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期货论文 >

宏观经济对沪深300股指期货价格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6-12-26 21:05

  本文关键词:宏观经济对沪深300股指期货价格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华中师范大学》 2012年

宏观经济对沪深300股指期货价格的影响

白娟娟  

【摘要】:股指期货是一项重要的金融衍生产品,也是现阶段中国金融市场上为数不多的金融衍生产品,是资本市场上规避风险的工具.一般来说,股指期货除了具有价格发现功能和套期保值功能外,还具有优化资产配置、活跃股票市场、增加市场流动性的作用.股指期货的推出使股市走势高度活跃,可以吸引大量投资或者投机性社会资金投入股市,促进成交量不断增加.股市规模不断扩大,这将使我国资本市场的功能进一步完善.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推出为广大的投资者提供了很好的套期保值工具,受到投资者和研究人员的关注. 中国资本市场是不完全市场,在股市有比较多的人热衷于投机,套期保值交易不完善,资本信息披露不对称,导致传统的股指期货定价公式并不适用.在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以来,国家处于一个通货膨胀期,国家对市场的干预频繁,房地产价格增长过快,宏观调控政策频频出台,缩紧银根,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对沪深300股指期货产生重大影响,国民经济对股指市场的影响不可忽略,从而也导致了沪深300股指期货的价格规律的特殊性.鉴于此,本文将把国民经济作为对股指期货价格的解释变量. 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全球指数和沪深市场、利率因素,考察它们对股指期货价格的线性的影响.由于这些因素与股指期货价格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所以采用VAR模型来建立股指期货的价格. 本文的另一个创新之处,考虑股指期货下月合约对当月合约的影响,寻找股指期货下月合约的价格变化规律,从而为利用股指期货进行套期保值提供了便利.在VAR模型中,我们发现国内经济在对股指期货日线价格的解释作用中占的比重最大,国内经济的发展趋势与股指期货的变化趋势基本上相同的,但在时间上拐点的出现晚于股指期货.欧盟经济的的震荡期会影响国内投资者的信心,所以国内经济的涨幅小于股指期货的涨幅,而投资者则利用欧盟经济的调整来进行套期保值或者套利. 本文考虑了时间对VAR模型的影响.发现在五分钟、十分钟、半小时、一小时四个时间频段,十分钟数据所得的模型最为准确.对于十分钟数据,实际值一次模拟的结果和预测值迭代模拟的结果基本上一致.这个模型对于十分钟数据的模拟效果最好.投资者可以利用十分钟数据进行一个短期的套期保值交易.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832.5;F22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锦;马晔华;;沪深300股指期货定价实证研究[J];财贸研究;2008年06期

2 张瑞;;股指期货定价——基于仿真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的实证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路长广;;股指期货的定价模式研究[J];价格月刊;2011年09期

4 马伟;高凌云;;沪深300股指期货定价改进及套期保值实证分析[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5 陈芳平;于加鹏;;股指期货与我国A股市场波动性关系的实证研究[J];兰州学刊;2011年04期

6 黄凯;产俊;;沪深300股指期货价格发现功能实证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1年02期

7 蔡向辉;;沪深300指数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11年03期

8 周鑫;张晓军;;国内股指期货定价模型初探[J];青春岁月;2011年04期

9 杨丽;;沪深300股指期货交易量与其现货指数波动关系研究[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2期

10 杨国梁;薛宏刚;徐成贤;;股指期货定价方法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沛龙,任若恩;基于VaR的最优资产组合选择策略[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张伟伟;张晓晖;;浅析反证法思想在金融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3 刘蜀祥,李方文;泛函分析框架下论“有效前沿”的存在[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12期

4 孙鲁平;;漫谈经济数学在二十一世纪经济中的应用[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2年02期

5 袁霞;;浅谈统计质量对统计工作的重要性[J];财经界(学术版);2011年03期

6 杨湘豫,李华中,陈良文;基金风险归因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年02期

7 张苏林;;现代投资组合教学方法的探讨——基于Excel的实现[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8 张巍;;金融期权市场复制效应有效性研究[J];当代经济;2006年07期

9 伍海华,李道叶;资本市场有效性假定理论述评[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10 周庆健;吕思瑶;焦佳;赵建;魏连鑫;闫博;;双指数效用函数组合投资决策[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梅雨;马路安;何穗;;具有随机寿命的两值期权定价[A];第四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李昶;何穗;;多区间触发型衍生资产的定价[A];第八届中国青年运筹信息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李素丽;何穗;;具有时变参数的欧式回望期权的定价[A];第八届中国青年运筹信息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李红权;马超群;;股票市场价格行为的实证研究[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第二十一章 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防范[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2卷)[C];2001年

6 王庆石;彭宜钟;;什么定价模型能够更好地刻画我国A股股价的时间序列特征?——无条件泰勒定价模型及其在我国A股市场中的检验[A];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1期[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近;反向抵押贷款风险定价模型的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张松;行为金融学中的资产组合选择问题[D];北京大学;2011年

3 杨建新;企业家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4 林小明;险值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5 周天宇;论金融衍生工具及在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的应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6 樊智;分形市场理论与金融波动持续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7 赖民;数理金融学中的现代证券组合选择理论的均值—方差模型的等价性证明[D];吉林大学;2004年

8 黄晓薇;关于一类β-ARCH模型参数估计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9 孟庆顺;资产定价模型及其在中国股票市场的检验[D];吉林大学;2005年

10 李红权;资本市场的非线性动力学特征与风险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一平;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探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杨金华;基于SV模型的我国股市波动性实证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袁莹;融入VaR的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评估的比较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4 郑金宏;DF西安公司不良资产商业化收购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江伟利;证券组合选择模型的理论及其应用[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6 刘虽荣;基于跳扩散过程的可转换债券定价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7 赵蓓蕾;沪深300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张琳;我国股指期货的推出对于股票市场的影响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李威;航运衍生品在航运公司运价风险规避中的运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10 应小蓓;民营钢铁企业铁矿石采购风险应对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凤岐,姜华东;中国发展股指期货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2 刘凤根;王晓芳;;股指期货与股票市场波动性关系的实证研究[J];财贸研究;2008年03期

3 汪冬华;欧阳卫平;Hayk Mkrtchyan;;股指期货推出前后股市反应的国际比较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9年04期

4 蔡向辉;;股指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年02期

5 费洁;;股价指数期货定价模式研究[J];华北金融;2009年12期

6 缪晓波;冯用富;刘学;王娜;李瑛;;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信息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7 郭洪钧;;股指期货的定价问题[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8 任燕燕;李学;;股指期货与现货之间超前滞后关系的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9 张维;王平;熊熊;;印度股票市场与期货市场信息传递性研究[J];上海金融;2006年09期

10 宋逢明;关于股指期货与标的指数的选择[J];世界经济;2002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巍;基于套利方法的股指期货定价理论在中国的应用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颖;期货市场的发展与价格改革[J];吉林财税;1994年11期

2 管焱彬;商品期货价格刍议[J];经济世界;1995年09期

3 孟辛,田春兰,董力臣;农产品期货市场回避价格风险的功能[J];黑龙江社会科学;1995年03期

4 陶琲,王济光;通货膨胀下的期货市场与期—现价格关系[J];财贸经济;1996年05期

5 高晓宇,殷建华;1994年国际铜、铝期货市场的回顾与思考[J];国际贸易问题;1996年01期

6 李仲莲,王林娜;随机方法在经济和金融中的应用[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7 杜厚文,樊会文;西方现代期贷价格理论与我国期贷价格[J];经济界;1996年Z1期

8 ;橡胶市场虚火上升[J];中国经济信息;1996年13期

9 唐伟力;深圳期交所价格形成机制及作用[J];世界有色金属;1997年01期

10 ;国际信息[J];中国金属通报;1997年2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道济;李琳;;期货价格的期限结构平稳波动模型[A];2003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2 冯博;;提升公司服务实业能力,推进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在“第三届中国期货分析师论坛”上的讲话[A];2009年第三届中国期货分析师论坛论文集(1)[C];2009年

3 王永治;;顺势推进我国境内外期货交易的发展[A];2004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的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钱宏伟;吴冲锋;王铮;;SHME与LME铜期货价格联动性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5 侯晓鸿;李一智;;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分析期货价格[A];第七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6 李亚欣;;新旧花接轨下的郑棉期货市场[A];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总结会论文集[C];2005年

7 赵争平;;发挥期货市场功能 促进棉花产业发展[A];2006'中国棉业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赵茜;王书平;孟繁君;;投机对上海燃料油期货价格的影响分析[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郭晓利;;发挥期货市场功能,服务国民经济发展——大连期货市场功能发挥情况综述[A];中国猪业发展大会暨中国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娄少华;吕东辉;黄羽雪;杨印生;;我国转基因大豆期货价格形成偏差的实证研究[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N];北方经济时报;2005年

2 萧青;[N];国际商报;2005年

3 萧青;[N];国际商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龙昊;[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5 周科竞;[N];北京商报;2007年

6 ;[N];中国化工报;2006年

7 记者 顾定槐;[N];中国化工报;2006年

8 特约记者 陈继军;[N];中国化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姜楠;[N];证券日报;2006年

10 庄伟东 世华财讯分析师;[N];财经时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楼迎军;我国期货价格行为与市场稳定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吕东辉;农产品期货价格形成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王骏;中国期货市场基本功能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张小艳;我国期货市场效率与风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赵继光;中国期货市场的功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李锬;基于异质交易者的期货市场价格动态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7 王川;我国粮食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价格关系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8 何锋;中国商品期货市场效率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丁文斌;我国玉米期货价格影响因素与波动特征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10 刘英华;股权类衍生品定价与风险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波;大豆期货价格形成机制的实证分析[D];中南大学;2003年

2 吕瑜;中国农产品期货价格与期货市场功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3 沈小刚;国内外期货市场价格发现与相互关系实证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4 徐东贤;有色金属期货价格走势分析及投资风险控制[D];河海大学;2007年

5 高翔;中国商品期货价格与相关上市公司股价相关性分析[D];厦门大学;2009年

6 张海永;WTI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关系实证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8年

7 韩莎;大商所大豆期货价格形成机制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9年

8 高深;郑州白糖期货价格到期效应的实证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丽丽;中国有色金属期货价格形成机制实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10 刘琰;中国菜籽油期货价格联动性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宏观经济对沪深300股指期货价格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76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ihuoqq/2276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2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