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期货论文 >

基于变结构协整的股指期货跨期套利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1 13:24

  本文关键词:基于变结构协整的股指期货跨期套利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10年4月16日,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正式上市交易,自此我国金融市场走上了新的征途,我国投资者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对冲工具,一改过去没有做空方法的历史。经过4年的健康有序的发展,我国股指期货市场已经比较成熟。股指期货在我国金融市场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充分发挥了套期保值、发现价格以及规避系统性风险等功能。其中大量投资者利用了这些功能中的套利功能,他们在获取了可观收益的同时,也对市场价格的形成起了重大的作用。对股指期货套利的研究对投资者和我国金融市场均有着重要的意义。 股指期货的套利包括期现套利,跨期套利,跨品种套利以及跨市场套利等方式。本文研究的是股指期货的跨期套利,第一部分对股指期货的基础知识进行了概述。第二部分对套利理论进行了详述,推导了基于持有成本理论模型,之后对统计套利理论的定义、策略实施以及检验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在股指期货套利的研究中,一般基于持有成本模型和普通协整模型。在成本模型不容易确定股息率、价差长时间不回归和普通协整模型无法适应变结构的缺陷下,引入变结构协整模型。之后对变结构协整模型的定义、类型以及检验方法进行了介绍。第三部分对整个跨期套利策略的流程进行了理论的介绍,包括价格序列的平稳性检验、变结构协整检验和跨期套利交易策略的构建步骤。首先使用ADF检验进行平稳性检验,通过遍历所有可能变结构点处的ADF值并取最小值,与临界值进行比较来检验变结构协整存在性。之后对交易策略的流程进行了介绍,包括选取交易标的,构建投资组合,建立交易规则和优化策略参数。第四部分是交易策略的实证研究,分为单对合约一个完整交易周期的实证和多对合约多交易周期的实证。实证结果均表明变结构协整对价格的模拟效果要好于普通协整,基于变结构协整的套利策略表现也要优于传统模型。第五部分对本文进行了总结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跨期套利 变结构协整 统计套利 高频交易 交易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832.5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19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11-12
  • 1.2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12-13
  • 1.2.1 论文研究的研究目的12
  • 1.2.2 论文研究的意义12-13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13-17
  • 1.3.1 国外文献综述13-15
  • 1.3.2 国内文献综述15-17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17-19
  • 1.4.1 论文的主要内容17
  • 1.4.2 论文的研究方法17
  • 1.4.3 论文的结构安排17-19
  • 第二章 股指期货套利理论19-37
  • 2.1 股指期货基础知识19-23
  • 2.1.1 股指期货的概念19
  • 2.1.2 股指期货合约的主要特点19-20
  • 2.1.3 股指期货交易的特征20-21
  • 2.1.4 股指期货的交易规则21
  • 2.1.5 股指期货的功能21-22
  • 2.1.6 股指期货在我国的发展22-23
  • 2.2 套利理论23-28
  • 2.2.1 套利的经济学原理23
  • 2.2.2 套利的类型23-27
  • 2.2.3 本文研究的跨期套利类型27-28
  • 2.3 持有成本理论28-30
  • 2.3.1 不考虑交易成本的无套利区间28
  • 2.3.2 考虑交易成本的无套利区间28-29
  • 2.3.3 持有成本理论的缺陷29-30
  • 2.4 统计套利30-33
  • 2.4.1 统计套利定义及特征30-31
  • 2.4.2 统计套利原理31-33
  • 2.5 变结构协整理论33-37
  • 2.5.1 理论背景33-34
  • 2.5.2 变结构协整的概念以及分类34-35
  • 2.5.3 参数变结构协整35-37
  • 第三章 跨期套利策略构建37-43
  • 3.1 跨期套利模型相关方法37-39
  • 3.1.1 序列的平稳性检验37-39
  • 3.1.2 序列变结构协整关系检验39
  • 3.2 变结构协整跨期交易策略的构建步骤39-43
  • 3.2.1 交易标的的选取39-40
  • 3.2.2 构建投资组合40
  • 3.2.3 建立交易规则40-41
  • 3.2.4 策略参数优化41-43
  • 第四章 跨期套利模型实证研究43-53
  • 4.1 数据采取43
  • 4.2 数据的平稳性检验43-44
  • 4.3 变结构协整建模44-46
  • 4.4 多合约对多周期实证研究46-47
  • 4.5 实证结果参数稳定性检验47-53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53-55
  • 参考文献55-57
  • 致谢57-59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攀登,刘逖,刘海龙,吴冲锋;封闭式集合竞价交易策略模型及对沪市的实证检验[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年01期

2 张治青;;期权交易策略的构造与运用[J];国际金融研究;2006年11期

3 常青;;张辽献策:交易策略应对市场变化[J];股市动态分析;2009年35期

4 马莉;;我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特征及策略研究[J];现代商业;2010年24期

5 李玉霜;齐寅峰;;证券投资基金的机械交易策略分析[J];经济管理;2002年14期

6 胡松,杨招军;套利机会识别[J];怀化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陈宏杰;系统稳定 赢家根本[J];股市动态分析;2005年37期

8 詹浩勇;;浅析多时期证券投资组合价值与其收益的关系[J];企业技术开发;2005年12期

9 詹浩勇;;浅析多时期证券投资组合价值与其收益过程的关系[J];甘肃农业;2005年12期

10 吴东辉;薛祖云;;财务分析师盈利预测的投资价值:来自深沪A股市场的证据[J];会计研究;2005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东辉;薛祖云;;财务分析师盈利预测的投资价值——来自深沪A股市场的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2 朱玉旭;黄洁纲;徐纪良;;连续交易保值与期权定价[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3 王明日;刘善存;;限价指令交易策略的收益水平研究[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王劲松;王其文;;过度反应还是反应不足? 基于股指模拟交易的中外股市信息反应模式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5 解强;;流动性不足与保险公司资产配置[A];中国保险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胡仁昱;齐方正;;基于标准化金融数据元的中国证券交易市场程序化交易系统初探[A];第九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上)[C];2010年

7 万树平;涂生;;固定交易成本下的最优投资组合[A];第二十四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5年

8 余乐安;汪寿阳;黎建强;黄伟;;基于BPNN和Web的智能外汇滚动预测与交易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A];第11届海峡两岸信息管理发展策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章立;吕宏生;何建敏;胡小平;;非瓦尔拉斯市场下的动态风险价值[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一)[C];2006年

10 刘海龙;郑春;付涛;;基于随机控制的证券投资决策方法[A];1999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海通期货 秦小坡;基于RBF神经网的指数交易策略[N];期货日报;2009年

2 黄骏飞;跨期套利交易策略[N];中华合作时报;2005年

3 冯迪凡;“他确信自己已经发明了一种伟大的新交易策略”[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4 宋启虎;灾难性行情的交易策略反思[N];期货日报;2004年

5 广发期货 马仰清;逢高放空为主流[N];期货日报;2008年

6 招商证券;投资者委托申报应看清指令[N];中国证券报;2010年

7 黄骏飞;股票指数期货的估值及其交易策略[N];期货日报;2006年

8 周洛华;沪深股市进入对冲时代[N];上海证券报;2006年

9 徽商期货 郑思晖;中小钢材贸易企业参与钢材期货的交易策略[N];期货日报;2009年

10 长城伟业期货研究所 黄伟;系统交易在黄金期货上的应用[N];期货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兰多;斯里兰卡股市新兴的盈利技术交易策略的市场效率和适用性[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来升强;高频数据交易策略与波动性分析[D];厦门大学;2009年

3 王帅;量化投资:从行为金融到高频交易[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李琪;企业并购定价及交易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5 向修海;随机流动性、资产交交换策略和定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6 王宝森;股票指数期货交易策略及风险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7 黄志伟;批发竞争区域电力市场及供电公司交易策略初探[D];武汉大学;2004年

8 黄伟;基于隐性交易成本的期货市场交易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9 胡小平;La-ES与最优变现策略模型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10 方毅;股市行为特征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冬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交易策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2 钟慧聪;基于中国股指期货市场的综合型算法交易策略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3 霍建强;基于主体的最优交易策略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0年

4 李东星;基于技术分析的中国股票市场交易策略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5 陈旭;基于技术分析的程式交易策略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2年

6 邓一沙;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构建交易策略[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7 杨浩;基于标高和时间维度的连续竞价交易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彭明志;欲速则不达:算法交易策略与普通交易员的市场表现[D];厦门大学;2014年

9 张宇鑫;股票期权与B-S定价模型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4年

10 黄靖云;基于移动平均的股票交易策略与时机的实证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变结构协整的股指期货跨期套利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37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ihuoqq/3837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a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