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黄果树智慧景区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8 18:03

  本文关键词:黄果树智慧景区建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科技发展,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得到了革命性的发展,旅游业是我国重点发展产业之一,是信息密集型产业,融合了多种科学技术手段,从而衍生出智慧旅游这一产物,并在旅游行业中不断扩大其影响力,成为旅游业的一场革命,对旅游业的经营管理都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为此,研究智慧旅游是改善旅游行业一大革新。贵州省位于我国西南部,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在我国大力支持旅游业发展的国情背景下,推动了贵州省发挥自身旅游优势发展旅游。黄果树景区作为贵州省旅游的“金字招牌”,更是有必要率先植入信息化的大脑,运用新技术,建设智慧景区,发展智慧旅游,引领贵州新旅游,在智慧旅游建设和运用上领跑西部。本文以智慧旅游相关理论为基础,分析整合与智慧旅游相关的资料与文献,研究目前国内外发展智慧旅游的基本情况,在研究的过程中结合黄果树景区的具体情况,分析建设智慧景区及存在的各种问题,在这基础上对黄果树景区如何整合现有资源进行分析,提出建设黄果树智慧景区的对策,为构建黄果树智慧景区提供理论支撑。与此同时,也能为其他景区大力发展智慧旅游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结合理论与实践进行分析研究,进而推进整个贵州的旅游发展。本文主要分为七章,主要对研究背景及意义等进行阐述,并结合研究需要对研究方法进行确定,对目前的研究成果进行整合,在这基础上构建整个研究框架。通过对智慧旅游、智慧景区发展的概念进行分析,对智慧景区的框架体系及特征进行研究,使用系统论作为理论支撑。除了理论上的整合与分析之外,在该部分还对技术支持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要发展智慧旅游离不开四方面的技术支持,即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移动通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国内景区智慧旅游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重点分析国内知名智慧旅游景区(九寨沟、黄山、武夷山)的智慧景区建设情况,结合这几个智慧景区的成功案例,为黄果树建设智慧景区提供理论基础和启示。介绍黄果树景区的概况,以及对黄果树建设智慧景区的环境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黄果树智慧景区的建设现状,指出智慧景区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智慧景区现状及问题的分析,借鉴其他成功智慧景区的经验并结合景区自身情况,提出黄果树智慧景区建设的对策。最后是本研究的结论与展望,简述本项研究的结论与贡献,并提出论文存在的局限性和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建设黄果树智慧景区,对于提升景区个性化服务水平,提高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提升整个贵州省旅游业发展水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智慧景区 智慧旅游 贵州省 黄果树景区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592.7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0
  • 第1章 绪论10-18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0-13
  • 1.1.1 选题背景10-12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2-13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3-15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3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3-15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15-16
  • 1.3.1 本文的研究内容15-16
  • 1.3.2 主要研究方法16
  • 1.4 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16-18
  •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及相关理论18-26
  • 2.1 智慧景区的基本理论概述18-20
  • 2.1.1 智慧旅游18-19
  • 2.1.2 智慧景区19-20
  • 2.3 支撑理论20-21
  • 2.4 技术支撑21-26
  • 2.4.1 物联网技术21-22
  • 2.4.2 云计算技术22-23
  • 2.4.3 移动通讯技术23
  • 2.4.4 人工智能技术23-26
  • 第3章 国内智慧景区建设案例分析26-30
  • 3.1 “智慧九寨”建设现状26-27
  • 3.1.1 结合高科技产品进行智慧化管理26
  • 3.1.2 使用大数据分析,达到智能化的服务26-27
  • 3.2 “智慧黄山”建设现状27-28
  • 3.2.1 建立景区物联网27
  • 3.2.2 建立统一集成应用研究平台27
  • 3.2.3 建立旅游电子商务网站27-28
  • 3.2.4 建立人流量预测系统28
  • 3.3 “智慧武夷山”建设现状28-29
  • 3.3.1 市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积极参与28-29
  • 3.3.2 完成智慧旅游基础建设29
  • 3.4 九寨沟、黄山、武夷山智慧景区建设的经验启示29-30
  • 第4章 黄果树智慧景区建设环境分析30-36
  • 4.1 黄果树景区概况30
  • 4.2 黄果树智慧景区建设PEST分析30-36
  • 4.2.1 政治环境30-31
  • 4.2.2 经济环境31-32
  • 4.2.3 社会环境32-34
  • 4.2.4 技术环境34-36
  • 第5章 黄果树智慧景区建设现状与问题36-42
  • 5.1 黄果树智慧景区建设现状36-37
  • 5.1.1 初步完成智慧景区基础设施建设36
  • 5.1.2 建成数据机房与指挥调度中心36-37
  • 5.1.3 建立互联网营销平台37
  • 5.1.4 推出电子门票服务37
  • 5.2 黄果树智慧景区建设存在的问题37-42
  • 5.2.1 智慧景区信息沟通不畅37-38
  • 5.2.2 景区门票验证方式杂乱38
  • 5.2.3 景区信息网站不健全,官方平台管理不善38-39
  • 5.2.4 景区内缺少智慧酒店39
  • 5.2.5 缺乏景区危机预防系统39
  • 5.2.6 智慧景区建设资金有限39-40
  • 5.2.7 专业技术人才短缺40-42
  • 第6章 黄果树智慧景区建设对策42-52
  • 6.1 升级智慧景区服务42-45
  • 6.1.1 提供多样化的电子票务服务43-44
  • 6.1.2 健全景区自助服务系统44-45
  • 6.1.3 加快建设智慧酒店,增加游客满意度45
  • 6.2 创新智慧景区营销45-48
  • 6.2.1 完善景区旅游网站45-46
  • 6.2.2 建设景区虚拟旅游网站46-47
  • 6.2.3 设置3D虚拟游览中心47
  • 6.2.4 打造景区“微”营销品牌47-48
  • 6.2.5 充分利用B2C、O2O营销模式48
  • 6.3 提高智慧景区管理水平48-49
  • 6.3.1 建设景区智能安防救援系统48-49
  • 6.3.2 增强景区车辆动态监控49
  • 6.3.3 建设智慧景区环境监测系统49
  • 6.4 黄果树智慧景区建设的保障体系49-52
  • 6.4.1 加强政策保障,创新市场投资机制49-50
  • 6.4.2 培养智慧旅游专业人才50-52
  • 第7章 结论52-54
  • 参考文献54-58
  • 致谢58-60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素宁,韦中亚,杨景春;虚拟现实技术在虚拟旅游中的应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1年03期

2 邓贤峰;李霞;;“智慧景区”评价标准体系研究[J];电子政务;2012年09期

3 王峰;刘仁义;刘南;;WebGIS和虚拟现实技术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应用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5年06期

4 支向阳,石贵林;旅游景区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开发模式[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年03期

5 朱娜;卡茜燕;;智慧旅游背景下城市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构建——以北京市为例[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2年12期

6 甘锋;刘勇智;;基于系统论视角的上海市智慧城市建设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年21期

7 高昂之;;智慧旅游背景下旅游市场的营销策略创新——以杭州余杭区为例[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年12期

8 葛军莲;顾小钧;龙毅;;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智慧景区建设探析[J];生产力研究;2012年05期

9 邓贵平;邵振峰;;基于视频巡航的九寨沟智慧景区管理与服务[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1年11期

10 孙文学;宋宁;;散客旅游营销策略初探[J];中国商贸;2010年04期


  本文关键词:黄果树智慧景区建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32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332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d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