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期货论文 >

基于KMV模型下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5 20:13

  本文关键词:基于KMV模型下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 期权定价模型 KMV模型 预期违约率


【摘要】:商业银行在现代金融环境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他们也面临着诸多风险,其中包括具有影响力和破坏力的市场风险和随着金融市场日益变化而加剧的操作风险。但是,信用风险仍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核心风险,巴塞尔协议III将信用风险列入商业银行管理的核心内容。当经济形势发生改变时,人们对未来经济发展的预期也随着改变,商业银行债务人的行为也会随着发生改变。由于借款双方“信息不对称”,这很容易发生“道德风险”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本文介绍了信用风险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以及在西方风险管理中被广泛采用的四个信用风险评价模型。通过对这四个模型的比较分析,确定最适合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模型:KMV模型。本文还介绍了KMV模型的基本理论原理期权定价理论;KMV模型的假设和参数以及模型的运算过程。并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我国中国特色金融市场的特点。对KMV模型中的所选取的部分参数进行必要的修正,使之能够更好地在我国应用。为了证明KMV模型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评价中的实用性,本文选取2014年在A股上市的41家ST公司和的41家非ST公司作为样本,根据这两类上市公司2014年的财务数据和沪深两地交易所2014年的历史股价,运用KMV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证明修正后的KMV模型是适合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评价模型。最后,文章根据之前的研究成果,为我国加强信用风险管理提出了建议。本文研究以KMV模型在我国的适用性为侧重点,重点研究了KMV模型在商业银行上市公司客户的信用风险管理。并且根据我国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特点对KMV模型进行修正,使它能够更好地在我国应用,为构建我国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提供借鉴。
【关键词】: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 期权定价模型 KMV模型 预期违约率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33;F272.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19
  • 1.1 研究背景11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1-12
  • 1.2.1 研究目的11-12
  • 1.2.2 研究意义12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7
  • 1.3.1 国外研究综述12-14
  • 1.3.2 国内研究综述14-16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16-17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17-19
  • 1.4.1 主要研究内容17
  • 1.4.2 主要研究方法17-18
  • 1.4.3 技术路线18-19
  • 第2章 信用风险与其测量模型19-26
  • 2.1 信用风险的定义19
  • 2.2 信用风险产生原因19-21
  • 2.2.1 宏观经济环境20
  • 2.2.2 商业银行自身管理水平20-21
  • 2.2.3 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道德风险21
  • 2.3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21-24
  • 2.3.1 相关财务数据21-23
  • 2.3.2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存在的问题23-24
  • 2.4 现代风险管理模型及其比较24-25
  • 2.5 本章小结25-26
  • 第3章 KMV模型在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26-36
  • 3.1 KMV模型的理论基础26-30
  • 3.1.1 期权定价理论26-28
  • 3.1.2 KMV模型思想和框架28-30
  • 3.2 KMV模型的参数和其计量方法30-33
  • 3.2.1 资产价值V_A和其波动率 σ_A31
  • 3.2.2 所有者权益的价值V_E和其波动率 σ_E31-32
  • 3.2.3 违约点DPT的位置和违约距离DD32
  • 3.2.4 预期违约概率EDF32-33
  • 3.3 修正的KMV模型33-35
  • 3.4 本章小结35-36
  • 第4章 修正的KMV模型的实证研究36-50
  • 4.1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36-39
  • 4.1.1 样本选取36-38
  • 4.1.2 样本数据来源38-39
  • 4.2 KMV模型实证的计算过程39-48
  • 4.3 实证结果分析与检验48-49
  • 4.3.1 实证结果48
  • 4.3.2 结果检验48-49
  • 4.4 本章小结49-50
  • 第5章 实证分析结论和改进意见50-55
  • 5.1 实证分析结论50-51
  • 5.2 KMV模型有效利用的宏观保证51-53
  • 5.2.1 完善证券市场的有效性51
  • 5.2.2 加强证券市场的监管51-52
  • 5.2.3 建立历史违约记录数据库52-53
  • 5.3 商业银行的改进措施53-54
  • 5.3.1 减少对商业银行运营的干涉53
  • 5.3.2 加强模型应用于非上市公司的研究53
  • 5.3.3 建立和完善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53-54
  • 5.3.4 培育信用风险管理文化54
  • 5.4 本章小结54-55
  • 结论55-56
  • 参考文献56-59
  • 附录59-61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1-62
  • 致谢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国林;不良贷款对商业银行信用创造影响的初步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0年09期

2 陈燕;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方法的研究[J];黑龙江金融;2002年07期

3 史宝平;商业银行信用管理绩效实证检验[J];上海金融;2004年01期

4 史宝平;商业银行信用管理绩效综合评价:一个理论模型[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5 薛波;;中国商业银行信用评级指标体系设计探析[J];济南金融;2006年05期

6 薛波;;商业银行信用评级指标体系设计[J];商业时代;2006年21期

7 张延平;岳永丽;;对商业银行信用评级工作的分析与思考[J];金融会计;2006年08期

8 张晓玲;;论中小商业银行信用业务授权体系的构建完善[J];中国集体经济;2008年19期

9 张艾莲;;商业银行信用的经济学分析[J];企业研究;2009年01期

10 谢煌;龚霁虹;;中国商业银行信用文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军;;基于二元因素分析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价模型[A];2004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谭家义(作者单位:农行四川巴中分行);西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方法的启示[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5年

2 边捷;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状况及其成因[N];河北经济日报;2003年

3 中国工商银行 王东生;如何构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系统[N];金融时报;2008年

4 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商业银行信用评级方法[N];金融时报;2001年

5 褚继田 郝玉斌;国外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计量技术(上)[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5年

6 主持人 本报记者 高国华;提高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能力[N];金融时报;2012年

7 证券时报记者  郑晓波 贾壮;银行改革创新要注意三大风险[N];证券时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史宝平;商业银行信用管理绩效评价理论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2 齐菲;基于小样本的商业银行信用评级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3 方先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预警管理系统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4 荆伟;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计量与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金正茂;现代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技术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6 冯启德;新巴塞尔协议视角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7 方洪全;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方法及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柴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价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5年

2 王磊;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6年

3 许培东;经济下行压力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6年

4 杨苹;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价的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6年

5 温德拉;蒙古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6年

6 刘彦良;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防控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6年

7 王宇;基于KMV模型下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6年

8 苏娜;我国商业银行信用评级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9 贾曼莉;我国商业银行信用评级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10 梁晓茵;商业银行信用管理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6267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ihuoqq/6267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b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