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乡村旅游开发实践中未参与农户生活满意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4-05-28 20:58
  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将社会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我国农村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乡村旅游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形式,被认为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手段。在此背景下,本文对乡村旅游开发实践中未参与农户生活满意度进行实证研究,就是对农村居民生活状况的热切关注,引发人们对乡村旅游与乡村居民和谐发展的思考,以期推动乡村旅游业的良性健康发展、促进农户的持续有效增收,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说明了研究思路;其次,梳理出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章节框架,明确了研究方法;最后,指出本文的研究创新点与不足。第二部分是对国内外乡村旅游的相关研究按照理论与实证两部分来综述。第三部分是本文的理论框架部分。详细阐述了生活满意度的理论基础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乡村旅游开发实践中未参与农户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判别及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尝试构建未参与农户生活满意度指标体系和概念模型。第四部分是本文的实证研究部分。首先对研究地区的选择及概况进行了介绍;其次说明了调查问卷的...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内容及章节框架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2.1.1 理论研究
        2.1.2 实证研究
    2.2 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2.2.1 理论研究
        2.2.2 实证研究
3 乡村旅游开发实践中未参与农户生活满意度理论分析
    3.1 生活满意度的理论基础
        3.1.1 需求层次理论
        3.1.2 期望理论
        3.1.3 效用理论
        3.1.4 社会比较理论
    3.2 乡村旅游开发实践中未参与农户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界定
        3.2.1 生活满意度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3.2.2 影响未参与农户生活满意度的因素判别
        3.2.3 未参与农户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
4 乡村旅游开发实践中未参与农户生活满意度实证分析——以青岛市北宅街道为例
    4.1 数据采集
        4.1.1 研究地区的选择及概况
        4.1.2 问卷调查
        4.1.3 数据收集与统计方法
    4.2 数据处理与分析
        4.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2.2 信度与效度分析
        4.2.3 因子分析
    4.3 实证结果
        4.3.1 未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农户生活满意度的要素
        4.3.2 未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农户总体生活满意度情况
        4.3.3 未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农户各生活满意度因子对总体的影响程度
        4.3.4 未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农户各生活满意度影响因子的得分
5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1.1 未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农户生活满意度影响因子的构成
        5.1.2 未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农户生活满意度影响因子的差异
    5.2 政策建议
        5.2.1 推进参与式乡村旅游开发模式
        5.2.2 促进未参与农户的生产发展
        5.2.3 提高未参与农户的物质生活水平
        5.2.4 丰富未参与农户的精神生活内容
        5.2.5 改善未参与农户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9837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9837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9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