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期货论文 >

基于我国沪深300指数期货套利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2-08 20:21

  本文关键词:沪深300指数期货套利的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华东师范大学》 2013年

基于我国沪深300指数期货套利的实证研究

何玲  

【摘要】:股指期货上市以来,运用现货组合和ETF进行期现套利的策略被各机构和投资者广泛讨论并且实践。该策略旨在运用现货组合和ETF复制指数,在保证流动性的前提下,使跟踪误差最小,从而获取无风险的基差收益。然而,随着该策略的广泛研究和使用,以及投资者的日趋理性,从IF1006合约开始,基差波动区间日渐收窄,传统期现套利策略收益率较股指期货上市之初大为下降。而通过优选股票组合进行期现套利,同时获取基差收益和Alpha收益的新型套利策略更具吸引力。 本文首先对期货和现货序列进行了Johansen协整检验,并计算出持有成本模型下的期现套利区间和收益率。然后在验证了我国股票市场尚未达到半强式有效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四种多因子选股模型Alpha套利的效果。模型一先综合利用盈利、估值、运营等多种因子选取优质股票池,然后通过成长因子筛选股票组合;模型二在利用盈利、运营、竞争力因子选取优质股票池基础上,用估值因子筛选组合;模型三着眼于现金流因子选取优质股票池,通过估值因子筛选股票;模型四从分红角度筛选组合。最后将上述几种选股方法进行比较,得出了构建Alpha套利组合的最优方法。 在借鉴并参考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沪深300指数期货套利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 1、随着国内股指期货市场的日渐成熟、投资者的日趋理性,以及机构投资者参与数量和规模的日益增大,市场套利机会已经越来越少,套利空间收窄。考虑各项交易成本和冲击成本后的年化套利收益率为5.5%。 2、本文讨论的四种多因子选股模型中,分红组合表现尤其突出,在风险和收益方面都优于其他三种组合,年化超额收益率达到14.63%。因此,将分红组合作为Alpha套利的现货标的组合。 3、虽然Alpha套利的现货组合优选于指数,相对于完全复制指数的期现套利具有跟踪误差风险,但Alpha套利收益大幅高于后者,且风险可控。因此,相对于期现套利,Alpha套利对市场上的投资者显然更具吸引力。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832.51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9
  • 目录9-11
  • 第一章 导论11-17
  • 一、问题的提出11
  • 二、概念界定和文献综述11-14
  • (一) 概念界定11-12
  • (二) 文献综述12-14
  • 三、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14-15
  • (一) 研究内容14-15
  • (二) 研究方法15
  • 四、可能的创新及不足15-17
  • 第二章 沪深300指数期货套利理论17-34
  • 一、沪深300指数期货介绍17-18
  • (一) 沪深300指数期货交易制度17-18
  • (二) 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18
  • 二、期现套利原理18-23
  • (一) 期现套利定义18-20
  • (二) 股指期货理论价格20-23
  • 三、有效市场假说23-26
  • (一) 有效市场假说理论框架23-24
  • (二) 有效市场假说检验24-26
  • 四、ALPHA套利原理26-34
  • (一) Alpha套利定义26-27
  • (二) Alpha套利机制27-28
  • (三) 多因子选股模型28-29
  • (四) 各类选股因子介绍29-34
  • 第三章 HS300指数期货期现套利实证分析—基于持有成本模型34-43
  • 一、数据选取与实证方法34-35
  • (一) 数据选取34
  • (二) 实证方法34-35
  • 二、模型参数设定35-36
  • 三、HS300指数期货与现货协整关系检验36-38
  • (一) ADF检验36-37
  • (二) 协整检验37-38
  • 四、HS300指数期货期现套利实证过程38-43
  • (一) HS300指数期货理论价格38-39
  • (二) HS300指数期货套利区间及套利机会39-41
  • (三) HS300期现套利实证结果41-43
  • 第四章 HS300指数期货ALPHA套利实证分析—基于多因子选股模型43-57
  • 一、数据和参数选取43-44
  • 二、优质成长组合选股模型44-46
  • (一) 优质成长组合概述44-45
  • (二) 组合策略运行结果45-46
  • 三、成熟低估组合选股模型46-49
  • (一) 成熟低估组合概述47
  • (二) 组合策略运行结果47-49
  • 四、现金流组合选股模型49-51
  • (一) 现金流组合概述49
  • (二) 组合策略运行结果49-51
  • 五、分红组合选股模型51-53
  • (一) 分红组合概述51
  • (二) 组合策略运行结果51-53
  • 六、四种选股模型效果比较53-55
  • 七、ALPHA套利组合的显著性检验55-57
  •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57-59
  • 一、结论57
  • 二、政策建议57-59
  • 附录59-64
  • 参考文献64-66
  • 致谢66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吴世农;我国证券市场效率的分析[J];经济研究;1996年04期

    2 赵宇龙;会计盈余披露的信息含量——来自上海股市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1998年07期

    3 张亦春,周颖刚;中国股市弱式有效吗?[J];金融研究;2001年03期

    4 程婧,刘志奇;恒生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协整关系研究[J];金融与经济;2003年11期

    5 吴世农,黄志功;上市公司盈利信息报告、股价变动与股市效率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1997年04期

    6 陈晓静;陈钟;;从仿真交易看沪深300指数期货的期现套利[J];证券市场导报;2007年10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小强;[N];期货日报;2008年

    2 周家生;[N];期货日报;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瑞萍;随机漫步、效率市场与证券市场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2 常健;;试论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案的裁判标准——以大庆联谊案的审理进程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3 孙爱军,陈小悦;关于会计盈余的信息含量的研究——兼论中国股市的利润驱动特性[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4 肖春来,丁绍芳,樊元锐;股票市场风格指标稳定性研究[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5 廖远甦;;从我国股市的实证分析看有效性检验的缺陷[J];北方经济;2008年22期

    6 郭迎宾;;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论文综述[J];北方经济;2010年08期

    7 雷光勇;赵永辉;;市场反应、股价同步与股权分置改革的有效性[J];比较管理;2011年01期

    8 姚立杰;会计盈余有用性研究:回顾与展望[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9 胡燕;卢宇琴;;每股收益与每股综合收益的信息含量分析——基于沪市2009年上市公司年报数据的检验[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10 王立民;庞立鸿;孙彬;;钢铁行业指数与财务指标相关性分析改进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红平;网络会计信息披露真实度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彭华伟;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协议转让中的大股东私人收益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李进营;财务报告透明度与投资者保护[D];南开大学;2010年

    4 王江石;股权分置改革时期收购公司并购绩效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张晓东;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人为操控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孙翯;公允价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徐启帆;全流通导向下A股公司并购信息披露的股价异常效应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8 陈秋雨;中国黄金期货市场特征及风险控制[D];浙江大学;2011年

    9 董文辰;公司治理结构、盈余质量及其价值相关性[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10 孙春晓;公司治理、剥离决策与剥离绩效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范龙振,张子刚;深圳股票市场的弱有效性[J];管理工程学报;1998年01期

    2 魏玉根;技术交易系统与我国股市有效性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0年02期

    3 宋颂兴,,金伟根;上海股市市场有效实证研究[J];经济学家;1995年04期

    4 俞乔;市场有效、周期异常与股价波动——对上海、深圳股票市场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1994年09期

    5 吴世农;我国证券市场效率的分析[J];经济研究;1996年04期

    6 陈小悦;陈晓;顾斌;;中国股市弱型效率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1997年09期

    7 高鸿桢;关于上海股市效率性的探讨[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8 胡畏,范龙振;上海股票市场有效性实证检验[J];预测;2000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剑;;黄金期货套利研究[J];时代金融;2013年24期

    2 金虹;;论指数期货套利流程[J];经济研究导刊;2007年07期

    3 张本照;杜斌;;论沪深300指数期货套利策略设计及应用[J];金融经济;2008年16期

    4 罗利;;沪深300指数期货套利应用[J];世界经济情况;2010年01期

    5 伏婷;;封基井喷——创新在即?[J];股市动态分析;2007年21期

    6 胡立刚;;股票指数期货套利文献评述[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7 周圆媛;陈煜;;天然橡胶期货套利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12期

    8 陆珩瑱,陈伟忠;指数期货套利交易策略设计[J];财贸研究;2004年04期

    9 石宏杰;;商品期货套利盈利方法解析[J];中国证券期货;2009年02期

    10 冯婷婷;;国债期货套利、风险管理的经验解析及启示[J];当代经济研究;2014年08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饶红浩;[N];期货日报;2012年

    2 新湖期货 吴向科;[N];期货日报;2014年

    3 魏丁;[N];期货日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崔帆;[N];财经时报;2008年

    5 记者 王艳伟;[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6 ;[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6年

    7 王鼎伟;[N];证券时报;2006年

    8 深圳感恩在线投资;[N];证券时报;2008年

    9 申银万国期货研究所;[N];期货日报;2012年

    10 记者 蔡惠君;[N];东莞日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丁;商品期货套利交易风险:来自实战的经验与教训[D];复旦大学;2011年

    2 何玲;基于我国沪深300指数期货套利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曹国海;中国机构投资者股指期货套利策略选择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4 聂世林;利用股指期货套利[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5 陈恒;油企豆类期货套利策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6 申璐娟;沪深300股指期货套利策略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2年

    7 周婕;构建股指期货套利组合的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8 张勇;股指期货套利交易策略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郑志姣;股指期货套利交易机制研究及实证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10 曾健;沪深300股指期货套利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沪深300指数期货套利的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11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ihuoqq/2411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c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