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期货论文 >

非上市企业股权激励模式上市转变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9 09:28

  本文关键词:非上市企业股权激励模式上市转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非上市企业 股权激励 上市 转变


【摘要】:在现代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上市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经阶段。而非上市企业上市之后,将带来公司股票股价和流通性、会计信息披露、监管力度、融资渠道等方面的变化。而这些变化的影响下,企业上市前实施的股权激励模式在其上市后继续实施是否依然有效?如果因这些变化导致上市前的股权激励模式不再适合上市后的企业需要,那么应该发生怎样转变模式以实现上市后股权激励的有效性?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又会产生哪些难点问题?基于补充这部分空白内容的目的,本文对我国非上市企业的股权激励模式转在上市后是否应该发生转变以及如何发生转变以实现股权激励的有效性进行相关的研究和探讨。本文首先对国际以及国内上市、非上市企业现在主要采用的股权激励模式进行研究分析,了解各种股权激励模式的特点;其次根据“经纪人”“理性人”假设以及股权激励实施的目的提出把股权激励带给被激励对象的收益作为衡量股权激励模式有效性的标准;然后在这个标准之下,分析非上市企业上市后为什么需要股权激励模式转变以及如何进行模式才能使股权激励的实施继续有效,得出结论:在现阶段我国非上市公司采用虚拟股票等股权激励模式能够给被激励对象带来更好的收益,而企业上市后则更适合采用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和股票升值权这几类股权激励模式来为被激励对象带来更大的收益。所以从股权激励带给被激励对象收益为标准衡量股权激励有效性的角度看,我国企业上市前后股权激励模式的转变过程也即是由虚拟股票等对公开市场交易依赖较弱的股权激励模式向着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和股票增值权等对公开市场上公司股票价值及流通性依赖较强的股权激励模式转变的过程。据此提出非上市企业上市后股权激励模式转变的方向以及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难点问题。然后本文选择一家电信服务商H公司作为研究案例,首先对H公司上市之前的股权激励模式进行研究分析,研究表明其上市前的股权激励模式是有效地;然后对H公司上市后的股权激励模式进行研究探讨,发现H公司上市前的股权激励模式如果在其上市后继续实施是无效的,于是根据前面研究得到的内容和结论,对H公司上市后的股权激励模式进行模拟预测,最后对其上市后实施此股权激励模式的有效性进行研究论证,证明该转变使得股权激励在H公司上市后继续保持有效性,并从中获得一些启示,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最后将理论研究部分和案例研究部分结合起来,提出非上市企业股权激励模式上市转变过程中在人才培养、法律法规、公司治理结构以及企业创新能力方面的建议,希望能为非上市企业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做出一点贡献。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72.9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鲍芳修;公共部门的人才激励模式探析[J];人才资源开发;2005年03期

2 邸彦彪;徐阿淼;徐东颜;;上市公司不同股权激励模式效应比较分析[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杜炜;雷保林;;企业激励模式创新[J];经营与管理;2011年08期

4 张爱霞;;知识型职工激励模式设计探讨[J];中国外资;2012年17期

5 曾冬白;;浅析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模式的选择[J];现代商业;2012年33期

6 迟宇;;八大激励模式让员工更具活力[J];科学大观园;2006年24期

7 徐小琴;;让员工与企业荣辱与共——企业开展多元化的激励模式探究[J];现代企业教育;2007年10期

8 王克正;国有企业四种有效激励模式[J];经营与管理;2000年03期

9 卢岚,刘波;研究开发人员的激励模式研究[J];丹东师专学报;2002年04期

10 尹宪志;奖励自助餐:一种实用的激励模式[J];经营管理者;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卢岚;刘波;;研究开发人员的激励模式研究[A];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第六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2 刘旭;;一项国营企业与合资企业激励模式的比较研究[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3 王胜利;;大型国有企业创新型科技人才激励模式探讨[A];第三届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科教发展战略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4 李作战;;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中的管理者激励模式探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太原市城市照明管理处 贾秀华;现代企业激励模式浅析[N];山西经济日报;2008年

2 徐峰;民警多元激励模式如何构建[N];江苏法制报;2013年

3 丁文泉;创新从优待警措施 探索完善激励模式[N];人民公安报;2012年

4 王慧;八大激励模式让员工更具活力[N];哈尔滨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杨志刚;“对赌”:激进的激励模式[N];中国证券报;2006年

6 ;中国企业股权激励模式[N];中国机电日报;2000年

7 ;悄然兴起de股权激励模式[N];中国机电日报;2000年

8 证券时报记者 王瑾;创新激励模式谨防利益输送[N];证券时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李新江;新政临门明星经理接踵奔私 公募激励模式困局难解[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10 山丹;我国国企经营者薪酬激励模式的前世今生[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明;我国P2P行业股权激励模式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2 尤立军;凯力公司造船班组激励模式诊断报告[D];兰州大学;2016年

3 廖贻贤;甘肃闽东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员工激励模式改进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4 罗豪;非上市企业股权激励模式上市转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5 姚红玉;股权激励模式影响创新绩效作用机理[D];内蒙古大学;2016年

6 朱晶晶;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模式效应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7 刘敏;重视环境因素的企业激励模式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8 田杨;辽宁制造业上市公司激励模式优选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9 谷志刚;河北冀铁集团激励模式的设计与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8年

10 郝雪岩;国有企业激励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3077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ihuoqq/13077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4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