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期货论文 >

市场化进程、股权激励与真实、应计盈余管理

发布时间:2017-08-13 03:40

  本文关键词:市场化进程、股权激励与真实、应计盈余管理


  更多相关文章: 市场化进程 股权激励 盈余管理


【摘要】:本文以我国2006年至2010年通过股票期权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了市场化进程、股权激励与真实、应计盈余管理的关系。结果发现:通过股权激励计划当年股权激励程度与真实盈余管理正相关,与应计盈余管理负相关;股权激励计划的激励有效期与真实、应计盈余管理均负相关;较高市场化进程对真实、应计盈余管理均有抑制作用。
【作者单位】: 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市场化进程 股权激励 盈余管理
【分类号】:F271;F275;F276.6;F2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20世纪80年代初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开始推行股权激励,随后这些企业业绩显著高于未施行激励的企业,然而从90年代后期股权激励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2005年《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和2006年《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的出台,拉开了我国上市公司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宋文阁;荣华旭;;股权激励、制度环境与盈余管理——基于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经纬;2012年03期

2 王亚平;吴联生;白云霞;;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频率与幅度[J];经济研究;2005年12期

3 徐昕;沈红波;;银行贷款的监督效应与盈余稳健性——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金融研究;2010年02期

4 林永坚;王志强;李茂良;;高管变更与盈余管理——基于应计项目操控与真实活动操控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3年01期

5 何凡;;股权激励制度与盈余管理程度——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6 李彬;张俊瑞;郭慧婷;;会计弹性与真实活动操控的盈余管理关系研究[J];管理评论;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宇;;声誉、债务与会计稳健性——信任视角的一项经验研究[J];财经研究;2012年05期

2 向凯;;盈余管理实证研究:文献述评与未来研究方向[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年10期

3 穆晓卿;侯晓红;;配股融资过程中的利益转移行为分析——基于上海贝岭的关联交易[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年03期

4 张昕;;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研究述评[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7年09期

5 秦学斌;;大股东控制程度与盈余管理——来自A股上市公司2002年至2006年的证据[J];财会通讯;2009年12期

6 马畅;;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研究综述[J];财会通讯;2010年18期

7 刘子威;方西陆;;盈余管理实证研究综述[J];财会通讯;2010年30期

8 刘果;;盈余管理:国内研究综述[J];财会通讯;2012年15期

9 肖家翔;李小健;;盈余管理研究新方向:真实盈余管理[J];财会通讯;2012年15期

10 戴德明;陈放;;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后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J];财会月刊;2009年3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忠;朱栗;;盈余管理计量方法综述与研究展望[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薛云奎;程敏;;盈余管理公司治理和国有企业改革——来自上市公司国有股权变更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3 于鹏;;地缘联系、财务重述与审计意见[A];第七届全国财务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丘邦翰;毕家豫;高孟君;;审计委员会、独立董事与实质盈余管理——中国市场之实证[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曹国华;林川;;CEO变更、公司业绩与盈余管理——基于应计盈余与真实盈余的检验[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刘华;刘国常;;事务所声誉对其机会主义约束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张宏亮;;信息披露与盈余质量的互动及定价——基于中国市场的经验证据[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8 宋力;李宁;;股权分置改革前后控股股东行为变化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2011)论文集[C];2011年

9 雷宇;;声誉、债务与会计稳健性——“信任”视角的一项经验研究[A];第三届海峡两岸会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刘骏;;会计准则、盈余管理方式与会计信息质量——基于中国AB股微利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第四届海峡两岸会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东;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人为操控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杜瑞;机构投资者持股特征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林大庞;股权激励的公司治理效应:基于盈余管理与公司业绩视角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杨芳;新股发行定价机制变迁对会计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潘奇;企业慈善捐赠的形成机制及其价值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刘颖;真实和应计盈余管理水平及其价值相关性的实证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7 黄新炎;我国创业板公司IPO过程中的盈余管理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8 王鸿;应计质量与资产定价[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9 雷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银行监督效应研究:理论与实证[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10 郝东洋;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稳健会计选择:契约效率、决策风险与估值改进[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明;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孙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黄好杰;管理者风险偏好变化与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郑欢;薪酬契约、董事会特征与盈余管理[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陈燕;深交所信息披露考评系统对盈余管理的影响[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罗凌云;我国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娄月;基于盈余管理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8 乔道恒;关于现金流操纵的实证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9 张晓强;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王清莹;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影响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亮;刘春;;盈余管理程度的决定因素:公司治理抑或经营绩效[J];财经科学;2007年11期

2 胡国强;彭家生;;股权激励与财务重述——基于中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经科学;2009年11期

3 孙铮,王跃堂;资源配置与盈余操纵之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1999年04期

4 周晖;马瑞;朱久华;;中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与盈余管理[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年04期

5 沈红波;曹军;高新梓;;全流通时代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契约研究[J];财贸经济;2010年09期

6 李凯,路迹,杨丽琴,张俊国;我国证券市场有效性实证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7 杜兴强;周泽将;;高管变更、继任来源与盈余管理[J];当代经济科学;2010年01期

8 靳明;从ROE的实证分析看上市公司的业绩操纵行为[J];中国工业经济;2000年02期

9 陈超,饶育蕾;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企业特征与绩效[J];管理工程学报;2003年01期

10 胡奕明;谢诗蕾;;银行监督效应与贷款定价——来自上市公司的一项经验研究[J];管理世界;2005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振莲;吕聪慧;;管理层股权激励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J];财政研究;2011年06期

2 王妍玲;;市场化进程、终极控制人现金流权与控制权分离和盈余管理[J];新会计;2011年01期

3 王妍玲;;市场化进程、终极控制人层级结构与盈余管理——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珞珈管理评论;2010年02期

4 夏宁;;高管人员股权激励与上市公司业绩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08年09期

5 程新生;谭有超;廖梦颖;;强制披露、盈余质量与市场化进程——基于制度互补性的分析[J];财经研究;2011年02期

6 陈益云;;论投资性房地产业务中的盈余管理[J];现代会计;2010年01期

7 曹军;;股权激励激辩——万科股权激励计划分析[J];中国总会计师;2010年01期

8 胡玮瑛,徐志翰,胡新华;微利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统计分析[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5期

9 刘建和;;四问万科股权激励计划[J];上海国资;2007年05期

10 周彦伶;;中小板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关系实证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圆圆;李开新;周建;;市场化进程、政府控制与公司现金持有的关系研究——来自中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2 燕强;;城市供水事业推进市场化探讨[A];建设工程理论与实践(第二辑)[C];2005年

3 原玉廷;杨素青;;我国市场化进程及研究动态[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4 夏文汇;;西部现代物流研讨会论文:适应电子商务发展,推动重庆物流市场化进程[A];中国西部现代物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张兆国;刘永丽;何威风;;管理者背景特征与盈余管理——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张帆;郭斌;;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银行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7 曹国华;林川;;CEO变更、公司业绩与盈余管理——基于应计盈余与真实盈余的检验[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潘玲;王德武;;辽宁省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实证研究[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9 李艳辉;陈震;;市场化进程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11年年会暨第二十四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丘邦翰;毕家豫;高孟君;;审计委员会、独立董事与实质盈余管理——中国市场之实证[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霍星辰;聚焦股权激励计划[N];中国房地产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陈建军;中粮地产终止股权激励计划[N];上海证券报;2009年

3 记者 雷中校 潘建;万科再启股权激励计划 行权年复合增长率需超20%[N];上海证券报;2010年

4 证券时报记者 刘巧玲;名流置业重启股权激励计划[N];证券时报;2009年

5 盖东海;冬季取暖百姓负担能否少一点?[N];消费日报;2007年

6 陈一舟;谨防垄断行业改革过度市场化[N];中国工业报;2008年

7 媒体评论员 陈一舟;垄断行业改革谨防过度市场化[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年

8 王纯朴;天然气管道将向郊县延伸[N];兰州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王冰凝;万科内部暗示:王石想变慢[N];华夏时报;2010年

10 见习记者 田晶 夏亚;绿色地产市场化进程之惑[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颖;真实和应计盈余管理水平及其价值相关性的实证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2 黄文伴;管理者薪酬契约、高管变更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雷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银行监督效应研究:理论与实证[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4 黄梅;IPO公司盈余管理动因与治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5 杨芳;新股发行定价机制变迁对会计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刘晖;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绩效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7 刘征兵;中国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营市场化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8 聂志萍;对价方式、溢价率与中长期业绩[D];厦门大学;2008年

9 谢洪军;市场化进程中中国电力产业绩效评价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10 杜瑞;机构投资者持股特征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贝贝;房地产业的管理层激励与盈余管理[D];河北大学;2010年

2 汤剑;我国上市公司独立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查桂兵;机构投资者参与下的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影响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4 李丽;管理层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5 朱景锋;基于高管激励、盈余管理与企业价值三方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李红莉;新资产减值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7 刘鸿雁;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8 阎秋晨;基于股权再融资视角的盈余管理实证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9 李朋磊;房地产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基于财务报表数据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10 李秋宇;所有权结构、长期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D];安徽工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652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ihuoqq/6652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b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