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期货论文 >

LME、COMEX对我国铜期货的协同波动溢出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7 18:01

  本文关键词:LME、COMEX对我国铜期货的协同波动溢出效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铜是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的有色金属,被广泛应用于电气、轻工、机械制造、建筑工业、国防工业等领域。在我国,有色金属材料的消费中铜的消费量仅次于铝。铜在电气、电子工业中应用最广、用量最大,占消费量的一半以上。铜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它的价格变动对一国的影响较大。据统计,世界上铜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是智利,中国的铜资源储藏量位居世界第四。而在铜的消费量方面,由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铜消费量逐年递增。按照经济学原理,中国既是铜重要的生产国也是重要的消费国,在世界铜价的决定方面我国应拥有重要的话语权。但实际上,我国一直以来对铜缺乏定价权。世界铜价主要由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和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交易的期铜合约的价格决定。目前,我国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的建立已经趋于完善,期货铜的交易也已经与国际接轨。因此,全面认识我国上海期货交易所的期铜在国际上的地位,了解上海铜期货交易所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了解我国期铜交易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就需要先认识到世界其他铜期货市场对我国铜期货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即世界上其他铜期货市场的价格波动是如何影响我国铜期货市场价格的。因此,运用现代计量模型准确的建立反映世界其他主要铜期货市场对我国铜期货市场影响机理的波动溢出模型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从现有模型中分析出更合理、更具有实际经济意义的结果,为我国铜期货市场决策者提供符合实际的理论分析依据和更具现实意义的决策参考,对发挥我国铜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套期保值、流动性提高和风险规避的功能,促进了我国大宗商品铜的稳定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因此,人们迫切的需要了解世界主要铜期货市场对我国铜期货市场的金融波动的影响规律,从而及时了解外国铜期货市场波动对我国的铜期货风险的转嫁程度,并利用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操作来规避外国铜期货市场间的波动对我国铜期货市场的相互影响。同时,掌握如何利用铜期货市场间的风险转嫁作用进行铜期货套期保值、规避国内大宗商品铜价格的剧烈波动对我国生产型企业造成恶劣影响,能使我国以铜为原材料的生产型企业能够有计划的安排生产,从而达到稳定国内经济发展的目的。 本文阐述了LME、COMEX对SHFE铜期货的协同波动溢出效应,旨在弄清我国上海期货交易所的期铜价格在国际上的地位。本文首先介绍了写作的背景,归纳了国内国外对此课题的研究。其次,本文详尽介绍了铜作为商品和投资品的价格影响因素,分别从商品属性和投资品属性的角度阐述了铜价变动的原因。然后,本文分别阐述了世界三大期铜交易所LME、COMEX和SHFE的发展历程,并分别从风险管理制度、交割条款、投资者结构和铜期货市场最小变动价位比较了这三大交易所的交易情况。第四,本文从实证方面介绍了三大期货交易所铜价的波动溢出效应。一方面本文分别论证了伦敦金属交易所和纽约商品交易所对上海期货交易所铜价的波动溢出效应,证实了伦敦金属交易所和纽约商品交易所均对上海交易所交易的期铜价格有显著的波动溢出效应,其中伦敦商品交易所的期铜价格波动对上海期货交易所的期铜价格的影响更大。另一方面,本文重点论证了LME、COMEX对SHFE铜期货的协同波动溢出效应。本文在GARCH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主成分分析,证实了LME、COMEX对SHFE铜期货存在明显的协同波动溢出效应。最后,本文根据实证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一方面建议投资者积极关注国外经济环境及期货价格走势;另一方面提出了深化现有期货品种、开展期货保税交割业务、完善交易者结构、适当扩大交易所涨跌停板的幅度、引进境外投资者和参与境外期货交易等措施。
【关键词】:LME COMEX SHFE 期货价格 波动溢出效应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724.5;F224
【目录】:
  • 目录3-5
  • Contents5-7
  • 摘要7-9
  • Abstract9-11
  • 1. 导论11-16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11-13
  • 1.1.1 研究背景11-12
  • 1.1.2 研究意义12-13
  • 1.2 文献综述13-14
  • 1.2.1 基于期货价格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13-14
  • 1.2.2 基于GARCH模型的波动溢出分析的文献综述14
  • 1.3 研究思路、基本框架及创新之处14-16
  • 2. 期货铜价格的影响因素分析16-21
  • 2.1 铜的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之间的关系分析16
  • 2.2 铜的资源供求关系16-17
  • 2.3 金属铜价与世界经济关系17-19
  • 2.3.1 当前美元流动性的现状17-19
  • 2.3.2 期货铜价与美元流动性关系19
  • 2.4 政治因素及投资者心理因素19-21
  • 3. LME、COMEX和我国SHFE铜期货市场发展状况及基本情况比较分析21-30
  • 3.1 LME、COMEX和我国SHFE铜期货市场的发展现状21-26
  • 3.1.1 LME、COMEX铜期货市场的发展现状21-24
  • 3.1.2 我国SHFE铜期货市场的发展现状24-26
  • 3.2 LME、COMEX和我国SHFE铜期货市场基本情况比较分析26-30
  • 3.2.1 LME、COMEX和我国SHFE铜期货市场不同保证金等风险管理制度比较26-27
  • 3.2.2 LME、COMEX和我国SHFE铜期货市场不同交割条款的比较27-28
  • 3.2.3 LME、COMEX和我国SHFE铜期货市场投资者结构的比较28-29
  • 3.2.4 LME、COMEX和我国SHFE铜期货市场最小变动价位的比较29-30
  • 4. 基于PCA-GARCH模型的波动溢出效应研究方法30-35
  • 4.1 GARCH模型的研究及存在缺陷30-32
  • 4.1.1 GARCH模型的作用30
  • 4.1.2 GARCH模型的基本原理30-31
  • 4.1.3 GARCH模型的不足31-32
  • 4.2 主成分析(PCA)32-33
  • 4.2.1 主成分析简介和原理32-33
  • 4.2.2 主成分分析思想和步骤33
  • 4.3 引入主成分析的PCA-GARCH模型与金融市场协同波动溢出效应33-35
  • 4.3.1 PCA-GARCH简介和原理34
  • 4.3.2 PCA-GARCH模型思想和步骤34-35
  • 5. LME、COMEX对我国SHFE铜期货的协同波动溢出的实证研究35-42
  • 5.1 样本数据的选取及处理35-37
  • 5.1.1 样本数据的选择及处理35
  • 5.1.2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35-37
  • 5.2 LME、COMEX对我国SHFE铜期货的协同波动溢出实证分析37-42
  • 5.2.1 LME期铜价格对我国SHFE期铜价格的波动溢出效应研究39
  • 5.2.2 COMEX期铜价格对我国SHFE期铜价格的波动溢出效应研究39-40
  • 5.2.3 LME、COMEX对我国SHFE铜期货的协同波动溢出实证分析40-42
  • 6. 结论和政策建议42-47
  • 6.1 结论42-43
  • 6.2 缓解国外对我国期铜价格波动溢出的对策建议43-47
  • 6.2.1 关注国外经济环境及期货价格走势43-44
  • 6.2.2 完善我国铜期货交易44-47
  • 参考文献47-50
  • 致谢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跃中;;LME和SHFE期铜价格的动态计量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2 刘庆富;仲伟俊;;我国金属期货与现货市场之间的价格发现与波动溢出效应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李晓广;张岩贵;;我国股票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动性研究——对次贷危机时期样本的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8年11期

4 陈玮;;中美股票市场联动关系研究[J];管理观察;2008年23期

5 王明进;陈奇志;;基于独立成分分解的多元波动率模型[J];管理科学学报;2006年05期

6 韩非;肖辉;;中美股市间的联动性分析[J];金融研究;2005年11期

7 周伟;何建敏;;后危机时代金属期货价格集体上涨——市场需求还是投机泡沫[J];金融研究;2011年09期

8 华仁海,仲伟俊;对我国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实证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2002年05期

9 田新民,沈小刚;SHFE与LME期铜价格因果关系分析[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10 周志明,唐元虎;SHFE与LME期铜价格关系实证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4年01期


  本文关键词:LME、COMEX对我国铜期货的协同波动溢出效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39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ihuoqq/3139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1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