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期货论文 >

兰州新区的政策转化及开发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23 06:31

  本文选题:兰州新区 切入点:政策 出处:《开发研究》2013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兰州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是转型跨越、富民兴陇战略的一个标志性成就。兰州新区要抢抓政策转化的有利机遇,着力打造我国向西开放桥头堡和"21世纪的陆上丝绸之路",在兰州新区创办"新丝绸之路国际论坛",构筑面向中亚、西亚、中东以及欧洲的开放平台与渠道;强力推动老企业"出城入园"步伐,加速兰白相关老工业企业向兰州新区配套集聚;按照"园区、社区、生态区"三区布局,打造兰州新区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坚持生态绿色新区发展思路,通过国家森林公路、湿地公园、城市公园与绿化带建设美化新区;积极探索保税加工与保税物流为主的"综合保税园区"建设,形成兰州新区深度开放的崭新形象;尝试申请将新区打造成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试验区,增强新区产业转移吸引力;抢抓国家金融支持政策机遇,建立石油及其他贵金属国际性期货交易市场,建立人民币区域性结算中心;强化兰州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建设意识,凸显兰州新区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
[Abstract]:Lanzhou New District has been approved as a national new district, which is a landmark achievement of the strategy of transforming and prospering the people. Lanzhou New District should seize the favorable opportunities for policy transformation. To build a bridgehead and a "land Silk Road in the 21st century" to open our country to the west, and to set up the "New Silk Road International Forum" in Lanzhou New District to build an open platform and channel for Central Asia, West Asia, the Middle East and Europe; Strongly promote the old enterprises "out of the city into the park" pace, accelerate the Lanbai related old industrial enterprises to the Lanzhou New District, according to the "Park, Community, Ecological Zone" three regional layout, create a new Lanzhou new zone to undertake industrial transfer model; Adhere to the idea of ecological green new area development, construct and beautify new area through national forest highway, wetland park, city park and green belt; actively explore the construction of "comprehensive bonded zone", which is mainly composed of bonded processing and bonded logistics, To form a new image of the deep opening of Lanzhou New District; to try to build the new area into a tax preferential experimental area for the large-scale development of the western region, to enhance the attraction of industrial transfer in the new zone; and to seize the opportunity of the national financial support policy, Setting up international futures market of petroleum and other precious metals, setting up the regional settlement center of RMB, strengthening the consciousness of building Lanzhou biomedical industry base, highlighting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Lanzhou new area.
【作者单位】: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
【分类号】:F1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秋石;;奋力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J];求是;2012年2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简新华;;中国改革的目标模式探索[J];当代财经;2012年12期

2 曾铁;;文化发展繁荣基本诉求与内容管见[J];唐山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3 李德虎;曾艳;黄金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成逻辑——基于总体性原则的分析视角[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4 曾铁;;文化发展繁荣基本诉求与内容管见[J];教育文化论坛;2013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段连敖;关于建立内蒙古知识经济园区的背景和条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2 谢明干;中国经济一个重大战略部署:西部地区大开发[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05期

3 杨冬霞;贵州民族贫困地区的经济开发及对策[J];贵州民族研究;1999年04期

4 文福江;区域矿产资源开发与转换研究——以鸡西市为例[J];克山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5 杜跃平;发挥西安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改革开放“窗口”作用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6 卓玛措;论青海河湟地区的开发与可持续发展[J];经济地理;2001年03期

7 郭峰;论三代领导集体西部开发的理论与实践[J];求实;2001年01期

8 吴焕新,田福德;新世纪初湖南西部大开发发展战略新思考[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9 熊坤新,陶晓辉;巴西开发不发达地区的重要举措[J];开发研究;2001年02期

10 苏明武;长江上游山地开发及治理[J];山地学报;2001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郑桂章;;适度开发矿产资源加快区域经济转型[A];推动新型工业化 促进湖南经济发展——2007年湖南科技论坛(下)[C];2007年

2 戚尚恩;李德;杭新民;何家宝;钱进;马昭军;;宿州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A];全国农业气象与生态环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蒋才芳;王兆峰;;湘西地区开发与湖南西部生态经济建设探析[A];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湖南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孙恒滨;;关于加快发展我省循环经济的一些思考[A];2005年发展循环经济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舒飞涛;崔洪章;许静;张树兰;;把握科技创新政策 提高生产力的发展水平[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学术论文集(第二辑)[C];2006年

6 周长军;;论用和谐理念指导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与保护[A];广西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郑艳霞;杨万荣;;西部大开发的投融资战略分析与设计[A];2002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艳;我国国家级开发区的实践及转型[D];同济大学;2008年

2 金永花;外籍劳动力对韩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金玮;西部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廷喜;地方税收与经济发展的关联、实证及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2 李建;环保产业运营机制创新研究及陕西实证分析[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3 谢红艳;发达国家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政策及其启示[D];湘潭大学;2007年

4 陈曦;战后日本的国土综合开发政策[D];吉林大学;2008年

5 李海英;西安市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6 张小川;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杜哲;生态贫困实证分析及生态型反贫困的路径选择[D];兰州大学;2007年

8 朱海霞;长沙金霞保税物流中心业务标杆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9 黄灵辉;邓小平与新时期党的私营经济政策的演进[D];湘潭大学;2005年

10 许培栓;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国有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523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ihuoqq/16523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b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