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长沙市户外探险旅游者动机与类型分析

发布时间:2017-07-08 03:01

  本文关键词:长沙市户外探险旅游者动机与类型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探险旅游 旅游动机 旅游者类型 长沙


【摘要】: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旅游和旅游市场正在发生变化。探险旅游在国外已经得到广泛地关注;成为很多国家重要的旅游热点,甚至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探险旅游者作为探险旅游市场的主导因素,已经引起国外专家学者的关注,而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还很缺乏。本论文从探险旅游者旅游动机角度出发,以长沙市户外探险旅游者为研究对象进行聚类实证研究。本研究在探险旅游、旅游动机和旅游者类型现有的理论基础上,通过问卷调研手段对长沙市户外探险旅游者进行抽样调查,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276份,结合数据分析软件SPSS19.0,将问卷中27个动机项运用因子分析法识别出8个公因子,分别是:社交情感因子、获取成就因子、个性独立(自我意识)因子、自我发现因子、接触大自然因子、自我完善因子、从众因子、解压因子。将旅游动机因子分析得到的8个公因子赋予新的变量值,运用聚类分析法,进一步进行系统聚类。通过采用组间连接法测量组间距离,并采用pearso相关系数测量变量间距离进行聚类,最终发现聚成六类结果最为理想,分别是:社交联谊型探险旅游者、获取成就型探险旅游者、自我意识型探险旅游者、自我提升型探险旅游者、接触自然型探险旅游者、自我完善型探险旅游者。同时对六类人群人口参数、社会经济学参数、旅程相关因素以及所偏爱的探险旅游活动类型特征进行了描述分析。本文希望通过明确分类结构来提高对各个独特探险旅游者类型的了解和认识,以求达到帮助探险旅游经营者和行业管理者提高战略制定的有效性和实际性。
【关键词】:探险旅游 旅游动机 旅游者类型 长沙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713.55;F592.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5
  • 1.1 选题背景9-10
  • 1.2 研究目的10
  • 1.3 研究意义10-11
  • 1.3.1 理论意义10-11
  • 1.3.2 实践意义11
  • 1.4 研究设计11-15
  • 1.4.1 研究内容11
  • 1.4.2 研究主题和思路11-14
  • 1.4.3 研究方法14-15
  • 2 文献综述15-26
  • 2.1 国外探险旅游文献回顾15-21
  • 2.1.1 探险旅游概念界定15-18
  • 2.1.2 探险旅游分类18-19
  • 2.1.3 国外探险旅游相关研究19-21
  • 2.1.4 国内探险旅游相关研究21
  • 2.2 国内外旅游动机综述21-22
  • 2.2.1 国外旅游动机研究21-22
  • 2.2.2 国内旅游动机研究22
  • 2.3 旅游者类型相关研究22-24
  • 2.3.1 国外旅游者类型研究22-23
  • 2.3.2 国内旅游者类型研究23
  • 2.3.3 国外探险旅游者类型研究23-24
  • 2.4 探险旅游者动机与类型24-26
  • 2.4.1 探险旅游者24
  • 2.4.2 探险旅游者动机与类型24-26
  • 3 理论基础26-29
  • 3.1 探险旅游研究的理论基础26
  • 3.1.1 探险旅游的概念26
  • 3.1.2 探险旅游活动类型26
  • 3.2 旅游动机研究的理论基础26-27
  • 3.3 旅游者类型研究的理论基础27-29
  • 4 实证研究29-47
  • 4.1 研究地相关背景29
  • 4.2 问卷设计29-30
  • 4.3 样本30
  • 4.4 数据收集情况30
  • 4.5 旅游动机数据处理与分析30-36
  • 4.5.1 旅游动机复杂性31
  • 4.5.2 探险旅游动机描述31-32
  • 4.5.3 信度分析32-33
  • 4.5.4 因子分析33-36
  • 4.6 旅游者类型数据处理与分析36-47
  • 4.6.1 被调研者概况描述36-38
  • 4.6.2 被调研者对参与探险旅游必备条件认知描述38-39
  • 4.6.3 被调研者选择探险旅游活动类型描述39-40
  • 4.6.4 长沙市户外探险旅游者聚类分析40-47
  • 5 结论与展望47-50
  • 5.1 结论47-48
  • 5.2 研究展望48-50
  • 5.2.1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48-49
  • 5.2.2 研究体会与展望49-50
  • 参考文献50-56
  • 附录1 长沙市户外探险旅游者动机与类型分析调查问卷56-59
  • 致谢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小利;张树夫;;我国探险旅游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7期

2 邹统钎;陈芸;胡晓晨;;探险旅游安全管理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2009年01期

3 刘纯;;户外探险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年06期

4 宋增文;向宝惠;王婧;钟林生;;国内外探险旅游研究进展[J];人文地理;2009年05期

5 任明明;;国内外探险旅游的研究现状[J];北方经济;2010年14期

6 关汉玉;;探险旅游在我国发展的前景初探[J];黑河学刊;2010年08期

7 张晓莲;;探险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企业研究;2010年18期

8 王龙飞;姚远;;美国户外探险旅游发展经验及其启示[J];体育文化导刊;2011年06期

9 陈芸;邹统钎;;转型期海南海岛探险旅游体验管理研究[J];旅游论坛;2011年05期

10 李如友;;我国探险旅游发展中的供需失衡分析及对策[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龙飞;;户外探险旅游的政府规制研究[A];第6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周义龙;;关于加快海南探险旅游开发的思考与建议[A];当代海南论坛’2011冬季峰会——让旅游插上文化的翅膀:海南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夫;都市,,探险旅游新时尚[N];四川日报;2000年

2 记者 王晓雁;探险旅游资源将接受风险评估[N];法制日报;2006年

3 新华社记者 王立武;个人冒险社会埋单,探险旅游不应放任自流[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4 王立武;探险旅游应有法可依[N];团结报;2011年

5 柴颖;探险旅游出事该谁来管?[N];工人日报;2011年

6 陈富钢;印度探险旅游方兴未艾[N];中国旅游报;2003年

7 龚立仁;美国探险旅游有望走出低谷[N];中国旅游报;2004年

8 顾植红;陕甘宁青藏新共推探险旅游[N];中国旅游报;2004年

9 ;全球最具特色的探险旅游项目[N];光明日报;2001年

10 本报记者 向朝伦;成都探险旅游受到追捧[N];四川日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丽娜;探险旅游及其在云南发展的初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亓佩成;论中世纪向近代转型时期西欧市民的航海探险旅游[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尹春玲;长沙市户外探险旅游者动机与类型分析[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4 王晓丹;新疆探险旅游市场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5 杨新春;秦皇岛探险旅游开发体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颖U

本文编号:5327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5327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0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