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期货论文 >

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有效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9 12:20

  本文关键词: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有效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金融危机 玉米期货市场 价格波动 价格发现 风险规避


【摘要】:期货市场在世界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如今的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期货市场已经成为无法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其价格发现和规避风险的功能,起着其他类型市场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期货作为金融工具发挥着较好的规避风险功能,在我国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玉米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品种之一,在农业生产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玉米期货自2004年重新推出以来,一直是我国期货市场的重要品种。2008年后期,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爆发,导致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连锁反应。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商品价格的剧烈波动也引发了中国期货市场价格的波动。玉米期货价格在2008年出现大幅波动。金融危机对我国玉米期货市场的有效性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以金融危机的爆发为时间节点,分三个时间段,从玉米期货市场价格波动性、玉米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玉米期货市场风险规避三个角度,分析我国玉米期货市场的有效性。运用ARCH类模型对三个时间段的高频交易日数据进行价格波动性研究。基于协整方法,建立VECM模型对三个时间段的玉米期货和现货连续周价格进行价格发现功能的分析。最后分别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对三个时间段的玉米期货和现货连续周价格进行套期保值绩效研究。通过模型结果的比较分析,进一步说明金融危机的冲击对于我国玉米期货市场的有效性造成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玉米期货市场价格波动性波动持续力较强,其期货市场的长期记忆性较弱,期货市场显得更加有效;我国玉米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期货市场没有很好地发挥其价格发现功能;玉米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在价格趋势上相关性很高,具备套期保值条件,但其套期保值有效度不高,风险规避功能下降。根据研究结果,本文指出监管者应做好调控持续而至的市场风险的准备;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和规范的监管体系,来保障期货市场的健康运行;提高玉米期货市场参与者经济素质,加强对玉米期货参与者的教育,提高参与者对玉米期货价格影响因素和市场情况的认识。
【关键词】:金融危机 玉米期货市场 价格波动 价格发现 风险规避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3.7;F724.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6
  • 1.1 问题的提出8-10
  • 1.1.1 研究背景8-9
  • 1.1.2 问题的提出9-10
  • 1.2 研究意义10
  • 1.3 文献综述10-13
  • 1.3.1 国外学者对农产品期货市场有效性的研究10-11
  • 1.3.2 国内学者对农产品期货市场有效性的研究11-12
  • 1.3.3 文献评述12-13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13-14
  • 1.4.1 研究内容13
  • 1.4.2 研究方法13-14
  • 1.5 论文结构与技术路线14-15
  • 1.5.1 结构安排14-15
  • 1.5.2 技术路线15
  • 1.6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15-16
  • 第二章 理论基础16-20
  • 2.1 期货市场价格波动性理论16-17
  • 2.1.1 波动性的内涵及特征16-17
  • 2.1.2 波动模型理论17
  • 2.2 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理论17-18
  • 2.3 期货市场套期保值理论18-19
  • 2.4 研究假说19-20
  • 第三章 我国玉米期货市场发展概况20-24
  • 3.1 我国期货市场运行状况20-21
  • 3.2 我国玉米期货市场概述21-23
  • 3.2.1 玉米期货首次推出21-22
  • 3.2.2 玉米期货重新推出22
  • 3.2.3 玉米期货市场现状22-23
  • 3.3 本章小结23-24
  • 第四章 我国玉米期货价格波动性分析24-33
  • 4.1 研究方法24-25
  • 4.2 数据的选取25
  • 4.3 金融危机发生前的价格波动性分析25-27
  • 4.4 金融危机冲击下的价格波动性分析27-29
  • 4.5 金融危机发生后的价格波动性分析29-31
  • 4.6 本章小结31-33
  • 第五章 我国玉米期货价格发现功能分析33-39
  • 5.1 研究方法33-34
  • 5.2 数据的选取34
  • 5.3 金融危机发生前的价格发现功能分析34-35
  • 5.4 金融危机冲击下的价格发现功能分析35-36
  • 5.5 金融危机发生后的价格发现功能分析36-38
  • 5.6 本章小结38-39
  • 第六章 我国玉米期货风险规避功能分析39-43
  • 6.1 研究方法39-40
  • 6.2 数据的选取40
  • 6.3 实证分析40-42
  • 6.3.1 金融危机发生前的描述性统计分析40-41
  • 6.3.2 金融危机发生前的套期保值绩效分析41
  • 6.3.3 金融危机冲击下的描述性统计分析41
  • 6.3.4 金融危机冲击下的套期保值绩效分析41
  • 6.3.5 金融危机发生后的描述性统计分析41-42
  • 6.3.6 金融危机发生后的套期保值绩效分析42
  • 6.4 本章小结42-43
  • 第七章 研究结论43-45
  • 参考文献45-49
  • 后记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东辉,杨印生,郭鸿鹏;吉林省利用玉米期货市场对策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4年06期

2 李冬发;当前大连玉米期货市场为何“活而不旺”[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2004年12期

3 ;上市准备工作就绪玉米期货将给市场带来什么?[J];中国禽业导刊;2004年16期

4 ;2006年大连玉米期货回顾与2007年展望[J];黑龙江粮食;2007年01期

5 ;玉米期货压力渐现[J];黑龙江粮食;2007年02期

6 张燕;;大连玉米期货2007年回顾及2008年中期展望[J];黑龙江粮食;2008年01期

7 丁丁;;暴涨暴跌:大连玉米期货何去何从[J];卓越理财;2006年03期

8 ;玉米期货品种获准在大连上市[J];农产品市场周刊;2004年33期

9 杨勇;玉米期货将给市场带来什么?[J];农产品市场周刊;2004年34期

10 丁声俊;大品种、大举措、大意义——由玉米期货上市引发的几点思考[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4年09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冉学东 郭宏超;玉米期货5年复生 业内冀望“中国价格”[N];经济观察报;2004年

2 记者 傅兴宇 杨东辉;大连玉米期货对玉米价格有权威影响[N];粮油市场报;2004年

3 见习记者 沈剑 ;玉米期货复出[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4 董砚龙;玉米期货渴望重生 [N];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

5 王超;玉米期货拔得06年头筹[N];中国证券报;2006年

6 刘刚 姚贵库;玉米期货价格将继续稳中有降[N];经济参考报;2007年

7 大商;玉米拔得2006年各期货品种头筹[N];粮油市场报;2007年

8 陶金峰;玉米期货上下两难[N];证券时报;2007年

9 金穗;玉米期货快速上涨[N];经济参考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何晓曦;玉米期货值得期待[N];国际商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丁文斌;我国玉米期货价格影响因素与波动特征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2 王军;玉米期货市场对新疆玉米产业保障作用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蓓佳;玉米期货价格波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2 吴敏;我国玉米期货的波动率分析及应用[D];华东交通大学;2016年

3 周午杰;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有效性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6年

4 黄羽雪;玉米期货市场定价偏差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张振;中美玉米期货市场比较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6 张鑫;基于混沌时间序列的玉米期货价格预测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2年

7 李芳;吉林省玉米期货市场培育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贾兆立;中国玉米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实证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5628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ihuoqq/5628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2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