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民族旅游发展与民族文化保护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6 21:00

  本文关键词:民族旅游发展与民族文化保护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的深入,以民族文化为旅游吸引物的民族旅游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民族旅游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旅游的发展与经济的开放,民族文化被同化的现象十分突出。一旦作为民族旅游吸引物的民族文化被同化掉,民族旅游赖以生存的基础将被摧毁。如何妥善解决旅游发展与民族文化保护之间的问题就成为本文需要研究的问题。 本文以经济学理论为分析依据,认为实施社区参与是解决这一矛盾最理想的方法。社区参与是一个以社区居民为核心,包含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游客在内的综合体系,能从人本主义的思想出发更加着重考虑和实施有利于社区居民实际利益获得的策略,当社区居民认识和得到旅游发展所带来的经济益处后,会更加有意识的去积极保护弘扬作为旅游吸引物的民族文化(如穿戴民族服饰,保持民族风俗等),,这样,作为民族文化活的载体,社区居民不仅从旅游活动中受益,而且还完成了保护弘扬民族文化的任务。 本文采取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方法,阐述了实施社区参与的种种详实策略,同时,针对我国目前的实际,本文提出了实施社区参与后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这些实施策略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正是本文的重点和核心,本文力图通过社区参与这一全新理念体系来完成本文所需解决的任务。
【关键词】:社区参与 民族文化 保护与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F592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7-11
  • 第二章 在民族地区发展民族旅游事业的现实意义11-19
  • 第一节 民族旅游的定义和内容11-14
  • 第二节 发展民族旅游的可行性分析14-16
  • 第三节 发展民族旅游的现实意义16-19
  • 第三章 在开发旅游业中加强保护民族文化19-26
  • 第一节 旅游业对民族文化的负面影响19-21
  • 第二节 民族文化被同化的原由21-22
  • 第三节 保护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22-24
  • 第四节 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及现代化的辨证关系分析24-26
  • 第四章 以发展旅游业来保护民族文化的途径与方法26-30
  • 第一节 四种具体方法26-28
  • 第二节 运用法制建设理念来加强民族文化的保护28-30
  • 第五章 社区参与旅游开发与实施社区参与的具体策略30-46
  • 第一节 社区参与的理念30-32
  • 第二节 社区参与体系的内容32-46
  • 第六章 实行社区参与将面临的实际问题及解决途径46-55
  • 第七章 结论55-58
  • 参考文献58-61
  • 致谢61-6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62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金燕;;本溪桓仁旅游开发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年03期

2 金虎;;延边州朝鲜族旅游文化保护探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年03期

3 魏佳;付健;曹平;;旅游企业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责任——以西部旅游景区为例[J];社会科学家;2012年01期

4 范秀玲;蒋昌丽;;促进民族文化与地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黎族传统文化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的物化[J];行政与法;2012年0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艳;湖北民俗与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冰彬;论城市化进程中民族文化的保护[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刘春惠;河北易县忠义村:一个满族村的民族学调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李静;基于参与式监测与评估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广锐;论民族文化振兴与旅游开发[D];四川大学;2007年

6 王珍;不同文脉下古镇居民对旅游发展的认知与态度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玉婷;旅游对黑龙江省赫哲族聚居区的传统文化的影响及旅游开发与保护[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9 杨建军;广东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2年

10 胡宇;古城新建与民族文化的衔接关系[D];湖北工业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民族旅游发展与民族文化保护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18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718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7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