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期货论文 >

沪深300股指期货与现货间波动溢出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7-01-02 08:23

  本文关键词:沪深300股指期货与现货间波动溢出效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山东财经大学》 2014年

沪深300股指期货与现货间波动溢出效应研究

孙晓琳  

【摘要】:沪深300股票指数期货于2010年4月16日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挂牌交易,为我国金融市场提供了做空机制,弥补了股票市场单边交易的缺陷,丰富了资本市场产品,,给证券市场注入了活力。至此,我国股指期货市场运行4年光景,仍处于新兴市场之列,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是否发挥了预期的作用?新兴股指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间是否存在波动的传导?对于这些问题探究成为学术界的焦点。 本文以沪深300股指期货与沪深300指数五分钟高频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BEKK-MVGARCH模型和DCC-GARCH模型对两个市场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进行了定量分析,实证结果表明: 首先,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可知,沪深300股指期货总体样本与现货指数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在下行和上行阶段,以沪深300股指期货对于现货的引导为主,股指期货发挥了相应价格发现的功能。 其次,通过协整关系检验可知,总体上沪深300股指期货与现货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虽然在下行阶段,二者之间的协整关系不明显,可能是由于市场处于市场初期还不稳定,但随着市场逐步的完善,二者之间的协整关系逐渐明晰。 最后,首先通过DCC-GARCH模型研究沪深300股指期货与现货之间的动态相关性,发现不论是整体还是不同行情下,两个市场收益率之间动态相关性具有时变特征,二者波动性存在较强的联动机制。通过建立BEKK-GARCH模型研究沪深300股指期货与现货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可以发现,存在显著的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两者之间波动溢出效应以现货市场的为主;而在不同市场形态下,市场之间波动信息的传递在上行阶段是最为活跃的,两个市场间的波动溢出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先增强后下降的特点,从下行过渡到上行阶段,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的持久性波动溢出效应也有增强的趋势,但在震荡期波动溢出效应强度有所减少。因此沪深300股票指数现货市场始终在两个市场间的波动溢出效应中处于主导地位,现货市场波动对于期货市场波动的影响较大。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224;F832.5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天才;张阁;;中国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联动效应的实证研究——基于沪深300仿真指数期货数据的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04期

2 严敏;巴曙松;吴博;;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与波动溢出效应[J];系统工程;2009年10期

3 龚朴;李梦玄;;沪港股市的波动溢出和时变相关性研究[J];管理学报;2008年01期

4 熊熊;王芳;张维;孙雅婧;;新华富时A50指数期货与A股市场之间的价格发现与波动溢出研究[J];管理学报;2009年11期

5 刘晓彬;李瑜;罗洎;;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间波动溢出效应探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2年07期

6 张兵;范致镇;李心丹;;中美股票市场的联动性研究[J];经济研究;2010年11期

7 赵留彦,王一鸣;A、B股之间的信息流动与波动溢出[J];金融研究;2003年10期

8 赵华;;人民币汇率与利率之间的价格和波动溢出效应研究[J];金融研究;2007年03期

9 王茵田;文志瑛;;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流动性溢出效应研究[J];金融研究;2010年03期

10 胡秋灵;马丽;;我国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波动溢出效应分析[J];金融研究;2011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特木尔;王健;;浅谈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跷跷板”效应[J];北方经济;2010年18期

2 胡秋灵;张苏凤;王宁;;可转债市场与股票市场间的溢出效应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崔海蓉;何建敏;张京波;;我国有色金属期货波动溢出效应研究——以SHFE的铜和铝为例[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陈洁;张定胜;;国际股市对上证综指的影响[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5 吴刘杰;郑宇;;沪深300股指期货对标的指数的影响——基于修正GARCH模型的实证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6 丁振寰;张瑜;;债券与股票关联特征及对保险资产配置的启示[J];保险研究;2011年08期

7 田玲;王正文;许潆方;;基于经济资本的我国保险公司投资风险限额配置研究[J];保险研究;2011年11期

8 单卫;;中国、香港与美国股票市场波动传导的时延分析[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9 曹国华;何燕;;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股票收益率波动实证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10 陈潇;杨恩;;中美股市杠杆效应与波动溢出效应——基于GARCH模型的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11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媛;中国股市波动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刘建;国际油价波动冲击的缓冲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张阁;中国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的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陈旭光;中国股指期货市场监管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田苗;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齐银山;国际石油价格波动与我国经济安全的关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汪文隽;欧盟排放权配额交易市场的价格行为及市场效率[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8 王守海;金融审慎监管视角下的公允价值会计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9 顾巧明;基于市场一体化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10 李喆;基于非线性相互依赖性的金融危机传染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婧;内地股市与香港股市的联动效应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金建东;股市风险度及关联性研究---以泸深300与恒生行业综指为例[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梁琳;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波动性影响及相互引导关系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吕玲;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互动关系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唐太送;中国A股市场和H股市场之间的联动性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何剑;黄金期货价格与黄金类股票价格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李鹤松;证券时间序列中的信息奇异点研究与建模[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8 陈喻喆;基于多元GARCH模型的中美日汇率之间相互影响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9 邢海荣;利率期限结构与股权溢价关系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于倩倩;行业股价指数波动溢出效应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序怀;吴富佳;金桩;;当前资本市场的风险传导机制——基于传染效应的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06年02期

2 邢天才;张阁;;股指期货的推出对现货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新华富时A50的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07期

3 邢天才;张阁;;中国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联动效应的实证研究——基于沪深300仿真指数期货数据的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04期

4 戴晓凤,朱海燕;股指期货与股票市场定价效率问题[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年03期

5 曾志坚;罗长青;;股票与债券市场流动性联动的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年04期

6 赵振全,苏治,丁志国;中国证券市场波动的区制关联性[J];财贸经济;2005年11期

7 杨继红;王浣尘;;我国货币政策是否响应股市泡沫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6年03期

8 王璐;庞皓;;中国股市和债市波动的溢出效应——基于交易所和银行间市场的实证研究[J];金融论坛;2008年04期

9 文凤华;刘文井;杨晓光;;沪深300指数期货与现货市场的动态关联性研究——基于2010年4月16日以来的高频数据[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曾志坚;江洲;;关于我国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收益率联动性的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07年09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李倩;[N];金融时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建军;新华富时中国A50股指期货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影响[D];山东大学;2008年

2 陆贤伟;中国债券与股票市场间收益波动非对称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明洁;;沪、深股市波动溢出效应分析[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20期

2 吴文锋;刘太阳;吴冲锋;;上海与伦敦期铜市场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7年03期

3 张宗成;王郧;;股指期货波动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来自双变量EC-EGARCH模型的证据[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 董秀良;张屹山;;国内外原油市场波动溢出效应的多元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6年12期

5 崔海蓉;何建敏;张京波;;我国有色金属期货波动溢出效应研究——以SHFE的铜和铝为例[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吴江;韩鑫韬;;房地产价格与货币供应量的波动溢出效应[J];财贸研究;2009年05期

7 王群勇,王国忠;沪市A、B股市场间信息传递模式研究[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8 陶亮;王晓明;;沪深两市股票市场的Garch类模型分析[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5年05期

9 董秀良;吴仁水;;交易量适合作为股价波动信息的代理变量吗?——来自中国沪深股市的证据[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01期

10 吴奉刚;王芙蓉;;中国股市与汇市的波动溢出效应研究[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西村友作;孙便霞;;全球金融海啸对股市波动的影响:基于已实现波动率的中美波动溢出效应对比[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杰;国际金融市场的动态传导与波动溢出效应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2 张培源;中国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相关性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3 邓长荣;我国住宅价格影响因素与波动性特征[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4 柯建飞;中国公司交叉上市的影响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5 李新建;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运行绩效及提升策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6 李文星;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价格水平的传递效应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7 乔高秀;沪深300股指期货价格发现、定价偏差及波动率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8 刘莉;人民币汇率对货币政策及其有效性影响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9 林丁钦;两岸MOU与ECFA签署启动大中华三地证券市场的整合趋势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10 何文忠;国际原油价格对中国股票市场的“溢出效应”及其传导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光远;沪深300指数期现货间的波动溢出效应[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2 李鹏飞;我国封闭式基金和上市型开放式基金量价间的波动溢出效应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4年

3 熊家财;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国内外股市波动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4 马文燕;中国股票市场行业波动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0年

5 杨阳;行业股价指数波动溢出效应的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6 于倩倩;行业股价指数波动溢出效应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高明瑞;危机时期金融市场波动溢出效应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1年

8 许燕红;黄金市场与石油市场收益率波动溢出效应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9 吕苏;次贷危机下沪深300指数与道琼斯指数的波动溢出效应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10 张鹏;我国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价格波动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本文关键词:沪深300股指期货与现货间波动溢出效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313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ihuoqq/2313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5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