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期货论文 >

中国股指期货的定价研究与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2 21:38

  本文关键词:中国股指期货的定价研究与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沪深300股票指数期货于2010年4月正式推出,标志着金融衍生产品正式在我国生根发芽,它的成功推出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进步和完善,但另一方面,我国金融市场也面临更多的挑战。经过五年的发展,金融期货成交量已经从2011年的0.50亿手升至2014年的2.17亿手,成交金额从43.77万亿元升至164.01万亿元,市场份额从7.24%跃升到56%以上。而作为主力军的股指期货,在中国发展迅猛,但和成熟市场相比,我国金融期货市场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研究股指期货定价模型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股指期货具有价格发现功能,准确的定价模型使得股指期货价格更充分反映市场信息,更好地预测现货价格的未来走势;其次,市场中的套利活动有助于市场价格回复正常水平,控制过度投机,保障金融系统稳定,而良好的定价模型是保证套利策略完整执行的前提。本文研究中国股指期货的定价问题,在查阅大量文献之后,没有发现使用日内交易数据和不完美市场定价模型研究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文献,本文弥补了这方面研究的不足,研究对象是沪深300股票指数期货和恒生指数期货,两者分别是新兴市场和成熟市场的代表,研究期间是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样本数据是5分钟交易数据和日交易数据。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沪深300股指期货和恒生指数期货的市场不完美度,实证结果表明98%以上的沪深300股指期货的市场不完美度在0和1之间,99.9%以上的恒指期货的市场不完美度在0和1之间;分析市场不完美度与资金投资比例的关系可以得出,市场不完美程度越高,套期保值的效果就越差;定价误差与市场不完美度之间存在显著为正的关系,两种股利率估计方法对研究结果没有影响。另外,随着到期日临近,定价误差有显著减少的现象。最后,对比了不同市场、不同定价模型的定价误差,发现持有成本模型对恒指期货的定价效果更好,原因是恒指期货市场更加成熟,更加接近持有成本模型的完美市场假设,但持有成本模型都高估了股指期货和恒指期货的价格,这一发现与前人研究成果一致。无论是沪深300股指期货还是恒指期货,不完美市场定价模型的定价误差都小于持有成本模型的定价误差。
【关键词】:持有成本模型 不完美市场定价模型 市场不完美度 回归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2.51;F724.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1、绪论10-20
  • 1.1 研究背景10-16
  • 1.1.1 股票指数概述10-12
  • 1.1.2 期货的产生与发展12-13
  • 1.1.3 全球股指期货市场13-14
  • 1.1.4 我国股指期货发展的现状14-16
  • 1.2 文献综述16-19
  •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目的19
  • 1.4 本文研究结构安排19-20
  • 2、股指期货定价模型20-23
  • 2.1 持有成本模型20-21
  • 2.2 不完美市场定价模型21-23
  • 3、市场不完美度的实证研究23-44
  • 3.1 市场不完美度23-25
  • 3.1.1 市场不完美度的定义23
  • 3.1.2 市场不完美度的性质23-25
  • 3.2 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不完美度的实证分析25-33
  • 3.2.1 数据选取26-27
  • 3.2.2 持有成本模型参数估计27-29
  • 3.2.3 实证研究29-33
  • 3.3 恒生指数期货市场不完美度的实证分析33-37
  • 3.3.1 数据选取33
  • 3.3.2 持有成本模型参数估计33-34
  • 3.3.3 实证分析34-37
  • 3.4 沪深300股指期货和恒指期货对比分析37-41
  • 3.5 不完美度性质3的问题剖析41-44
  • 4、期货定价模型实证分析44-47
  • 5、结论与展望47-49
  • 5.1 结论47
  • 5.2 未来展望47-49
  • 参考文献49-51
  • 致谢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晓军;海外中国股指期货的发展及其影响[J];证券市场导报;2005年06期

2 沈东;;中国股指期货先失胜券[J];中国纺织;2006年07期

3 赵晶莹;;中国股指期货推出可行性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年11期

4 陈支农;;中国股指期货须着力夯实市场地基[J];社会观察;2008年01期

5 王郧;张宗成;;外资操纵中国股指期货的路径猜想及防范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沈可挺;;中国股指期货:莫等闲,急白国人头[J];银行家;2005年11期

7 赵勇;马瑾;曹廷贵;;中国股指期货标的资产的实证研究[J];浙江金融;2008年01期

8 倪敏;蒋_g;;中国股指期货系统性风险的国际因素研究[J];金融纵横;2012年01期

9 黄杰;程涛;红曙光;;中国股指期货遭遇外资“围剿”[J];城色;2008年04期

10 田晓军;;海外推出中国股指期货[J];资本市场;2003年1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庹泓;美国也要推出中国股指期货[N];经济参考报;2007年

2 陈冬华 赵英英;境外中国股指期货概述[N];期货日报;2006年

3 黄敏芝邋程家政;2007中国股指期货机构投资者高级研讨会在深圳举行[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7年

4 记者 曲德辉;梅拉梅德:看好中国股指期货发展前景[N];期货日报;2010年

5 黄湘源;中国股指期货之痛[N];证券时报;2001年

6 罗文辉;中国股指期货推出迫在眉睫[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7 晨光;新加坡推出中国股指期货是件好事情[N];证券时报;2006年

8 记者 莫莉;高频交易对中国金融市场意味着什么?[N];金融时报;2012年

9 曲德辉;中国应加快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N];期货日报;2007年

10 广发期货 田晓军 博士;海外中国股指期货的发展及启示[N];期货日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旭坤;中国股指期货的定价研究与实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张凤廷;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中国股指期货回归预测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3年

3 潘振宇;中国股指期货现状研究及风险控制[D];山东大学;2008年

4 胡伟;中国股指期货风险管理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5 聂丽;中国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关系的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永杰;中国股指期货对现货波动影响及传导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7 余雷;中国股指期货的运作模式与制度构建[D];浙江大学;2001年

8 周敏;基于极值分布VaR模型的中国股指期货风险评估[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9 陈声利;高频数据条件下中国股指期货市场波动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10 刘强;中国股指期货风险预警与控制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股指期货的定价研究与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20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ihuoqq/3020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6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