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隋唐长安城的城市水利系统初探

发布时间:2024-05-22 22:08
  本文从考察中国古代城市尤其是隋唐时期的长安城的城市水利建设出发,希望能够将隋唐长安城的城市水利系统作一番解剖,了解它的设计思路、构造方式和开挖技术,并分析它在实际使用时所发挥的作用,总结它在设计建设和管理使用的得失,总结可供我们借鉴的经验教训。 在古人的文献记载和前人的史地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近数十年对隋唐长安城的考古发掘进行,本文对隋唐长安城五条主要引水渠的流经路线、设计思路和用途作了分析,认为这些引水渠主要用于环境用水方面,而水井是生活用水的主要方式来源。随后又对隋唐长安城内水井的发现、形制和使用进行了分析。并对隋唐长安城的排水沟渠作了全面地考察,认为是排水沟渠的设计缺陷使得它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居民只能利用渗井处理生活污水,导致地下水受到污染,影响了居民对地下水的使用。接着回顾古代城市的水利建设史,并总结了古人在规划建设城市水利系统时的许多经验和教训,提出一些的可供现代城市建设者借鉴的意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清明集地下遗边拥侧例面圈

图2清明集地下遗边拥侧例面圈


图4西北大学校园内清明渠遗迹(采自李建超《隋唐长安清明渠》,《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第2期

图4西北大学校园内清明渠遗迹(采自李建超《隋唐长安清明渠》,《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第2期

图4西北大学校园内清明渠遗迹《隋唐长安清明渠》,《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第2期布和流向的推测子坡附近引活水,其引水处在樊川,即今西北流,经牛头寺,再西过韦曲、塔坡至渠入城处,在朱雀门街西第二街最南的一清明渠入城后,至安化门东朱雀街西第二北依次经昌明、丰安、宣义、怀贞、崇德、....


图5隋唐长安城周围主要的河流和原点,使得后来在其上兴建的隋唐长安城南高北低,东高西低,整个地形基本上是

图5隋唐长安城周围主要的河流和原点,使得后来在其上兴建的隋唐长安城南高北低,东高西低,整个地形基本上是

图5隋唐长安城周围主要的河流和原得后来在其上兴建的隋唐长安城南高北低,东高西低,整个地形基向西北倾斜。而橘水沪水交水义谷水都从少陵原流过,并分别流向。因此从少陵原西侧开清明渠、潜渠和永安渠引清水和交水,从少首渠和黄渠引沪水和义谷水入城,乃是由高就低,自然下泻,用不而一些古代文献认....


图6长安城六高岗示意图

图6长安城六高岗示意图

图6长安城六高岗示意图(采自王维坤著《中日文化交流的考古学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05页。原图出自马正林《唐长安城总体布局的地理特征》,《历史地理》第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隋唐长安城的设计者显然对这六条高坡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卷一....



本文编号:39805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9805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3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