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商业流通论文 >

从企业层面看德国物流业发展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5-03-05 08:12

摘要:高水平的企业运作是德国物流业发达的重要因素。本文重点从企业的层面,分析德国物流业的成功经验,并对中国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企业 德国 物流

一、          德国物流业发展优势及概况

德国位于欧洲大陆的地理中心,是该地区最重要的货物转运地。强劲的经济实力、雄厚的工业基础和高素质的物流从业人员使物流业紧跟在贸易和汽车制造业之后,成为德国第三大产业。2007年产值达到2897亿欧元,企业数量达到6万家,从业人数260万,并形成了DHLBLG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流企业。

二、          德国物流企业的发展概况

从企业规模来看,德国既有能面向全球提供全方位物流服务的巨无霸,如德国邮政集团,2007年营业额达635亿欧元;又有在区域内提供运输、仓储单项服务的小公司,如做疏港运输的不来梅NTK;大小公司以逐层外包的方式形成层级梯队。

从物流企业的属性来看,专业物流公司作为第二方物流,提供仓储、运输服务;第三方物流设计、实施和运作一个公司的整个分销网络和物流系统;第四方物流通过整合各方资源为客户提供全程的供应链服务。物流咨询业为政府、企业物流方案的设计、决策以及实施提供智力支持,其中最有名的是多特蒙德Fraunhofer物流研究所和不来梅ISL

三、          德国物流业发展在企业层面的经验

德国物流业高度发达,不论是物流企业还是企业物流都基本达到了物流服务快速、灵活、可靠、价格低廉的目标。从企业层面来看,重点有以下经验:

1、仓库管理。仓库不仅存储物资,还是物流网络的节点和增值服务的发生地。通过合理选址和运输路径优化,能加快周转;先进的仓库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减少差错几率,提高服务质量,降低仓储成本。德国企业均拥有大规模的现代化仓库,大众汽车原厂配件总部现已有100万平方米大,新5号库和一个包装材料专用仓库正在修建之中;德国邮政的仓库遍布在德国各地,不仅包括快递货物的中转交换中心还有提供供应链服务的高架仓库。

2、信息技术。仓库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库存信息的实时掌握,仓储空间的充分利用;基于GPSGIS的车队管理系统,对运输车队实时监控和管理,优化运输路径,降低运营成本;公用的信息交换平台,实现上下游企业以及合作企业之间信息传递和共享。在企业内部,利用容错技术优化信息系统,固化作业流程;在外部,通过实时的双向沟通,缩短客户响应时间。信息化的广泛应用为提高管理水平奠定了基础。随着条形码技术的推广,德国物流企业中员工手持的MDA(个人数字助理设备)已经成为了标准的装备;麦德龙研制的RFID自动识别技术,已经成功地应用于超市配送仓库的管理。

3、包装和运输单元标准化。有效合理的包装,可以减少货物损失,提高服务质量,不仅避免赔付造成的经济损失,更能吸引客户;将货物化零为整,集装单元化,通过托盘和各种物流装卸设备实现机械化,就能提高装载效率和空间的使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在大众汽车卡塞尔的仓库中,仅仅塑料周转箱就超过30万个,适应不同配件的集装笼种类就多达80种。在德国,物品无论是进入工厂、商店还是仓库、码头等都是通过集装单元化、托盘化、各种装卸搬运设备等实现的。

4、物流专业化。物流已经从生产附属部门发展成为一大产业和“第三利润的源泉”,而专业化让物流变得更有效率。物流专业的细分派生了不同行业的物流解决方案,位于斯图加特的MOSOLF物流公司专门为奔驰汽车提供整车物流服务,近三年仅奔驰BlueTek卡车就运送了10万辆。遍布德国各类超市如AldiLideMetro、日化品Rossmann连锁店,服装连锁店H&MC&A均有专业的物流公司提供服务。

5、企业的合作。纵向是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合作,德国大型物流企业都采取业务外包的方法,在取得物流合同或供应链服务项目之后,将运输外包给一家或几家运输公司,运输公司按照不同线路将业务外包给专营车队;横向是不同物流公司之间的合作,例如德国铁路与汉堡港合作成立的TFG集装箱多式联运公司,专门提供汉堡港、不来梅港到德国内陆、奥地利、瑞士的集装箱运输业务;交叉是物流公司与客户之间的合作,BLG投资10亿欧元为Tschibo超市集团专门修建了自动化立体仓库,并签订了长达15年的服务合同。

四、          对中国物流企业的启示

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有一批初具规模的物流企业,如中远、中外运,民营的宝供、宅急送以及最近被外资收购的大田、华宇等。与德国的同行相比,至少还有以下的方面需要改进:

1、优化运输网络,完善增值服务。面对基础设施不完备和管理上条块分割,物流企业首先应当在经营区域内完善并优化运输网络,尽可能实现多种运输方式的驳接,减少单一运输方式带来的风险;其次是选择合理的物流节点,强化仓库的作用和职能,突破单一运输、仓储业务的低水平重复,为客户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提高经济效益,推动产业升级。

2、加大信息投入,提高管理水平。加大信息技术装备的投入,推动条形码、仓库管理和车队管理系统的使用,提高生产效率;选用通用软件,避免信息孤岛,实现企业内部、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以信息系统为基础固化作业流程,实现“货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统一;对经营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分析公司运营状况,降低运营成本,实现企业盈利。

3、培养物流人才,加强同业合作。强化员工业务培训,提高员工技能;以合理的薪酬政策,,保持队伍的稳定。加强不同地区之间物流企业的横向合作,扩大网络规模;大小物流公司合作,发挥各自不同的优势;着眼于差异化的服务和细分的物流市场,避免恶性的价格竞争;第三方物流合作双方加强互信,创造共赢局面。

参考文献:

[1]Kontraktlogistik als Zukunftsmarkt - Fraunhofer Institute.

[2]德国物流业发展情况,商务部网站.



本文编号:164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ylt/164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d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