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旅游产业集聚背景下遗产区土地格局演变及机理——以龙门石窟为例

发布时间:2017-10-10 11:01

  本文关键词:旅游产业集聚背景下遗产区土地格局演变及机理——以龙门石窟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产业集聚 遗产旅游区 土地利用 龙门石窟


【摘要】:综合运用土地利用指数模型、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对龙门石窟遗产旅游地1998—2014年土地利用格局演化及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旅游产业要素集聚带动遗产地用地面积和开发强度快速增加,农用及居民社会用地不断转化为游赏、商服、林草用地,呈现"一扩二减三增"的特征。2遗产旅游用地呈圈层式外扩,但各地类空间格局分异明显。3用地类型变化呈现典型的旅游导向,农用地非农化,生态功能强化,商务用地比例增加,文化观光型向综合度假型演变态势明显。4地理环境、城市发展、政府行为、资源禀赋等综合驱动导致了其用地格局的空间演化,并呈现"缓慢发展—快速扩张—转型升级"的阶段性演化。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环境规划学院;中原经济区智慧旅游协同创新中心;郑州旅游职业学院;
【关键词】产业集聚 遗产旅游区 土地利用 龙门石窟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BJY130) 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三重”重大项目(2014-SZZD-16) 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142400410607) 中原经济区智慧旅游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开放课题(2015-ZHLV-010)
【分类号】:F592.7
【正文快照】: 在旅游地发展过程中,旅游产业要素以产业链为纽带,在一定地域空间内组合、集聚,并表现出综合、动态的经济和社会效应。随着旅游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型,旅游产业的集聚效应日趋明显,带动区域用地和景观格局的快速演化[1-2]。世界遗产地以其无法取代的社会文化价值、科学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勇;;中国旅游产业区域聚集程度变动趋势的实证研究[J];旅游学刊;2010年10期

2 潘运伟;杨明;刘海龙;;濒危世界遗产威胁因素分析与中国世界遗产保护对策[J];人文地理;201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凯;易静;;区域旅游产业集聚与绩效的关系研究——基于中国31个省区的实证[J];地理科学进展;2013年03期

2 高成;刘庆友;;南京玄武湖景区旅游产业集群实证研究[J];旅游论坛;2013年03期

3 方叶林;黄震方;王坤;蔡碧凡;;不同时空尺度下中国旅游业发展格局演化[J];地理科学;2014年09期

4 邸明慧;郑凡;徐宁;张伟;王然;;河北省环京津贫困县旅游扶贫适宜模式选择[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5年03期

5 胡静;程露萍;周密;;高铁对湖北省旅游产业集聚水平的影响[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6 马锦清;周勇;;基于转移升级的区域产业变动内涵和未来理想格局[J];宁夏社会科学;2012年03期

7 郑立民;陈阳;逯进;;青岛市产业集聚与优势产业的实证分析[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翟倩倩;周惠民;逯进;;房地产业集聚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基于山东省的实证分析[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9 FANG Yelin;HUANG Zhenfang;WANG Kun;CAI Bifan;;Spatial Pattern of Chinese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Its Mechanism Based on Different Spatial-temporal Scales:Taking the Panel Data of China Mainland(1996-2010) for Example[J];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2015年02期

10 郭悦;钟廷勇;安烨;;产业集聚对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中国旅游业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旅游学刊;2015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瑶亭;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韩立宁;入境外国旅游规模差异及原因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史春云,张捷,沈正平,钟静;区域旅游竞合研究进展[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年05期

2 阮仪三;李红艳;;原真性视角下的中国建筑遗产保护[J];华中建筑;2008年04期

3 冯卫红;;旅游产业集群判定和识别探讨[J];经济问题;2008年02期

4 罗勇,曹丽莉;中国制造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5年08期

5 任忠英;;世界遗产遭受威胁和破坏因素分析[J];理论导刊;2008年01期

6 张梦;;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以大九寨国际旅游区为例[J];旅游学刊;2006年02期

7 张俐俐;曲波;杨莹;;酒店业竞争力提升的新途径:集群发展[J];旅游学刊;2006年04期

8 胡芬;袁俊;;区域旅游产业生态集群的内在机理与培育策略[J];世界地理研究;2006年02期

9 李经龙;郑淑婧;;中国品牌旅游资源空间布局研究[J];资源科学;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庆媛;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演化浅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年02期

2 方华荣;我国现有土地利用现状[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2000年03期

3 欧建华;土地利用和合理利用土地[J];石河子科技;2001年01期

4 张长义,蔡博文;台湾土地利用变迁及其永续发展之研究[J];地球信息科学;2002年01期

5 樊杰,吕昕;简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的核心领域——土地利用变化[J];地学前缘;2002年04期

6 何英彬,陈佑启;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综述[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4年02期

7 陈立民;海河流域山西省段土地利用变化研究[J];山西建筑;2004年23期

8 黄晓军;李诚固;黄馨;;新时期我国土地利用区域调控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年06期

9 武广平;李永平;;都市地区土地利用的特点分析[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10 蔡邦成;陆根法;陈小骏;;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在南京市土地利用评价中的运用[J];环境保护科学;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俊奇;;序言[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18:土地生态学——生态文明的机遇与挑战[C];2008年

2 李琪;王秋兵;刘扬;王洪禄;;中国土地利用中的农耕文化因素影响机制分析[A];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王佳;;有关土地利用伦理问题的理性思考[A];创新发展——河南省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9年

4 于术桐;黄贤金;程绪水;姜永生;田忠志;;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水质响应研究进展[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胡波;;土地利用现状挂图编制[A];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四次学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6 唐秀美;陈百明;路庆斌;宋伟;;北京市土地利用生态分类方法初探[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7 龙花楼;;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新视角——土地利用转型[A];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8 董建美;;从内外两个途径来保护耕地[A];2004年中国科协年会3分会场论文摘要集[C];2004年

9 武广平;李永平;;都市地区土地利用的特点分析[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层论坛专辑[C];2006年

10 王亚男;马春华;;天津市土地利用与交通关系初探[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华丽;土地利用需合理[N];新农村商报;2014年

2 南京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 张颖 王群 王万茂;树立土地利用立体观[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3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师、博士 杨遴杰;强化土地调控 统筹土地利用[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4 记者 丁洪美;土地利用每年造成10亿吨碳排放[N];中国绿色时报;2009年

5 周永恒;土地利用总规通过市级评审[N];六盘水日报;2011年

6 记者 陈岩 通讯员 胡志喜;土地利用绩效有了统一评判标准[N];湖北日报;2011年

7 本报驻江苏记者站记者 杨应奇;警惕土地利用中的“闯黄灯”现象[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冯培丽 通讯员 贺楚华 臧翊 邓凡;打破土地利用“先违法后治理”怪圈[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9 记者 陈诗圆;提升土地利用和管理水平 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保障[N];钦州日报;2013年

10 首席记者 杨应奇 通讯员 薛建;土地利用的“3D”时代[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桂芳;黄河中下游过渡区近20年来县域土地利用变化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2 曹敏;长江口北岸土地利用动态演化模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3 于开芹;泰安市区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效应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4 陈峰云;湖北省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对自然环境要素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5 王磊;土地利用变化的多尺度模拟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6 孔祥斌;华北集约化农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可持续评价[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7 谭永忠;县级尺度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及空间格局变化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8 余振国;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及其经济学分析[D];浙江大学;2005年

9 丁菡;中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机制与预测模型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周忠学;陕北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及效应评价[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旭;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及其应用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2 宋颜颜;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的社会经济效应分析[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3 古亚娟;晋中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4 杨丰;基于CLUE-S模型的岔口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模拟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5 庹玉莲;快速城镇化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6 刘琳;天津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梯度分析及区域生态风险评价[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7 蒋狄微;宁波市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变化分析和预测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8 江淑芳;朝鲜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NPP遥感估算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9 李帅;宁夏黄河流域气候与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径流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10 李储强;海宁市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城镇化的耦合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0059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0059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a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