的变化”。在实证研究方面,本文通过构建DID(difference in differences)估计模型,计量出高铁对城市集聚经济所产生的影响,并对实证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在实证分析过程中,本文从全国层面以及东、中、西部各地区层面,分别以第三产业区位熵、经济密度、就业密度和市场潜能四个指标作为集聚经济指数,估计出高铁对其沿线城市集聚经济影响的程度。结果显示高速铁路对东、中、西部地区城市集聚经济的作用不同,其中对西部地区城市集聚经济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表明高铁发展有利于我国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区域内的经济差异化水平。最后,本文以郑州市为例对高速铁路的经济集聚效应进行分析。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包括三个个方面:(1)高速铁路可以改善城市可达性是其影响城市集聚经济的前提;(2)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城市集聚经济的水平存在明显的梯度差异,高速铁路的开通有利于经济集聚梯度效应的实现,从而推进区城经济协调发展;(3)我国高速铁路促进经济向西部地区集聚,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平衡。最后,结合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高速铁路 城市可达性 集聚经济 集聚效应 扩散效应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532;F299.2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7
  • ABSTRACT7-12
  • 1 绪论12-20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12-14
  • 1.1.1 研究背景12-13
  • 1.1.2 研究问题13-14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14-15
  • 1.2.1 研究目标14
  • 1.2.2 研究意义14-15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15-18
  • 1.3.1 内容安排16
  • 1.3.2 研究思路16-18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18-20
  • 1.4.1 研究方法18-19
  • 1.4.2 创新之处19-20
  • 2 文献综述20-31
  • 2.1 集聚经济的相关理论研究20-26
  • 2.1.1 集聚经济的界定20-22
  • 2.1.2 集聚经济的理论基础22-24
  • 2.1.3 集聚经济的识别与估计24-26
  • 2.2 高速铁路与经济发展相关研究26-30
  • 2.2.1 高速铁路与区域经济增长26-27
  • 2.2.2 高速铁路与可达性变化27-28
  • 2.2.3 高速铁路与产业集聚及扩散28-29
  • 2.2.4 高速铁路与城市集聚经济29-30
  • 2.3 小结30-31
  • 3 高速铁路对城市集聚经济的作用机制31-38
  • 3.1 高速铁路对城市集聚经济影响的内在机理31-34
  • 3.1.1 高速铁路引起可达性变化31-32
  • 3.1.2 可达性变化引起集聚租金变化32-33
  • 3.1.3 集聚租金变化引起城市经济与空间集聚变化33-34
  • 3.2 高速铁路的城市经济集聚与扩散效应分析框架34-38
  • 3.2.1 高速铁路的产业集聚效应36-37
  • 3.2.2 高速铁路的产业扩散效应37-38
  • 4 高铁对城市集聚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38-64
  • 4.1 模型的构建38-39
  • 4.2 变量的设定39-45
  • 4.2.1 经济集聚指数40-42
  • 4.2.2 可达性指数42-45
  • 4.2.3 其他控制变量45
  • 4.3 控制组的选择45-46
  • 4.4 数据的来源及描述46-50
  • 4.4.1 数据来源46
  • 4.4.2 数据描述46-50
  • 4.5 实证结果分析50-62
  • 4.5.1 以第三产业区位熵为集聚指数的实证结果分析51-53
  • 4.5.2 以经济密度为集聚指数的实证结果分析53-55
  • 4.5.3 以就业密度为集聚指数的实证结果分析55-57
  • 4.5.4 以市场潜能为集聚指数的实证结果分析57-60
  • 4.5.5 实证结果的稳健性检验60-62
  • 4.6 小结62-64
  • 5 城市集聚经济中的高铁效应分析——以郑州市为例64-70
  • 5.1 郑州高铁的基本概况64-65
  • 5.2 郑州经济的发展格局65-66
  • 5.3 郑州市集聚经济中的高铁效应66-70
  • 5.3.1 高铁与郑州市集聚经济的关系分析66-67
  • 5.3.2 高铁促进郑州经济集聚的原因分析67-70
  • 6 结论与建议70-73
  • 6.1 研究结论70-71
  • 6.2 相关建议71-73
  • 参考文献73-77
  • 作者简历77-79
  • 学位论文数据集7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臧元峰;孙久文;;日本集聚经济与都市发展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12期

2 颜燕;贺灿飞;刘涛;满燕云;;工业用地价格竞争、集聚经济与企业区位选择——基于中国地级市企业微观数据的经验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4年03期

3 赵莹,翁一峰,高t

本文编号:2596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2596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c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