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期货论文 >

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信息传播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2 22:23

  本文关键词: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信息传播实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期货市场 现货市场 VECM模型 信息传播


【摘要】:沪深300指数期货是我国市场上唯一的一款股指期货产品,具有良好的市场代表性。一经推出,就拉开了我国资本市场“双边市”的序幕。一般而言,股指期货市场成熟度对新信息的反应能力成正比,期货市场成熟度越高,反应能力越强,价格发现功能更强。成熟的股指期货市场可以避免市场的巨大波动,增加资本市场的稳定性,完善资本市场结构。 文章从两方面对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的信息传播情况进行相关研究:一是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的先行---滞后关系,这是分析信息在两市场间的传播方式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二是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的价格发现功能,这是分析不同市场间对新信息的不同反应速度,以及不同市场价格中新信息的融入比率。首先,从沪深300股指运行至今进行整体研究,然后从沪深300股指期货最早开始运行的半年与最近半年时间进行对比研究,分别研究两市场信息传播情况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体性研究中,沪深300期货市场领先现货市场,价格引导能力比现货市场强并领先37mmin,而现货市场引导能力比期货市场相对弱领先28min,期货市场价格发现能力强,对新信息反应速度要快于现货市场,且冲击反应相对持久,在信息传递中居于主导地位。对比性研究中前阶段股指期货的价格引导能力比现货市场强并领先11min,而现货市场引导能力比期货市场相对弱领先3min,后阶段的股指期货的价格引导能力比现货市场强并领先16min,而现货市场引导能力比期货市场相对弱领先10min,这说明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能力越来越强。对新信息的融入贡献度方面由最初开始半年的以期货市场为主变为以最近半年的现货市场为主。
【关键词】:期货市场 现货市场 VECM模型 信息传播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724.5;F832.51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6
  • 第一章 绪论6-15
  • 1.1 选题背景6-8
  • 1.1.1 股指期货的产生及发展6-7
  • 1.1.2 股票指数期货的投资优势及其功能7-8
  • 1.2 股指期货价格预测的国内外现状8-13
  • 1.2.1 国外研究现状9-11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1-13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写作框架13-14
  • 1.3.1 研究内容13-14
  • 1.3.2 本文结构框架14
  • 1.4 本文的研究意义14-15
  • 第二章 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信息传播的研究方法15-23
  • 2.1 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效率关系15-16
  • 2.2 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关系研究16-18
  • 2.3 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信息传递研究方法18-23
  • 2.3.1 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以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18-19
  • 2.3.2 向量自回归模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19-21
  • 2.3.3 方差分解与脉冲响应函数分析21-23
  • 第三章 基于整体数据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信息传播实证分析23-34
  • 3.1 数据选取与统计特征23-24
  • 3.2 平稳性检验24-25
  • 3.3 协整检验25
  • 3.4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25-28
  • 3.5 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28-31
  • 3.6 脉冲响应分析与方差分解分析31-34
  • 第四章 基于分段数据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信息传播实证分析34-48
  • 4.1 初期阶段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信息传播实证分析34-40
  • 4.1.1 初期数据选取与统计分析34-35
  • 4.1.2 初期平稳性检验35
  • 4.1.3 初期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35-36
  • 4.1.4 初期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36-38
  • 4.1.5 初期脉冲响应分析与方差分解分析38-40
  • 4.2 末期阶段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信息传播实证分析40-48
  • 4.2.1 末期数据选取与统计分析40-41
  • 4.2.2 末期平稳性检验41-42
  • 4.2.3 末期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42-43
  • 4.2.4 末期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43-45
  • 4.2.5 末期脉冲响应分析与方差分解分析45-48
  • 第五章 结论分析48-51
  • 5.1 本文研究结论48-49
  • 5.2 本文创新之处49
  • 5.3 本文工作展望49-51
  • 参考文献51-54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54-55
  • 附录55-58
  • 致谢58-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婷;刘向丽;李成武;;股指期货与股市联动效应研究——沪深300股指期货高频数据的证据[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2 卢斌;华仁海;;基于MCMC方法的中国期货市场流动性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10年09期

3 张彦;;中国股指期货与现货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沪深300股指期货[J];价值工程;2011年33期

4 华仁海,仲伟俊;对我国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实证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2002年05期

5 华仁海,仲伟俊;我国期货市场期货价格收益、交易量、波动性关系的动态分析[J];统计研究;2003年07期

6 闫海峰;董琦;;使用高频数据分析股指期货的推出对我国现货市场波动性与信息定价效率的影响[J];中国证券期货;2011年01期



本文编号:6639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ihuoqq/6639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c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