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期货论文 >

沪深300指数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联动效应分析

发布时间:2017-07-17 02:06

  本文关键词:沪深300指数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联动效应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期现套利 正反馈 负反馈 非对称波动


【摘要】:借助VEC模型和EGARCH模型对沪深300指数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期现套利的联动效应进行了计量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期现套利中卖出期货合约的交易导致了期货价格的下降,但由于现货市场显著的自相关性,买入有限规模现货资产的交易并未带动现货价格的上升,这意味着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基差的收敛并不是因为两个市场之间形成了此消彼长的负反馈联动效应,而是由于期货价格对信息反应更灵敏因而比现货价格下降得更快。因此,在沪深300指数现货市场的非对称波动中,期现套利起到的是助推而非缓冲作用。
【作者单位】: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关键词】期现套利 正反馈 负反馈 非对称波动
【分类号】:F224;F832.51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股票指数期货市场是股票现货市场不断发展和深化的产物,同时它也是促进股票现货市场进一步发展的助推器,股票现货市场与股票指数期货市场因期现套利紧密联系在一起。当股票现货价格与股票指数期货价格之间的价差高于均衡水平时,套利者卖出股票指数期货并买入对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天才;张阁;;中国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联动效应的实证研究——基于沪深300仿真指数期货数据的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04期

2 曹明;;沪深300股票指数期货期现套利机制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年06期

3 李婷;刘向丽;李成武;;股指期货与股市联动效应研究——沪深300股指期货高频数据的证据[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4 严敏;巴曙松;吴博;;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与波动溢出效应[J];系统工程;2009年10期

5 周小全;邓淑斌;;沪深300指数期货对A股市场波动性影响的传导机制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年04期

6 付胜华;檀向球;;股指期货套期保值研究及其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9年04期

7 刘又林;严璀华;;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的风险关联分析[J];金融纵横;2011年06期

8 郦金梁;雷曜;李树憬;;市场深度、流动性和波动率——沪深300股票指数期货启动对现货市场的影响[J];金融研究;2012年06期

9 项歌德;沈开艳;;股指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与风险波动溢出效应实证研究——以中国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为例[J];上海金融;2012年06期

10 曹森;张玉龙;;沪深300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2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刘杰;郑宇;;沪深300股指期货对标的指数的影响——基于修正GARCH模型的实证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2 袁绍锋;甄红线;;H股指数期货对现货市场信息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非线性Granger检验[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3期

3 陈昭;韩士专;;沪深300股指期货价格发现贡献度研究[J];财会月刊;2011年09期

4 孙荣;吴天微;;运用灰色系统模型预测沪深300指数变动[J];财会月刊;2011年24期

5 李红霞;傅强;袁晨;;中国黄金期货与现货市场的相关性及其套期保值研究[J];财贸研究;2012年03期

6 黄嘉;林丽;;中国股票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关系实证研究——基于沪深300股指期货与现货指数[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7 李婷;刘向丽;李成武;;股指期货与股市联动效应研究——沪深300股指期货高频数据的证据[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8 文先明;梁琳;黄亚雄;;股指期货仿真交易与现货相互引导关系[J];系统工程;2010年03期

9 彭选华;傅强;;股指期货对现货时变相依结构的多尺度研究[J];系统工程;2011年05期

10 张雪莹;岳国明;;金属类期货对相关股票的套期保值问题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10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阁;中国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的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陈旭光;中国股指期货市场监管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王飞;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非完备性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4 潘娜;波动指数:理论、方法和在我国的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柴尚蕾;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的相关性及套期保值策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6 吕永琦;商品期货市场价格发现与投机泡沫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陈明华;基于金融因素的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8 陈继兵;中国玉米期货市场微观结构与信息溢出效应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2年

9 罗洎;中国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信息传递效应的数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10 李红霞;我国资产市场间均值溢出效应及波动的相关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琳;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波动性影响及相互引导关系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吕玲;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互动关系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花魁;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毕磊;沪深300股指期货价格发现及波动溢出效应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5 宫庆彬;尾部风险约束下的股指期货套期保值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6 李江;我国股指期货与现贷指数之间的价格发现及波动性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7 邱昊;期货与现货市场波动率溢出效应和VaR风险管理[D];浙江大学;2011年

8 赵婉淞;沪深300股指期货的动态套期保值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陈睿;股指期货与市场波动[D];南京大学;2011年

10 肖飞;沪深300股指最优套期保值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天才;张阁;;股指期货的推出对现货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新华富时A50的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07期

2 邢天才;张阁;;中国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联动效应的实证研究——基于沪深300仿真指数期货数据的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04期

3 初昌雄;史蓉;;股指期货对股票现货市场的影响分析[J];当代经济;2007年10期

4 王敬;程显敏;宗乐新;;股指期货在ETF投资管理中的套期保值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5 马超群;刘钰;姚铮;袁梦兮;路文金;;股指期货最小风险套期保值比率计算方法及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2008年09期

6 严敏;巴曙松;吴博;;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与波动溢出效应[J];系统工程;2009年10期

7 郦金梁;廖理;沈红波;;股权分置改革与股票需求价格弹性——基于供给需求的理论框架和经验证据[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2期

8 陈芳平;李松涛;;股指期货推出对股指波动性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日经225指数期货交易整合式市场模式[J];甘肃金融;2006年02期

9 刘考场;李树丞;舒杨;;股指期货对于市场波动性影响的分析——基于KOSPI200和TAIEX股指期货的实证分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黄永兴;徐鹏;;股指期货对股票指数波动性的影响——基于沪深300股指期货仿真交易的计量检验[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旭初;股指期货的国际比较研究——模型、实证及中国课题[D];复旦大学;2003年

2 蔡向辉;股指期货影响股市波动的机制解析与实证检验[D];复旦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海龙;张月;;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的波动性影响[J];金融经济;2007年22期

2 邱骁m8;孙英隽;;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套期保值策略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0年07期

3 蔡向辉;杨嘉文;;股指期货抑制股市正反馈交易的效果及作用机制分析——对全球主要市场的实证检验[J];南方经济;2010年11期

4 石春燕;刘传哲;;中国股指期货的股市稳定作用分析——基于正反馈交易视角[J];金融与经济;2011年03期

5 刘考场;李树丞;舒杨;;股指期货对于市场波动性影响的分析——基于KOSPI200和TAIEX股指期货的实证分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蒋虹;曲丹丹;;基于VaR的沪深300股指期货风险管理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2008年12期

7 龚志勇;李定安;;股指期货市场管制的信号传递模型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8 胡海波;;卖空机制与股指期货关系研究[J];时代金融;2009年05期

9 周鑫;张晓军;;国内股指期货定价模型初探[J];青春岁月;2011年04期

10 任燕燕;李学;;股指期货与现货之间超前滞后关系的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健;;正反馈:复杂系统中“涌现”的动力学机制初探[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姜晨;左小德;;网络外部性下的企业技术竞争——一种演化博弈的分析视角[A];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记者 张欢 编辑 衡道庆;炒房资金会否转战股市[N];上海证券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欧阳晓红 田芸;首选房地产“做空中国”势力外围集结[N];经济观察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忠辉;中国股指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和监管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2 张晓蓉;资产价格泡沫——理论与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3 鲍小飞;房地产市场泡沫的形成和预警[D];复旦大学;2005年

4 黄鹤;中国大中城市房地产泡沫的检验及成因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5 杨文斌;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企业成长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6 张敏;股指期货套利与套期保值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方毅;股市行为特征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章晓霞;中国股票市场泡沫现象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9 姚宁;考虑跳跃与市场噪音条件下波动率估计与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10 韦立坚;连续竞价市场中的投资者学习、信息扩散效率与制度设计[D];天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波;我国股指期货市场对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分析[D];辽宁大学;2011年

2 方问禹;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有效性相关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3 邢秉昆;我国股指期货市场避险功能的实证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2年

4 郭苗苗;中国股指期货市场与股票市场周期互动关系的谱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黄晖;中美股指期货市场风险监管比较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颜虎;沪深股指期货市场有效性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7 杨阳;中国股指期货市场涨跌幅制度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8 杨阳;香港和内地股指期货市场间的收益与波动溢出效应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9 牛放;我国股票现货市场和股指期货市场之间风险传导的实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1年

10 王利丹;国际间国家和地区股指期货市场收益率与波动率关系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514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ihuoqq/5514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1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