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期货论文 >

爱尔眼科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8 02:17
   在自由企业经济体制下,企业会选择用股权激励的方式来解决委托代理问题。股权激励就是授予股权给经营者,让经营者以股东的身份参与决策,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委托代理冲突。在此背景下,我国企业逐步加大了对股权激励的应用。我国创业板自2009年上市以来,越来越多的公司也开始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但是由于目前国内资本市场发展并不健全,且我国在股权激励的应用上缺少经验,以至于很多公司发布的激励计划并不完善。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研究,对完善股权激励应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三次股权激励计划作为研究对象。爱尔眼科自2009年在创业板上市以来,前后共发布了三次股权激励计划,这三次股权激励计划在激励形式、激励对象的范围、预留股份的设置和考核指标上都有显著的差异,针对该案例的研究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分析爱尔眼科三次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并为未来类似的股权激励计划提供借鉴经验。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市场绩效、财务绩效、公司行为三个层面评价股权激励效果。在方案公告阶段,用CAR来代表公司短期收益的实现,在实施阶段通过财务绩效和公司行为的变化研究股权激励对公司中长期收益的影响。利用事件研究法考查了爱尔眼科三次股权激励后的市场表现,采用累积超额收益率(CAR)法进行分析。股权激励对公司行为的影响主要从股权激励前后的公司的经营行为、融资行为和投资行为进行分析。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对爱尔眼科三期完整的股权激励计划进行了持续的追踪,并结合案例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目的从短期、中期和长期三个层次对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研究发现,爱尔眼科首期股权激励计划的给公司带来了短期财富效应,具有显著正的累计超额收益率,并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应。从企业财务绩效方面来看,公司的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股权激励对公司行为的影响来看,本文在对爱尔眼科三期股权激励计划对比的基础上,结合公司自上市以来的财务数据,总结出爱尔眼科股权激励的实施对提高公司的经营绩效、吸引核心技术人员和提升公司科研水平有积极的作用。
【学位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272.92
【部分图文】:

股权激励,眼科,三期,创新点


图 1-1 本文的研究框架1.3 可能的创新点本文在对相关文献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可能存在的创新有以下两点:第一,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在于研究内容上,眼科行业属于朝阳产业,针对眼科医院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研究实属不多。且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是爱尔眼科三期股权激励计划,对其三期股权激励做对比分析。而其他研究股权激励的文章大多数是只研究一期股权激励计划,所以本文在对股权激励的持续追踪上具有一定的创新。第二,本文在对爱尔眼科三期股权激励计划对比的基础上,运用市场指标和会计指标相结合的方式,并结合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目的从短期、中期、长期三个层次对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最后结合公司自上市以来的财务数据和公司行为的变化,总结出爱尔眼科股权激励的实施对提高公司的经营绩效、吸引

主营业务,眼科,数据库图,专业人员


其他业务 651.47 527 280 248 178 43 18资料来源:Wind数据库图3-1 爱尔眼科主营业务构成3.2.3 爱尔眼科的员工构成在员工构成上,如图3-2和图3-3所示,从专业类别上看,其他专业人员占比

构成图,眼科,股权激励


爱尔眼科的员工学历较高,并且技术人员比重较大,对人力资本的依赖性较高。爱尔眼科实施股权激励有助于留住技术性人才和管理人员。图3-2 爱尔眼科员工专业构成图3-3 爱尔眼科员工学历构成3.2.4 中国医药行业股权激励实施情况我国医药行业依据国家关于股权激励的政策不断推行股权激励。截止到2017年底,中国医药行业共279家上市公司,其中有98家推出的激励计划有122份,占行业的比例为35.13%,如下表3-3所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闯;孙健;张修平;向晶薪;;股权激励与上市公司投资行为——基于倾向得分配对方法的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5年05期

2 俞恒迪;傅颀;;股权激励方案对高管行为及公司绩效的影响——基于益佰制药公司的案例分析[J];财务与会计;2015年09期

3 陈文强;贾生华;;股权激励、代理成本与企业绩效——基于双重委托代理问题的分析框架[J];当代经济科学;2015年02期

4 汪涛;胡敏杰;;股权激励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5年04期

5 黄虹;张鸣;柳琳;;“回购+动态考核”限制性股票激励契约模式研究——基于昆明制药股权激励方案的讨论[J];会计研究;2014年02期

6 李小荣;张瑞君;;股权激励影响风险承担:代理成本还是风险规避?[J];会计研究;2014年01期

7 王晓洋;;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基于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3年32期

8 杨龙光;王擎;;股权激励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来自A股市场的实证证据[J];投资研究;2013年08期

9 刘广生;马悦;;中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效果[J];中国软科学;2013年07期

10 牛雪;张玉明;;委托代理视角下的管理层股权激励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3年08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郑吉庆;我国家电行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果评价[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2 郑圣慈;格力电器股权激励案例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594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ihuoqq/28594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a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