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期货论文 >

股指期货发展模式的国际比较及中国的选择

发布时间:2017-04-04 08:16

  本文关键词:股指期货发展模式的国际比较及中国的选择,,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本文以国外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为背景,在近20年的时间里,全球主要资本市场维持了较长时间的繁荣发展,各国证券市场也持续增长,而股票市场的价格波动性也日益加剧。这使得机构投资者更多地利用股指期货进行风险对冲和套利交易,推动股指期货的交易规模迅速增长。根据美国期货业协会FIA的统计,全球交易所股指期货交易量已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趋势,股指期货已经成为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中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成为仅次于利率期货的第二大金融衍生工具。国际清算银行的统计数据表明,2007年全球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上百种股指期货与期权交易,交易所股指期货与期权的交易量达到44.58亿手。 本文将从股指期货市场产生的原因、条件、影响及与现货市场的关系等多方面对国外股指期货市场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了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定义股指期货发展模式的观点,并揭示了中国证券市场在过去的发展历程中属于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模式,但是对于中国证券市场及期货市场的现状,本文认为中国股指期货的发展应遵循缓和型强制性制度变迁模式。 本文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导论,分别阐述了论文的研究对象、目的及意义,描述本文分析框架,回顾国内外对于股指期货问题的各种研究角度及研究成果,并详细指出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二章股指期货发展的概况,分别介绍股指期货从其诞生到繁荣的发展历程;股指期货在证券市场投资中所起到的经济功能;根据股指期货发展的特点将其归纳为两种发展模式;第三章股指期货引进条件的国际比较,对比分析了两种发展模式下股指期货不同的引进条件,并具体引用美国、英国、韩国、新加坡股指期货在推出时的具体历史背景及条件;第四章引进股指期货对证券市场的影响,着重分析了股指期货推出后对现货市场的流动性和波动性的影响;第五章中国股指期货的引进及模式的选择,分析中国目前推出股指期货的条件,及推出后的影响。最后,通过前文对两种模式的特点的概括,得出中国在推出股指期货时所需要完善的制度建设及相关建议。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对比股指期货的发展模式,并将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的变迁模式应用于股指期货市场。分析各自的优缺点,并归纳这些引进模式可能的借鉴意义。同时,本文也将对当前中国推出股指期货所具备的条件进行归纳。并分析股指期货推出后对中国证券市场可能的影响。在综合权衡股指期货发展模式的优缺点后,提出最适合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模式建议。
【关键词】:股指期货 诱致性制度变迁 强制性制度变迁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832.5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导言9-15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9-10
  • 1.2 相关的国内外研究回顾10-13
  • 1.2.1 国外关于股指期货研究的回顾10-11
  • 1.2.2 国内关于股指期货研究的回顾11-13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之处13-15
  • 1.3.1 论文的主要内容13
  • 1.3.2 论文的创新之处13-15
  • 第2章 股指期货的概况及其发展模式15-23
  • 2.1 股指期货的概念及特点15
  • 2.1.1 股指期货的概念15
  • 2.1.2 股指期货的特点15
  • 2.2 股指期货市场的产生与发展15-18
  • 2.2.1 股指期货的产生15-16
  • 2.2.2 股指期货的发展及现状16-18
  • 2.3 股指期货的经济功能18-20
  • 2.3.1 有效规避市场风险和促进资本流动18-19
  • 2.3.2 减少交易成本并提高市场流动性19
  • 2.3.3 提高信息传递效率19-20
  • 2.3.4 发挥价格发现功能并促进投资者对市场的预期20
  • 2.4 股指期货的两种发展模式20-23
  • 2.4.1 股指期货两种发展模式的介绍20-21
  • 2.4.2 股指期货两种发展模式的实例21-23
  • 第3章 两种模式下发展股指期货条件的国际比较23-31
  • 3.1 基于诱致性制度变迁的股指期货引进条件(美国、英国)23-26
  • 3.1.1 美国股指期货的引进条件23-25
  • 3.1.2 英国股指期货引进的条件25-26
  • 3.2 基于强制性制度变迁的股指期货引进条件(韩国、新加坡)26-29
  • 3.2.1 韩国股指期货的引进条件26-28
  • 3.2.2 新加坡股指期货的引进条件28-29
  • 3.3 两种股指期货发展模式条件的比较29-31
  • 3.3.1 基于诱致性制度变迁的股指期货引进条件29
  • 3.3.2 基于强制性制度变迁的股指期货引进条件29-31
  • 第4章 两种模式下引进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的影响31-37
  • 4.1 基于诱致性制度变迁的股指期货对证券市场的影响31-33
  • 4.1.1 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流动性的影响31-32
  • 4.1.2 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波动性的影响32-33
  • 4.2 基于强制性制度变迁的股指期货对证券市场的影响33-35
  • 4.2.1 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流动性的影响33-34
  • 4.2.2 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波动性的影响34-35
  • 4.3 股指期货发展模式对证券市场影响的分析结果35-37
  • 4.3.1 股指期货两种发展模式对现货市场流动性的影响35
  • 4.3.2 股指期货两种发展模式对现货市场波动性的影响35-37
  • 第5章 中国股指期货的引进及模式的选择37-44
  • 5.1 中国股指期货的发展模式37-38
  • 5.1.1 政府对现货市场股票发行的行政性控制37
  • 5.1.2 政府对现货市场中企业并购重组行为的行政控制37-38
  • 5.1.3 政府对现货市场参与主体行为的行政性控制38
  • 5.2 中国发展股指期货可能产生的作用及影响38-41
  • 5.2.1 为机构投资者提供套期保值工具并有效规避系统性风险38-39
  • 5.2.2 股指期货推出对我国现货市场流动性的影响39-40
  • 5.2.3 股指期货推出对我国现货市场波动性的影响40
  • 5.2.4 股指期货的推出对证券市场投资者结构的影响40-41
  • 5.3 国外发展模式对中国引进股指期货的启示41-44
  • 5.3.1 加快证券市场法规与自律管理体系的建设41-42
  • 5.3.2 建立股指期货交易的监管和内部控制体系42-43
  • 5.3.3 加强对股指期货投资的宣传和教育43-44
  • 结论44-46
  • 参考文献46-48
  • 致谢48-4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公开发表的论文49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姜楠;论股指期货市场操纵的法律规制[D];北京工商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股指期货发展模式的国际比较及中国的选择,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52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ihuoqq/2852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4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