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期货论文 >

沪深300股指期货套期保值风险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5 08:04

  本文关键词:沪深300股指期货套期保值风险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沪深300股指期货上市已有将近两年的时间,从交易量以及波动的剧烈幅度上来说都已经大大超出预期效果,股指期货带动股市大盘以及各种小商品期货品种趋势日趋明显。作为股指期货的两大基本功能——价值发现和套期保值越来越受到业界人士的关注。套期保值是期货市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金券商规避系统风险的主要手段。然而,套期保值并不意味着风险的消失与完全转移,而只是用较小的价差的变动风险代替风险较大的价格的变动。因此,套期保值本身的风险直接影响着套保的效果。因此就股指期货而言,让投资者对股指期货套期保值的风险有更直接的认识,并最终达到提高投资者对套期保值风险重视并采取必要措施降低套期保值风险的目的,更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正是基于上述原因,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以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的套期保值为研究对象,对风险进行概述并将股指期货套期保值的风险类型划分为基差风险和交叉风险。按照风险识别、风险度量、以及风险管理的思路重点对套期保值中所产生的基差风险和交叉风险进行分析,其中基差风险的分析包括应用VaR方法对基差风险的大小进行分析,以及影响因素分析,将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套期保值的风险进行量化,交叉风险的分析则涉及到投资组合的选取,并于文章最后提出相应规避股指期货套期保值风险的建议。力求让投资者对我国股指期货套期保值的风险有更深入更系统的了解,引起并加强其对风险的重视程度。最后对我国股指期货套期保值的参与者提供规避降低套期保值风险的措施和方法,,力求为投资者的实际投资活动做指导。文章具体思路如下: 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分为三个小部分,首先介绍了股指期货引入市场的原因以及套期保值的必要性,其次举例说明了股指期货套期保值过程中同样存在风险。最后对国内外股指期货套期保值理论及风险方面理论进行综述。在套期保值的研究方面,相对于国外学者而言,国内学者更注重于运用数学的方式对套期保值比率等问题进行量化;风险方面,国外对于期货市场的风险研究较多也较为系统,国内相对不够系统,研究比较零散。由此而见,无论是对于套期保值本身的研究还是对于风险方面的研究国内相对于国外都不够成熟。 第二章:整体介绍风险使读者对风险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具体对沪深300股指期货套期保值风险进行介绍,整体分为三个子目,第一子目进一步介绍风险的概念,包括介绍风险的产生原因以及风险的各种定义,最终为本文中风险一词的进行定义即风险是一种不确定性;第二子目引入期货市场的一般性风险,对期货市场整体存在的共性风险进行统一介绍;第三子目具体介绍股指期货套期保值交易所特有的两类风险即基差风险与交叉套期保值风险。 第三章:风险的识别阶段,研究了基差风险与交叉套期保值风险的识别,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本文风险识别阶段的理论基础和依据,包括了VaR方法以及资产组合与资产定价模型的介绍;第二部分,具体应用历史模拟法,结合实证分析主要研究了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套期保值中的基差风险,并在历史模拟法下,求得基差风险的VaR值,表明套期保值过程中基差风险确实存在而且不容小觑。 第四章:风险管理措施阶段,从投资者、期货公司、期货业协会三个角度具体提出相应的规避套期保值风险的措施和建议,并提出有关套保比率的计算方法。 第五章:综合总结前文,并最终得出相应的结论。最后综合阐述了实证的研究结果以及主要建议,并对本文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面进行说明。
【关键词】:沪深300 股指期货 套期保值 风险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商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832.5;F22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20
  • 1.1 选题背景11-12
  • 1.2 选题意义12-13
  • 1.3 文献综述13-16
  • 1.4 有关风险理论研究综述16-18
  • 1.5 研究方法18
  • 1.6 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18-19
  • 1.7 文章思路图19-20
  • 第二章 期货市场风险概述20-25
  • 2.1 期货市场风险的成因21-22
  • 2.1.1 衍生市场引发风险21
  • 2.1.2 金融一体化引发风险21
  • 2.1.3 我国期货市场机制不健全引发风险21-22
  • 2.2 期货市场风险类型22-24
  • 2.2.1 期货市场一般风险形式22-23
  • 2.2.2 沪深 300 股指期货套期保值特有的风险类型23-24
  • 2.3 本章小结24-25
  • 第三章 沪深 300 股指期货风险测量25-36
  • 3.1 基差风险的识别25-30
  • 3.1.1 沃尔肯的套期保值理论25-26
  • 3.1.2 VaR 方法介绍26-30
  • 3.2 交叉套期保值风险的识别30-32
  • 3.2.1 资产组合选择理论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MP)30-31
  • 3.2.2 沪深 300 股指期货套期保值交叉风险31-32
  • 3.3 我国沪深 300 股指期货套期保值风险测量32-34
  • 3.3.1 模型构建32-33
  • 3.3.2 数据选取与研究方法33-34
  • 3.3.3 VaR 方法的优缺点评价34
  • 3.4 本章小结34-36
  • 第四章 沪深 300 股指期货套期保值风险管理措施36-43
  • 4.1 投资者自身风险管理措施36-38
  • 4.1.1 合理分配资金36-37
  • 4.1.2 加强风险控制防范操作风险37
  • 4.1.3 进行理性投资37
  • 4.1.4 坚持交易计划37-38
  • 4.2 加强期货公司风险控制38
  • 4.3 充分发挥证监会协会的作用38-39
  • 4.4 确定最优套保比率39-42
  • 4.4.1 OLS 最小二乘法模型39-40
  • 4.4.2 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GARCH)模型40-42
  • 4.5 本章小结42-43
  • 第五章 结论43-44
  • 致谢44-45
  • 参考文献45-47
  • 附表47-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海三;开设股指期货的几点思考[J];经济论坛;2000年16期

2 姜向阳;我国开办股指期货有关问题的探讨[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3 彭俊衡,鲍建平;WTO与我国股指期货开发[J];上海综合经济;2000年07期

4 余晓峰;我国推出股指期货的条件、意义及风险[J];经济师;2001年02期

5 权丽平,高用深;股指期货开设的效用分析[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6 唐海鸥;推出我国股指期货的会计学思考[J];学习论坛;2002年11期

7 习勤;我国推出股指期货的若干思考[J];企业经济;2003年05期

8 徐晓光;股指期货与模糊综合评价[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9 董贺;基金管理人运用股指期货防范股市系统性风险的投资策略[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4年09期

10 彭蕾,肖涛;股指期货推出对股市波动性影响研究——来自日本的实证分析[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丹;;股指期货在中国上市的背景分析及短期发展[A];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吉林省第六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孔庆林;杨晓华;;热炉效应在股指期货内部控制中的应用[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红英;郑学勤;刘震;章飚;富旭文;王兆先;田联丰;;股指期货运用之道[A];2011年第五届中国期货分析师论坛专刊[C];2011年

4 ;卷首语[A];2011年第五届中国期货分析师论坛专刊[C];2011年

5 包明宝;;论股指期货对股市的冲击及减缓对策[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6 袁象;余思勤;;利用扩展基尼均值系数计算股指期货套期保值比率[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徐涛;应益荣;;股指期货标的指数选择及风险控制实证分析[A];第四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何平;周依静;;沪深300指数与股指期货日内价格发现机制的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方世建;桂玲;吴博;;股指期货套期保值模型发展的比较评述[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周舟;魏卓;高莹;;基于共同因子模型的股指期货价格发现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韬;关注股指期货[N];人民日报;2001年

2 证券时报记者 魏曙光;左晓蕾:目前不宜推股指期货[N];证券时报;2008年

3 方正期货研发中心 傅声霆邋王飞;次贷危机凸显股指期货“稳定器”功能[N];证券时报;2008年

4 上海证券 李艳;国际热钱难以大规模参与我国股指期货[N];期货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蒋家华 胡东林;股指期货:“好饭不怕晚”[N];中国证券报;2008年

6 记者 李磊;股指期货在减缓美国股市跌幅中起到积极作用[N];期货日报;2008年

7 记者 李茜;股指期货何时叩响发令枪?[N];上海金融报;2008年

8 证券时报记者 秦利 万勇;六大交易所总经理呼吁尽快推出股指期货[N];证券时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叶苗;专家:股指期货可抚平市场波动[N];上海证券报;2008年

10 南华期货 张文利;股指期货在金融风暴中勇担重任[N];期货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小丽;股票和股指期货跨市场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2 蒋勇;股指期货市场风险管理与量化策略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3 王沛英;股指期货与金融安全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4 李慕春;股指期货市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1年

5 蔡向辉;股指期货影响股市波动的机制解析与实证检验[D];复旦大学;2010年

6 林祥友;融资融券交易下的股指期货市场功能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7 方斌;股指期货功能理论与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8 徐旭初;股指期货的国际比较研究——模型、实证及中国课题[D];复旦大学;2003年

9 张龙斌;基于股指期货的风险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10 罗洎;中国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信息传递效应的数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逸翊;股指期货对股市风险的防范[D];复旦大学;2010年

2 王彦宇;新华期货公司股指期货套期保值交易与风险管理策略[D];吉林大学;2010年

3 李敬东;我国发展股指期货势在必行[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4 李建国;中国股指期货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5 王若贝;股指期货期现套利策略研究及风险管理[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玲;中国股指期货定价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7 李唤工;我国开设股指期货的理论研究与动作构想[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王珂;沪深300股指期货风险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锦;中国股指期货定价实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10 谈纯集;股指期货投资策略与基金产品创新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沪深300股指期货套期保值风险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72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ihuoqq/3672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8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