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通化市山地旅游特色化开发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6 22:30

  本文关键词:通化市山地旅游特色化开发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山地旅游 特色化开发 通化市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业为地方社会带来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而易见,已逐渐成为区域发展的支柱产业。各地政府在巩固现有旅游资源的基础上,为满足现代人们追求的“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需求,在不断开发和打造新的旅游资源。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大约1/3的国土面积的为山地,而山区优良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对游客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是如今游客出行的首选旅游目的地,成为开展旅游活动的最佳产所,山地旅游已逐渐替代其他旅游方式,成为大众首选。山地旅游的开发在促进山区经济发展、提高地区旅游形象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我们也应该清楚的看到,现阶段各地山地旅游的开发同样面临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如旅游产品雷同、开发模式千篇一律、度假区质量有待提高等等。各地一直在重复建设已有的旅游活动项目,缺乏针对山地旅游资源个体特点而进行的特色化的旅游开发,这将成为山地旅游发展的瓶颈。本文选取通化市的山地旅游开发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实地调研,分析总结了通化市山地旅游资源的特点及现阶段山地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通化市山地旅游特色化开发策略。主要工作内容如下:第一,在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阅读的基础上,总结了山区旅游业的研究现状,并就山地旅游的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进行阐述。第二,概括性的就通化市山地旅游的发展环境进行分析,包括自然地理、人文环境、旅游需求环境和政策环境四个方面。第三,重点是对通化市山地旅游资源的分析,包括山地旅游资源分类及空间分布,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山地旅游资源评价。第四,对通化市山地旅游的发展特征及现有开发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后文开发策略的提出提供依据。第五,在分析总结前面研究内容的基础上,针对通化市山地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开发现状,提出了通化市山地旅游特色化开发途径,包括旅游产品与开发模式的特色化,市场营销策略的特色化及区域协调发展四个方面。
【关键词】:山地旅游 特色化开发 通化市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592.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15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0-11
  • 1.1.1 研究背景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相关研究综述11-14
  • 1.2.1 国外研究综述11-12
  • 1.2.2 国内研究综述12-14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法14-15
  • 1.3.1 论文研究内容14
  • 1.3.2 研究方法14-15
  • 2 山地旅游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15-19
  • 2.1 相关概念解释15-16
  • 2.1.1 山地15
  • 2.1.2 山地旅游15-16
  • 2.1.3 山地旅游发展特征与影响因素16
  • 2.2 理论基础16-19
  • 2.2.1 区位理论16
  • 2.2.2 比较优势理论16-17
  • 2.2.3 区域开发理论17
  • 2.2.4 资源禀赋理论17-18
  • 2.2.5 区域竞争与合作理论18-19
  • 3 通化市山地旅游环境分析19-22
  • 3.1 山地旅游自然地理环境分析19-20
  • 3.1.1 地理位置与范围19-20
  • 3.1.2 自然地理特征20
  • 3.2 山地旅游人文环境分析20-21
  • 3.3 山地旅游需求环境分析21
  • 3.4 山地旅游政策环境分析21-22
  • 4 通化市山地旅游开发现状分析22-37
  • 4.1 通化市山地旅游资源分析22-32
  • 4.1.1 山地旅游资源分类22-24
  • 4.1.2 山地旅游资源空间分布24-25
  • 4.1.3 山地旅游资源综合评价25-32
  • 4.2 通化市山地旅游发展特征32-34
  • 4.2.1 山地旅游迅速发展,旅游规模不断壮大32-33
  • 4.2.2 国际知名度明显提高,入境游客增多33
  • 4.2.3 不断丰富山地旅游产品,具有一定的吸引力33-34
  • 4.2.4 受气候影响,,旅游淡旺季明显34
  • 4.3 通化市山地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34-37
  • 4.3.1 山地旅游开发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34-35
  • 4.3.2 山地旅游资源文化内涵挖掘不足,缺乏有型载体支撑35
  • 4.3.3 缺乏旅游合作协调机制,旅游竞争大于合作35
  • 4.3.4 基础设施薄弱,区内相互联系不畅35-37
  • 5 通化市山地旅游特色化开发途径37-47
  • 5.1 山地旅游特色化开发模式与空间选择37-41
  • 5.1.1 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开发模式37-38
  • 5.1.2 乡村山地生态旅游开发模式38
  • 5.1.3 文化主题公园旅游开发模式38-39
  • 5.1.4 山地运动体验旅游开发模式39-40
  • 5.1.5 山地旅游度假区开发模式40-41
  • 5.2 山地旅游特色化产品开发41-43
  • 5.2.1 山地观光旅游产品41
  • 5.2.2 文化探秘旅游产品41-42
  • 5.2.3 乡村体验旅游产品42
  • 5.2.4 山地运动旅游产品42-43
  • 5.2.5 生态养生旅游产品43
  • 5.2.6 自驾游43
  • 5.3 山地旅游特色化市场营销策略43-45
  • 5.3.1 针对不同地域游客的市场营销策略44
  • 5.3.2 针对不同年龄段游客的市场营销策略44-45
  • 5.3.3 针对不同季节的市场营销策略45
  • 5.4 山地旅游特色化开发与区域协调发展45-47
  • 5.4.1 山地开发与保护协调发展46
  • 5.4.2 地区山地旅游与区域旅游发展相协调46
  • 5.4.3 旅游开发者利益与社区利益相协调46
  • 5.4.4 旅游业与相关行业协调发展46-47
  • 6 结论与展望47-49
  • 6.1 研究结论47-48
  •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48-49
  • 参考文献49-52
  • 后记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关辉;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环境容量估算与旅游规模预测[J];福建建筑;1999年01期

2 王军;;浅谈山地旅游产品的开发[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9年06期

3 江斌;朱军;;我国文化主题公园经营模式的构建[J];河北农业科学;2011年11期

4 裘晓雯;;武夷山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基于旅游环境容量的分析[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5 Luc HENS;Robert DE WULF;;Measuring Tourist’s Water Footprint in a Mountain Destination of Northwest Yunnan, China[J];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2011年05期

6 徐东北;;长白山旅游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7 陈兴;;中国西部山地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8 汪淑敏;孙坤;杨效忠;;基于生命力度量分析的旅游生命周期研究——以世界遗产地黄山风景区为例[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可;郑州市旅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中原工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8058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8058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2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